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睿智。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践行新课标育人理念,2025年4月10日,廉江市小学“结对共进”第九教研共同体教学开放日活动在市第九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授课、观课、议课、教学讲座等形式,搭建起校际协同发展的立交桥。来自共同体五所成员校的八十余名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课堂提质增效展开深度对话,在思维碰撞中探索素养导向的教学新样态,共同书写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廉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罗凯携学科专家团队出席活动,语文教研员张东老师、数学教研员周伟仙老师、英语教研员李仙妹老师全程参与观课、议课指导。市第九小学副校长钟福团担任活动主持,通过“课例解剖+主题讲座+专家把脉”的活动模式,引领与会教师开展沉浸式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p> 精耕细作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在此次活动中,多门学科的公开课轮番登场,精彩纷呈。从语文的诗意盎然到数学的逻辑严谨,从英语的国际视野到劳动的创意无限,每一节课都凝聚了教师们的智慧与心血。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展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彰显了教学相长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陈芷欣老师展示的语文课例是三年级《海底世界》,课堂上陈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汲取知识。这堂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具有活力,整堂课体现了教学评新课标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张金妹老师执教的数学课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整节课围绕正比例概念展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张老师突出情境教学,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相关联量比值不变”的规律,逻辑清晰,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练习设计有层次,兼顾基础与拓展,有效巩固知识。整节课体现了“四基”“四能”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陈春莲老师展示的英语课例是五年级下册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 Part A Let's try & Let's talk。陈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精巧,以校园艺术节和读书节为主线融合学校举办的真实活动为学生创设了真实语境,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乐于合作。陈老师通过"Let's try"听力活动培养学生捕捉日期信息的能力,在"Let's talk"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When is...?It's on ..."句型进行真实交流。课堂互动形式多样,既有个人展示又有小组合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节真实、扎实、充实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周晓霞老师执教的劳动课例是《巧做水果拼盘》,整节课以劳动实践为核心,教学设计新颖有趣。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水果切配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学生小组合作环节氛围活跃,创意拼盘作品各具特色。课堂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完美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p> 温情说课 以情润教 <p class="ql-block"> 观课后洪月盈、温舒柳、吴倩明、郑雨茵四位老师分别根据相应授课老师的授课内容展开说课,说课围绕核心素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结构化,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评价上,实施多元反馈,兼顾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亮点在于创新性地整合跨学科资源,提升课堂高度,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强互动性。</p> 众议纷呈 共话教学 语文科议课 数学科议课 英语科议课 劳动科议课 <p class="ql-block"> 分科研讨环节由市九小学科分管领导牵头,通过“课堂观察+分组研讨+专家引领”三维模式深度剖析教学实践。市教研室副主任罗凯率学科团队,与教研共同体成员校领导、骨干教师展开深度对话,聚焦三个教学优化维度靶向施策:一是教学目标需锚定核心素养,构建结构化学习任务群;二是学习活动设计要强化情境化问题链,激发高阶思维;三是评价反馈要嵌入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迁移创新能力发展。</p> 理念破冰 评价先行 <p class="ql-block"> 城南中心学校语文教研员、市第九小学语文科组长刘日森老师作《"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三段式评价策略》专题报告。讲座立足新课标背景,梳理了"教学评一致性"理论从课程目标运动到核心素养导向的发展脉络,指出该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与构建素养课堂的关键路径。刘老师创新提出"三阶六维"评价模型:课前通过诊断性评价与目标分解技术精准定位学情;课中运用表现性任务实施嵌入式动态评价;课后借助个性化作业构建发展性成长追踪体系。该模型突破性地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融合,形成覆盖教学全周期的评价工具包,通过课前诊断、课中调控、课后延展的三段联动机制,有效破解传统课堂评价滞后脱节难题,为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p> 专家引领 拨云见日 <p class="ql-block"> 几位市级学科教研员对我校授课、说课教师给予了肯定和好评,一致认为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严谨、流畅,显示出任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就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对我校教学工作提出许多指导性建议,对“学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市教研室罗凯副主任针对学科素养及新课程理念和思考做了生动的讲解,与会的老师受益匪浅。</p> 校长寄语 砥砺前行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市九小校长黄立爱向市教研室、共同体学校领导、老师致以诚挚谢意。他表示教育是共同的事业,唯有打破壁垒、携手同行,才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再生。期待五校教师以开放包容之心搭建教研共同体,在课堂实践、课题研究、课程开发中碰撞智慧,既做教学经验的分享者,也做创新思维的吸收者。并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构建"共研共享共生"的新型教研生态,在专业对话中突破发展瓶颈,在优势互补中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研讨是最好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此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圆满落幕,见证了五校教育智慧的深度交融。教师们以课堂为纽带,以教研为桥梁,在思维碰撞中激发灵感,在经验共享中突破边界。这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旅,既让优质资源流动生辉,也让教育情怀扎根生长。愿我们以今日之果为起点,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将课题研究、师资培训、课程创新融入日常;以教育初心为灯塔,持续拓宽协同育人路径,在资源共享中沉淀经验,在互鉴互学中培育新机。期待五校携手深耕教育沃土,让结对之花结出更多丰硕成果,共同奔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p> <p class="ql-block">策划:黄立爱</p><p class="ql-block">执行:钟福团 王晓献 罗妙华</p><p class="ql-block">编辑:郑金铭</p><p class="ql-block">审核:林君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