《江南文化》走进收藏天地

细雨红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无锡电视台庄拥主持这次研讨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江南文化》总编冯和年讲话</b></p><p class="ql-block">4月13日上午,“《江南文化》走进收藏天地——浦伯清先生收藏文化研讨会”在无锡市古今收藏研究中心举行,无锡电视台庄拥主持了这次研讨会。</p><p class="ql-block">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嘉宾有:《江南文化》顾问、无锡市文联原主席浦学坤,《江南文化》诗词沙龙会会长丁剑华,《江南文化》秘书长余剑英,《江南文化》编委、江苏女子书画会会长彭月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吉维明,惠山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周建鹏,《江南文化》诗词沙龙会成员陆荣昌、蔡煜伦等。</p><p class="ql-block">《江南文化》的文化义工们聆听了展馆主人浦伯清如数家珍的介绍,一件件精美藏品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精力,感动他对江南文化的关爱,感动他对收藏文化的不懈追求,赠浦伯清先生扇面书法作品《无尽藏》和横幅《清风祥和通古今》,以示对他热衷收藏事业的敬意。《江南文化》总编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知名收藏家浦伯清的人生经历,勉励《江南文化》的文化义工以他为榜样,坚持文化自信,自觉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浦伯清先生对《江南文化》义工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收藏领域40年的奋斗历程。</p><p class="ql-block">浦伯清的收藏涵盖了高古瓷、古籍善本和鼻烟壶等多个领域。他的收藏品中不乏精品,例如展出的六朝青瓷中的神兽尊、谷仓、鸡首壶等,这些展品可与国有博物馆的藏品比肩。此外,他收藏了2000多个鼻烟壶,涵盖了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等多种材质,最早的鼻烟壶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p><p class="ql-block">浦伯清的收藏活动不仅丰富了他的个人生活,也为无锡的收藏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他通过举办展览和研讨会,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无锡丰富的民间收藏文化。</p><p class="ql-block">“无尽藏”这一词汇蕴含了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无尽藏”中的“无尽”表示没有尽头、无限、无穷无尽的意思,而“藏”则表示隐藏、储藏、保存的意思。因此,“无尽藏”指一种无限的智慧、知识、力量,也可以指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无限潜能、才华等。</p><p class="ql-block">浦伯清,在大学学微生物的他,早先在政府部门工作,后来“下海”做了房地产,业余从事高古瓷、古籍善本、鼻烟壶等收藏。浦伯清搞收藏非要玩出点名堂,他跑去清华大学进修相关专业,考取了艺术品鉴定评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发表了数篇收藏、文博类科研论文,甚至还买回了博物馆才有的光谱仪用来检测艺术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数十年努力,浦伯清成了收藏圈里的知名人士,还成为“无锡古今艺术品鉴定评估有限公司”的掌门人。</p><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浦伯清潜心收藏的“宝贝”足够办一家民营博物馆,而他也打算未来向地方政府捐出他的宝贝藏品。事实上,这些年他已陆续捐了不少藏品。“文化的东西终归要共享的。”这是他的肺腑之言。</p><p class="ql-block">丁剑华会长在讲话中这样说,我有缘与浦伯清老总是师生关系,曾多次来参观他的藏品,百看不厌,越看越要看。丁会长要求与会的文化义工写出有质量的文章和诗词,把江苏省劳模浦伯清的收藏文化写进《江南文化》。</p><p class="ql-block">浦学坤主席高屋建瓴的演讲,高度评价了他的同宗藏家“有眼力,有实力,有魄力”,赞扬浦伯清的收藏具有“种类广,数量多,品位高,来源明”的特点,鼓励浦伯清在收藏路上“不断总结经验,讲好收藏故事,落实捐藏方向。”</p><p class="ql-block">吉维明老师激动地说,感谢《江南文化》冯和年的盛情邀请,有幸参加研讨会,有幸与浦伯清先生结缘,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么多丰富珍贵的藏品,表示还会来这里观展学习,让自己的紫砂收藏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原无锡县卫生防疫站站长虞惠英,作为浦伯清的特邀代表,与《江南文化》的义工们一起交流互动,作为无锡县中学的“老三届”校友,能在收藏天地相聚,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敬赠浦伯清古今收藏研究中心“仁、义、礼、智、信”《五福》卡纸。全体与会文友一起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赋诗一首,贺浦伯清收藏文化研讨会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江南文脉汇藏珍,雅士高谈意蕴深。</p><p class="ql-block">古器凝光承汉韵,奇书焕彩续唐音。</p><p class="ql-block">一堂共话千秋事,万品同昭四海心。</p><p class="ql-block">盛会功成新境启,伯清德艺众人钦。</p><p class="ql-block">(和言祥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无锡著名收藏家、无锡古今艺术品鉴定评估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江苏省劳模浦伯清作介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江南文化》诗词沙龙会会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丁剑华先生讲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b>各位文友:</p><p class="ql-block">首先,衷心感谢浦总对我们的热情接待!</p><p class="ql-block">我有缘与浦总是师生关系,曾多次前来参观他的藏品,但是百看不厌,越看越要看。</p><p class="ql-block">我对于古董的知识原来是一窍不通,既不了解古董的作用,也不了解古董的价值,更不懂得古董是哪个年代的。我一次次到浦总这里参观,接触了他收藏的数千件古董,在惊呆之余,对古董有了一些极其肤浅的认识。听了浦总多次的介绍,知道古董中有很多知识,如官窑出来的古董要比民间出的古董价值高不知道多少。还了解了鼻烟壶这类古董。浦总还让我闻了一下鼻烟壶的香味,真是心沁气爽。了解到吸闻后具有提神醒脑、明目避疫的功效。这时,使我想到电视剧中和绅献给乾隆皇帝鼻烟壶的价值和作用了。浦总收藏的鼻烟壶有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等多种材质,运用青花、五彩、内画等技法制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他这里收藏的仅鼻烟壶就有上千种, 收藏的其它藏品中甚至还有孤品,在国家博物馆中也没有。