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西兰之旅 19,(奥玛鲁)

Z

2025.3.22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但尼丁出发往北77公里处,有一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景点:摩拉基大圆石。</p> <p class="ql-block">大圆石在幽静恬淡的新西兰南岛东海岸边,每当海水退潮,几十个巨大的圆石头就会露出海面,巨型"石蛋"使每一位看到的人都不得不从心底感叹,大自然真是很神奇。</p> <p class="ql-block">据说大圆石形成于6500万年前,含有会结晶的钙与碳酸盐微粒的海底沉积泥,一点一点慢慢形成了这些大圆石,形态各异,有的里面中空,有的被割裂成不规则网状结构,用脚踩了踩,其实这些石头非常坚硬。</p> 但是这都是别人看到的。 <p class="ql-block">可能是季节不对,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也好我们能亲密接触这些大石头,这位还能跟石头玩游戏。把石头踏碎!</p> 拿捏石头 推石头 组合成石龟 旱地拔葱 <p class="ql-block">车拍车窗外</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北前进,到达奥玛鲁。</p> <p class="ql-block">奥马鲁是新西兰南岛,怀塔基地区的主要城市,人口约为13,9001,是奥塔哥地区第三大城市,紧排在皇后镇和但尼丁之后。</p> <p class="ql-block">这是奥玛鲁的制高点,可以宏观整个城市。这里距离北京10879公里。</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过去遗留下来的,镇守城市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罗盘</p> <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中后期, 大量欧洲移民来到奥马鲁,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这个小镇才开始兴盛起来,逐渐成为当时的主要港口城市。</p> <p class="ql-block">后来,由于在邻近的图尔塔拉庄园开发了冷冻牛羊肉的技术,小镇进入到第二次蓬勃发展的阶段。19世纪80年代,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城镇的经济发展放缓。到1974年,由于铁路发展以及港口的条件限制,奥马鲁港口正式关闭。</p> <p class="ql-block">奥玛鲁又被称为白石小镇,这里盛产石灰石,镇上许多建筑是用坚固的白石建造,保留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独特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法院位于泰晤士(Thames)大街,建于1882-1883年,设计者仍为福里斯特和莱蒙这对儿黄金搭档。这座建筑深受意大利建筑师帕拉第奥(Palladian)建筑风格的影响。直到1931年,最高法院都在此开庭。现在此建筑仍用于区法院定期的开庭。</p> <p class="ql-block">福里斯特艺术馆位于泰晤士大街上,原为新南威尔士银行,设计师为达尼丁的罗伯特.劳森(Robert Lawson),建于1883年。使用的就是奥玛鲁石灰岩。与之比邻的国家银行,同样在挺拔的科林斯柱顶用白菜叶形作装饰,这与哈尔滨的一些建筑有相似之处。1983年,这里成为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主干道上钟楼、市政厅、银行依次排列。</p> <p class="ql-block">国家银行位于泰晤士大街上,原为奥塔哥银行,建于1871年。设计者用样是罗伯特.劳森。奥塔哥银行创建于1863年,1875年并入国家银行。</p> <p class="ql-block">纪念二战牺牲将士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个城市最醒目的建筑是高坡上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路加圣公会教堂位于伊钦街(Itchen)与蒂斯街(Tees)的交汇处,AMP大楼对面。正厅南端建于1866年,1876年正厅其他部分才建成。塔尖与高坛于1913年建成,西门廊于1922年建成。前期由拉姆齐(Rumsey)与杰克逊(Jackson)设计,后期由福里斯特设计。教堂内部的木雕由英国培训的雕刻师哥齐(F.G.Gurnsey)完成。</p> <p class="ql-block">站在教堂旁可以视野开阔些。</p> <p class="ql-block">这座大楼极其漂亮,尤其是大楼中间房顶上的大理石雕像。这座雕像被称作是“法庭之友”,它是澳大利亚相互公积金协会最初留在新西兰的唯一的印证。</p> <p class="ql-block">海港街(Harbour Street)和泰恩街(Tyne Street)是奥马鲁维多利亚建筑群所在的地方。这些古建筑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建造的,同时也是新西兰最完整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商业建筑街道。</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有着艺术气息的商店,冰激凌店、面包店、画廊、酒吧、咖啡店、餐厅。</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上靠近码头,还有一个蒸汽朋克风格的小游乐场。</p> <p class="ql-block">朋克风(Punk Style)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涵盖音乐、时尚和思想的文化现象。它的核心精神在于‌破坏与重建‌,强调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和个性表达。</p> <p class="ql-block">标准饭店位于泰街3号,建于1877年,设计师为奥玛鲁当地人福里斯特(Forrester)和莱蒙(Lemon),风格为维多利亚意大利风格。由于当地气候变干,饭店于1906年关闭。1998年,酒吧重新营业。所有权现为奥玛鲁白石市政信托公司所有。</p> <p class="ql-block">街道通向海港街有个快乐的地方,许多老年人聚集在这里的酒吧,过着愉快的周末。</p> <p class="ql-block">喝啤酒,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视频</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位于亨伯街(Taward)的尽头。一排木制板房。晚饭我们是在这里面吃的,这个地方被华人租下来,办起了中餐馆,专门接待中国游客。</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建于1900年,设计者为乔治.特鲁普(George Troup)。它是奥玛鲁的第二个火车站。在运输高峰期,每天就曾有8趟旅客列车,超过5000人从此车站经过。2002年,旅客营运停止,偶尔有货车经过。</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站台靠近海边</p> <p class="ql-block">老枕木成了院墙材料</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视频</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我们走着就到了看小蓝企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南岛唯一的小蓝企鹅保护中心。新西兰南岛气候十分适合小蓝企鹅生活,这里的小蓝企鹅接近人类,它们在人类建立的海湾基地筑巢栖息。</p> <p class="ql-block">小蓝企鹅白天出海,晚上天黑之后,企鹅登上陆地的巢穴,它们回家的时间很有规律,是在晚上17:30-21:30,不过也受天气的影响。为了不影响小蓝企鹅长期在这里登陆,游人只能在指定地点观看,不能随便接近企鹅。也不能拍照。</p> <p class="ql-block">游客不能拍照,所以只能参考景区的图片。实际是这种企鹅非常小,与鸭子的大小差不多。它们是分批陆续上岸的,可能是太累了,它们走走停停。我们看了一会儿,大概回来了一百多只。据说陆续还会有回来的,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看到很晚,我们只好回宾馆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