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的联想

燕齐

<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41326</p><p class="ql-block">图/文;燕齐</p><p class="ql-block">作者;燕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网购的联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买后悔,买了也后悔,价格便宜的联想到好货不便宜,即便想到是一分价格一分货,也该心安了吧?其实还没有,仍然对购买的商品评头论足,甚至是完全忘了一分价格一分货。也不管是否好货不便宜。究其原因还是金钱的问题,金钱是什么?金钱的属性又是什么?究竟应该是量化?即物质的物理存在,还是非量化,仅仅是一个符号,不对心理的波动负责?而即便是量化,与商品的实际价值是否匹配?也就是说真的就是一分价格一分货?没有虚假的成分?抑或是完全不是物有所值?</p><p class="ql-block"> 纠结了,或许是自寻烦恼,于是购买的商品被搁置,甚至是被永久的闲置,届时即便是商品还在,但已经不再是商品了,只是易主了而已,或许就真的不是物有所值了。最终成为废品,资源的浪费。唯一庆幸的是网购回来的商品价格不是很贵,无论是否褒贬,购买者的心理还可以接受。</p><p class="ql-block">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物质是具体的个人行为,又是共有的社会行为。如果说网购回来的商品无论是物尽其用,抑或是被弃之不顾,消费抑或是浪费都是个人行为,当属无可非议。社会鼓励消费,消费的主体又是个人消费,或许就无需考虑最终是消费?抑或是浪费。然而又有一句话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一下子就把个人的消费(或许是不理智的表现)而实际可能是浪费的行为提高到了犯罪,这网购真的就是买了后悔?不买也后悔?甚至还不止于此?</p><p class="ql-block"> 可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可生资源的“浪费”或许是催生可再生资源,这就是商品存在的意义,也是个人行为,甚至是对社会的贡献。(当然也存在异议)然而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即便个人行为是主体,或许还是应该受到质疑。不可生资源一般来说都是公共资源,消费的主体不言而喻,而个体又是公共主体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一个网购行为,联想到了许多,到底该不该网购?要不要网购?答案是肯定的,应该也要。但如何做到买了不后悔,不买也不后悔,网购的联想,你想好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