每件藏品价值都在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真的是值得我们参观、鉴赏。他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鉴定古董的营业执照,能鉴定古董是真品还是赝品,是什么年代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还是秦汉三国时期的,或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鉴定后他有权颁发给鉴定者鉴定证书。其颁发的鉴定证书具有权威性。</p><p class="ql-block">浦总原是无锡县多管局局长。他在多管局工作时,还发明了专利。由于他爱好古董,且具有收藏古董的丰富知识,具有鉴别古董的一双慧眼,竟然大胆地辞职下海,这需要具有多么大的魄力啊!一般人是不会舍弃公务员这个铁饭碗而下海的。</p><p class="ql-block">古董,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魅力非凡。古董收藏并非易事。古董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就要求收藏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眼力。浦总在收藏古董中从零开始,到一,到百,到千,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这是 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去研究、寻觅、品鉴和掏宝。还要有胆略,古董珍品往往可遇不可求,遇到珍品时要果断出手,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要善于把握时机。还要能合理规划资金,将收藏视为提升文化修养、增长知识的途径。</p><p class="ql-block">浦总人脉广泛。有一次我到这里参观,正巧遇到了上海来的一位拍卖商,与浦总商谈拍卖事项。浦总这里也经常举行拍卖会及相关的收藏研讨会等活动。浦总还做慈善事业,捐资助学,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古董,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留存至今的物件,宛如一把把神秘的钥匙,开启着通往昔日岁月的大门。收藏古董,绝非仅仅是对旧物的偏爱,其背后蕴含着难以估量的多元价值。​</p><p class="ql-block">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古董是文化的生动载体。每一件古董都凝聚着特定时代的智慧、技艺与审美风尚。以中国古代陶瓷为例,从质朴的原始陶器到精美绝伦的明清瓷器,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的演变,反映了各个朝代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以及对外交流情况。通过收藏这些陶瓷古董,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与不断发展,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和传承。古董就像是一部部立体的史书,弥补了文字记载的不足,让我们能触摸到真实的历史温度,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p><p class="ql-block">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古董为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董的研究,可以推断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历史学家借助古董上的铭文、图案等信息,能够还原历史事件的细节,纠正和补充文献记载的错误与不足。例如,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朝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直接而可靠的资料,让我们对那个遥远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再如,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的历史,展示古蜀先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宗教信仰以及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又如湖南马王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全方位展示了2100年前西汉时期的经济、文化、哲学、科技的信息。古董就像是一个个历史密码,能够加深我们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p><p class="ql-block">等会,我们参观浦总收藏在各个室中的文物,希望大家仔细观赏,可以作些记录,拍些照片,对某件古董感兴趣而不了解的可以向浦总咨询。这次研讨会结束后,各位必须写一篇文章,或写两首以上的诗词。</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4月13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无锡市文联原主席浦学坤高屋建瓴的演讲,吸引了全体参会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吉维明发言</b></p> <p class="ql-block">研讨会现场,大家认真倾听《江南文化》总编冯和年讲话。</p><p class="ql-block">把浦伯清的收藏文化写进《江南文化》 是江南文化义工的责任和义务。</p> <p class="ql-block">热烈的研讨,碰撞出收藏智慧的灼见真知</p> <p class="ql-block">话到动情处,激昂的情绪感染全场</p> <p class="ql-block">大家自由交流,期待共同守护这份“最江南”的文化基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江南文化》义工走进无锡收藏天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敬赠浦伯清古今收藏研究中心“仁、义、礼、智、信”《五福》卡纸。全体与会文友一起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墨宝含光,赠与贤良。共留影、绮梦初翔。心连今古,志守流芳。</p> <p class="ql-block">清风祥和通古今,盛世昌隆启新程</p><p class="ql-block">一静庐,书画、瓷器、古籍……</p><p class="ql-block">指尖摩挲过这些藏品</p><p class="ql-block">江南的温婉与厚重</p><p class="ql-block">便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南文化,钟灵毓秀</p> <p class="ql-block">原无锡县卫生防疫站站长、无锡县中学的“老三届”校友<span style="font-size:18px;">虞惠英,</span>作为浦伯清的特邀代表,与《江南文化》的义工们一起交流互动。</p> <p class="ql-block">德艺双馨艺术家,你们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给陆荣昌老师赠送《浩气长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