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之春(手机摄影)

笠翁视点

女娲补天所遗弃于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被一僧一道携入世间,乃贾宝玉生而口衔之物。若干年后,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于青埂峰下见此石上镌刻所经所历,遂抄录传于世间,故名《石头记》。石后有一偈云:<div>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div><div>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观园南门。</h3><div> 北京大观园,依《红楼梦》书中描述所建,构思精巧,亭台楼阁,山石花木,无不精彩纷呈。该园原系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所建。现八七版《红楼梦》已成经典,并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园林景观。</div><div> 因我家距大观园很近,故这里也就成了我的遛腿之所。近情趣所致,于遛弯之时持手机随拍,故此集全部为手机拍摄。</div> 进得门来,见一怪石嶙峋的屏障小山,将园内景物尽皆遮挡,旁有一小径曰:曲径通幽。 转过小山便是碧水石桥,桥上有亭,曰沁芳亭,柱上一幅七言对联:<div>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沁芳亭的落日余晖</h3> 沁芳桥西侧连通一小湖,湖中一亭曰滴翠亭,系薛宝钗持扇扑蝶之地。湖旁立一碑曰香塚,乃黛玉葬花之所。亭之北侧岸边有一人工瀑布,水流如注,系沁芳闸。<div>  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塚飞燕泣残红。</div> 小湖北岸便是怡红院,乃贾宝玉之居所。 怡红院正堂匾额:怡红快绿。门前依原作原种两株西府海棠,因管理不善,枯死一株。 怡红院后有小山和水系。 与怡红院南北平行,园的的东侧是黛玉所居的潇湘馆。院内翠竹小径,正堂匾额:有凤来仪,联曰:<div>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div> 院内的梨花正开。 余晖映照下的梨花。 妙玉修行的贾府家庙栊翠庵。 正殿供奉观音,匾额妙音香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凹溪晶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凹溪晶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凸碧山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省亲别墅的石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恩家庆”牌坊</h3> 元妃省亲别墅的正殿,顾恩思义殿。联为:<div>  天地啟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div><div> 古今垂旷典九洲万国被恩荣。</div> 贾府家养12女优学戏的梨香苑,现为大观园管理处的办公场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薛宝钗的居所蘅蕪苑</h3> 正堂匾额:蘅芷清芬。联曰:<div>  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茶縻梦亦香。</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湖景——左为紫菱洲的缀锦楼,右为芦雪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缀绵楼</h3> 二小姐贾迎春居住的紫菱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廊和假山</h3> 缀绵楼和水上游廊。 南岸的藕香廨 藕香廨柱上题联:<div>  芙蓉影破归蓝浆,菱藕香深泻竹桥。</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芦雪庭</h3> 桃花掩映中的芦雪庭。芦雪庭南侧距暖香坞不远,见《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迷。 芦雪庭的匾额:荻芦夜雪 三小姐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 秋爽斋的正房晓翠堂。 秋爽斋的落日余晖。 四小姐贾惜春的居所暖香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稻香村</h3> 李纨母子居住的稻香村。门头挂有酒晃“杏花村”。 稻香村匾题“廖汀花溆”,联为:<div>  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div> 稻香村院内的油菜花。 稻香村的房舍和土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落日余晖</h3> 稻香村后的小桥、流水、碧桃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香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