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广东游(十二):佛山祖庙

xu

<p class="ql-block">  佛山祖庙前,一尊新郎新娘喜结良缘的铜雕静静伫立,仿佛诉说着岁月长河中无数美好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祖庙前的一隅,一尊小孩舞龙的铜雕栩栩如生,那欢快的舞姿、灵动的表情,充满了童趣与喜庆,让人不禁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  3月21日下午2点20分,我们抵达了位于祖庙路21号的佛山祖庙。这座供奉道教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自宋元以来,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场所,成为联络各姓的纽带,因此佛山人习惯称其为祖庙。祖庙坐北朝南,占地3500平方米。尽管原建筑在元末被焚毁,但经过多次重建、重修与扩建,最终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祖庙由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山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p> <p class="ql-block">  祖庙围墙上,有一条长达12.8米、高1.1米的大型陶塑人物瓦脊,这是佛山石湾文如壁店于光绪庚寅年(1890年)精心制造的。瓦脊上塑造了63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形式独特,制作精美,充分展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  万福台位于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此戏台为歇山卷棚顶,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文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下部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万福台对面矗立着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灵应牌坊,南北向左右对称,设计考究,结枸精密。面宽三开间,通高11.4米。分三层屋顶,首层歇山顶,二三层为庑殿顶,顶柱间大量便用斗拱。牌坊飞檐叠翠,白柱子,红斗拱,岿然矗立,华丽壮观,历500多年,即使1976曾经12级台风考验,仍安然无恙,可见古人建造质量非常过硬。</p><p class="ql-block"> 牌坊北侧是锦香池,池中有石雕龟蛇蟠蚪,象征着北帝。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有精美的砖雕和陶塑,增添了祖庙的庄重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  灵应牌坊背面照片,同样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从山门进去后,在前殿看到蝉翼纹立耳兽足大铁鼎。此鼎口径116厘米,通高273厘米。鼎盘口,束颈鼓肩,弧腹圜底,三兽足外撇。立耳铸接于口、肩部,并呈立耳状向上延伸外撇,俗称“朝天耳”,内侧对铸铭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环耳饰镂空钱纹。鼎口、颈部铸饰蜂翼纹,颈部加饰一圈凸弦纹隔断,肩腹分界明显。此鼎始铸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现存重铸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整器大气雄伟,堪称佛山冶铁业的辉煌佳作。</p> <p class="ql-block">  “李元霸伏龙驹”贴金木雕神案,为柚木雕制,通长382厘米,通宽100.5厘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制作。神案采用多层镂空高浮雕的佛山木雕技艺,将正面主题图案分为上下两层,上刻“荆轲刺秦王”故事,下为“李元霸降服烈马龙驹”典故,整体画面贴金处理,做工细腻精良,效果辉煌繁华。据专家考证分析,此神案有鲜明反帝反清主题,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实属佛山木雕之珍品。</p> <p class="ql-block">  狮钮盖曲耳兽足大铜鼎,高254厘米,宽115厘米,重约1000公斤,由盖、鼎、座三部分组成。雕刻在盖、鼎、座上的瑞狮、龙、凤和云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狮子滚绣球”贴金双面镂空木雕座屏,长291厘米,宽106厘米,厚11厘米,主体画面由三块樟木板合拼,双面镂空雕饰而成,中心圆形开光内雕狮子滚绣球图案,开光外上部雕孔雀开屏,两侧以“加官进爵”人物图案寄寓主题,开光下方雕对弈人物等;座屏下部则雕花草、变形回纹、吉祥云纹等装饰。主体画面、绦环板和装饰牙板均贴金装饰,所以此座屏豪华富丽,恢弘大气,实属佛山传统木雕艺术风格的典型作品。</p> <p class="ql-block">  大殿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祖庙中年代最早、最重要的建筑,地方宗祠活动就在这里举行。大殿正中供奉一尊北帝铜铸造像,铜像重约2.5吨。北帝铜像端坐在神龛内,慈眉善目,五缕长髯飘在胸前,服饰华贵,赤裸双足;铜像的光头、面部及手足全部贴金,神像金光灿烂,是佛山古代工匠卓越铸造技术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大殿北侧的庆真楼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是祖庙最晚建成的建筑,供奉北帝的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