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用那浪漫的春天拥抱你—— 追思木林同学

勤能补拙(孟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地用那浪漫的春天拥抱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追思木林同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闻悉木林同学也是我的发小离世的噩耗,我不知所措,几夜辗转难眠。虽未能送他一程,但思绪或者是追思的意念早已与噩耗一同回到了我们四十年前,我们共同为实现梦想,黄卷青灯、战寒克饥的学习生活时代,那些虽有艰苦,但充满朴实情感,为一道命题吵的耳红面赤,为一块玉米面窝头打的地滚翻桌情景场面。越想,我失去老同学的悲情越加强烈,眼眶湿润。说实话从形式上讲,我仅跟他高中阶段分文理科班时成为同班同学。之前同一年级两个班级里,他在二班我在一班,两个班的人数均等,最为显著的是两个班的学习成绩还很均等,因而两个班的同学们学习上还真的很叫劲,二班里的学习带头人物之一就是木林同学。那时我很奇怪,看见他课间总是玩耍着,看不到他“孜孜不倦”学习的情景,但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总以为他生长在苏木的“政治文化中心”,见多识广,小学教学基础优良所致。因为“叫劲”一直在寻找其中的奥秘。很多年后才知道,其中没有什么奥秘,就是两个字“聪明和勤奋”。据说,为了“前茅”,为了迎接高考,他经常挑灯到黎明,孤战到有解。那是尔等怎能够做到!次日他还是用饱满的精神投入正常课堂学习,还经常帮助同学解析不解之题。正是他那聪慧和勤奋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影响了那两班的学风,引领了两个班的学绩,为我那穷乡僻壤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增添了荣誉!拿现在时髦的话讲,打造了学校和名师品牌呀!不是吗!当年在大学一说赤峰考来的吧?肯定回答是查干哈达中学!对我来讲他也是当时的榜样和学习的动力、追随的人。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同学,已有心灵的感召,灵魂的依存!此时称呼同学显得乏力。虽然他生长在教师家庭,在我们想象中他应该是个刻板、教条或是清高。恰恰相反,他为人和善,济贫扶弱,善于交流,幽默风趣,这些气质品格成为他个人优秀品质的标签留在了我们每一位熟悉他、懂得他的人心底。这也正是他家有从教二老严谨做人,育人不苟的家风基因的传承。这样的品质和魅力造就了他今天桃李满天下,朋友数不尽的人设!仿佛今天初春满园突然绽开的杏花就是为他魅力所吸引而开放!被他感动而盛开!仿佛课间他与同学玩耍交谈,那稚嫩的笑容、童稚的幽默话语,淘气可鞠的形体又浮现在眼前,回荡耳旁!今天看到了这初春盛开的鲜花就看到了他!他不仅是成绩优异上的大学,那年从辽宁选拔来内蒙古呼和浩特上大学共二十五名里大学生,我们乡村学校一个班考来的同学占其九名,他是其中最优秀考生之一。九名同学同班同乡同时走出乡村迈进大学门槛,所以有了命运相同,志向相同的“命运共同体”的感受。大学生活虽说新鲜,但对没见过世面,没进过大城市,甚至没见过火车的我们来说,大学校园还是那么陌生,只有我们九个相见那是最亲,最爱,最温暖。成了胜过亲兄弟的手足般的“九兄弟”。“九兄弟”中木林是最小的男生了,可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表现远远比我们这些年龄大点的哥哥姐姐老道的多。他不仅跟高年级的师哥们无障碍的来往,在学习生活无助无奈拮据的时候均能给予帮助和救济,很让人羡慕。更是想我们这样村娃情感最无助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解忧出谋,带来欢笑。带哥姐们出去吃一顿得益斋的饺子的那些让人欢乐幸福的场景难以忘怀。火车上几个人当中只有一个座位时,摊开手“哥你们坐”的谦让殷容还在记忆里!“九兄弟”里的小弟木林兄弟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不屈不挠,没有丢掉他那桀骜不驯,敢为人先的坚强意志品质。苍天为之动容,鲜花为之盛开!大地为之用浪漫的春天为他送行!走好兄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于2017年4月5日 23时4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 /孟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