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65530140</p><p class="ql-block"> 昵 称:欧 阳 华</p><p class="ql-block"> 图 片:网 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县民政局优抚股长叫于明,可是因为他的一些言行、作派、行事风格、以及他工诈上和生活上所做的一些事情,在有些人的眼睛里就有点“愚蠢”的味道。,不知是那个火烧鬼闲得无聊,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愚民”。</p><p class="ql-block"> 因为于明与“愚民”是谐音的,所以即使有人从内心到口里都是称呼他为“愚民”,实际耻辱他、笑话他、调侃他的,于明是听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人生砥砺,有些事情也会凑巧的,会演译出一些故事来的。</p><p class="ql-block"> 那是前年夏天的事情了,县慈善协会举行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作为县民政局的优抚股长,那肯定是协会的理事会成员候选人了。</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工作人员不小心,粗枝大叶,或者是打字员马虎图快了事,选票上把于明弄成了“愚民”。</p><p class="ql-block"> 等到选举投票,选票都发下去了,才发现于明的名字搞错了。主持人就要求与会者投票时先把‘“愚民”改为于明。</p><p class="ql-block"> 这时,于明站起来大声地对代表们说:“不要改也可以,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况且愚民是个很好的名字。国学里面说,大智若愚,我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有什么不好呢”。他的这番话不仅博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而且使自已的绰号———“愚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p><p class="ql-block"> “愚民”,于股长这个位子是权力大大的,手中掌握的资源是丰富的。你看他优抚股的职能和权力是不亚于一个副局长的。</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句‘老话,叫做“县官不如现管”,在政府机关的一个局里面,股长是实权派。说明白点,你局长要使用权力和安排事情,无论你局长多么强盛,多么有能力,都要通过我股长去执行。在执行当中我股长可以掺进一些水份,使局长的权力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 一个科级单位是这样,股长掌握着权力,往上推一推,市里、省里、乃至中央部门的那些司长、处长们,尤其是那些负责具体执行政策的处长们不也是这样的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有一年国务院召开整顿政府机关作风的大会,总理要求部委办的首长们从严管理好处长,把他们的权力牢牢关在“笼子”里。</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于明股长的权力是很大的。他的职责主要有三块:一是负责四十多个敬老院的财务安排;二是全县吃“低保”人员的审批和把关;三是救灾赈灾、自然灾害造成的贫困户,以及其它困难户的救济安排,等等。</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或者按明潜则和潜规则来套,于明这个“愚民”的小日子肯定过得很滋润的,一定是先富裕起来了人们了。 如果这样看问题,是你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了。</p><p class="ql-block"> 于明是个有权不会用的人,是个不贪不沾,一身正气的人。说出来大家肯定不相信,我们的这个“愚民”股长一生没有“愚”出一点味道来,他还是个衙门里的“困难户”,每年春节前局里除做好全县慰问贫困户的工作外,机关工会主席还会代表局党组去于明家走访慰问呢,送个大红包,慰问金也就千把块錢,解决不了“愚民”股长家里大问题的。</p> <p class="ql-block"> 于明家庭之所以是“贫困户”,大致情况是这样的:父亲、母亲都是八十五岁以上的耋耄老人,是“全天候”的“药罐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吃药,而且大部分是医保不能报销的药。</p><p class="ql-block"> 老婆去年从国有企业下岗,每月拿着四百七十五元生活补贴。两个孩子很争气,一个在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一个在遥远的长春读大(二),普铁一个单程都要一千多元。全家就靠于朋几千元工资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p><p class="ql-block"> 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在于明头上,使他未老先衰,不到五十岁的人,却满头白发了。他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西装,要不就穿着那身褪了色的军装,而且是四个口袋的军装,原来于明是副营级军官转业到民政局担任股长的。</p><p class="ql-block"> 他烟瘾很重,每天要两包,经济条件的制约,使他常年累月抽着五块錢一包的便宜烟。</p><p class="ql-block"> 未颁布和执行“八戒规定”前,如果下基层执行公务,有时会碰上发礼品烟,他都要拿这些大中华、和天下或大重九去换便宜烟抽。</p><p class="ql-block"> 他也喝酒,每天两顿,每顿二两,全天四两。这种海量是喝不起好酒的,他只能下农村买稻谷请人加工成谷酒。“愚民”股长抽“廉政烟”,喝“廉政酒”,穿“廉政衣”,住“廉政房”,生活水准大大落后于股里的那些部下了,他们嘴里最起码叼着“大中华烟呢。</p><p class="ql-block"> 这个于明寒酸,还住着那套八十年代盖的,屋面还漏水,补了几次才补好这点漏的福利房,这套房还是转业第二年分配的,后来“房改房”买下来的。看看人家,搬新房子都三届了。</p><p class="ql-block"> “愚民”股长于明尽管没什么錢,日子过得贫寒,但关键时候,他一点都不愚蠢,正如他自已说的那样,关键时候,他会“大智若愚”,“吕端大事不糊涂”的。</p><p class="ql-block"> 就拿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来看,于明是“愚”得太愚蠢了,愚得不可救药了。</p><p class="ql-block">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县里为了加速实现新型城市化,决定架一座大桥跨越穿城而过的绿江,以便连接新区,老区人口向新区转移。建这座桥要投资十多亿元,上面拔款和本县自筹,加起来才八亿多元。</p><p class="ql-block"> 为此,县政府决定发动企业家和公务员捐款来解决建桥资金缺口。公务员捐款规定:县级干部五百元以上,科级三百元以上,股级二百元以上,一般干部不少于一百元。</p><p class="ql-block"> 那天局里秘书股收集捐款,你说“愚民”,于股长捐了多少,一个大信封,包包鼓鼓的,内面装着五千元钞票。在场的好多人瞪着眼睛,傻乎乎望着他。</p><p class="ql-block"> 收錢的小刘拿着一包錢对于明说:“于股长,你搞错了吧,你们股级干部只要捐二百元就够了。”于明斩钉截铁地说:“没有错,一点也没有错,我住在河那边,过桥比你们多,要多捐点……”</p><p class="ql-block"> “愚民,”于股长为建桥捐款五千元的事,象在平静的水面上摔去一块石头,引发了层层涟漪———</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他出“风头”,想当“中国式的好人”;有人讲他“用公家的钱为自已估名钓誉,这些捐款还不是来自困难户补助金!”;还有的说“这傢伙呆头呆脑,一副“二百五”的样子,表面装困难,装廉洁,其实是不显山露水的捞錢,可能捞了不少,要不然这么大方。愚民其实不愚,狡猾得很,假正经……”。</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上述这些议论纯粹是嚼舌头,讲讲而已的话。四位正副局长就红着脸坐不住了,他们局长们每人三、五百元,于明五千元,相差太大了。局长为此事专门开了会,不知他是真心还是假意,他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我要表扬于明同志的这种善举,学习他这种奉献精神,我捐款二千元……”局长的率先垂范,其它三个副局长也捐了二千元,股长们跟上去,每人捐了一千元。</p><p class="ql-block"> 个别人事后在骂于明:“混蛋,弄得我破费这么多。”所以“愚民”股长尽管表面上得了表扬,却招来骂声一片,你说他冤不冤。</p><p class="ql-block"> 这个捐款的事显示了于明的“愚蠢”,后面的两件事,于明做得更是出格,是“愚”上加“愚”了,连那个老实、贤慧的老婆都要与他离婚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