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行:南宁(-)走进广西区博物馆

水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 3月22日,下午乘高铁到达广西首府一一南宁,休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3月23日9点出发,乘地铁20分钟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展出的藏品5万多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共有四层,主要展厅在二楼和三楼。第一、二展厅是广西古代文明陈列,涵盖了史前时代、汉代及各个时期的文物。其他的主题展馆也有很多亮点,如烽火南疆一一广西近代革命史陈列,合浦起航一一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釉彩瓷器展,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展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约80万年前,广西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大量的石器文物实证着岭南地区存在过石器时代文化与青铜时代文明,壮族先民也建立过西瓯、骆越等方国实体及至秦征百越设三郡,至此纳入中华大一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广西历史发展重要阶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生物学家裴文中说:"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考古人类学的研究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江人化石于1958年在柳州发现,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头骨最完整的晚期化石。根据其体质特征、变化以其人类的迁徙,因此柳江人也被认为是南方蒙古人的共同祖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器是古人类最早利用、保存年代最久远的工具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石器晚期"楔形双肩大石铲",镇馆之宝,早期作为生产工具,后期作为祭祀用具。该石铲长66.7厘米、宽27.2厘米、厚约1.9厘米,重8285克,通体打磨光滑,刃部柔和圆润,说明当时有一部分人可能已经脱离农业生产而成为石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品内容丰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秋时期的"蟠虺纹铜鼎",鼎是炊器,也是商周时期的重要礼器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左江花山岩画,是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壮族先人骆越人在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两岸的陡峭崖壁上绘制的艺术作品,有人物、动物以及器物等。反映祭祀生活的赭红色岩画群,被誉为"世界岩画瑰宝",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羽纹铜凤灯",顾首回望一个灵动的凤鸟,姿态优美、通体曲线流畅,精致优雅的造型非常好看,精美绝伦,同时也是具有环保功能的灯具。不愧为镇馆之宝。雌雄一对(有一在外展出),灯呈凤鸟形,是西汉古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商兽面纹提梁铜卣,镇馆之宝。青铜卣形状似壶而有提梁,通高40厘米,是典型的中原器物,盛酒器皿,这也佐证了先秦时期岭南与中原有着间接的文化往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漆绘提梁铜筒,镇馆之宝,由器身和器盖两部分组成,仿竹节型。漆画面中有人物、禽兽、花木、山岭和云朵等,是漆画艺术珍品,相当于现代的保温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翔鹭纹铜鼓,国家一级文物,镇馆之宝,铸造精良,纹饰清晰,图案精美,是目前所见考古出土文物中最为精美为完整一面铜鼓。它的纹饰表现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意义,称之为没有文字的民族百科全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扶桑树形铜灯,镇馆之宝,高85厘米,底部直径20厘米,分为三层,九个树干上都有心形的灯盏,顶端是一只背部中空的金鸟形灯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大铜马,镇馆之宝。铜马形体高大,高115.5厘米、长109厘米,背宽30厘米。四肢刚键,昂头竖耳,张嘴掀鼻,呈奔驰状,神态逼真,生机勃勃,是全国罕见的大铜马,被称为"岭南第一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铜博山炉,适合树脂类香料的熏烤,炉盖镂空雕刻山峦及云纹,炉身有飞鸟瑞兽等图案,精美。</span></p> <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的陶熏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汉前期出土的乐器,是当时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个是"人面纹羊角纽铜钟",很特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汉陶钵生莲花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汉时期胡人俑座陶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组东汉时期的玻璃制品,细腻精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汉湖蓝色玻璃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汉蓝色玻璃串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汉时期的羽人座铜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德化窑白釉观音,明代作品,征集于上海。观音面形饱满丰润,衣褶垂佛流转,自然飘逸富有动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西汉墓中出现了很多动物明器,主要有鸡、鸭、牛、猪和狗等,形象逼真,出土的陶屋带有猪圈,说明当时养殖家禽、家畜已非常普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厅展出的文物多,让人目不暇接,来参观的人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厅陈列是隋唐五代两宋至元明清时期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荔子碑(拓片),与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息息相关,唐代之初,柳宗元被贬至柳州当刺史,在柳州大力发展农业、水利建设,并且发展教育,废除了当地存在的奴隶制。他的丰功伟绩受到柳州人世世代代的赞颂和敬仰,后人立下此碑以纪念柳公。碑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所写,而工整的行书字体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之手,因此也称为"三绝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宋"錾花鎏金银摩竭",国家一级文物。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盛水(酒)器,体现了当时冶铸业技术的水平。"摩竭"来自于印度的水中怪兽,似鱼、似鸟、似飞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代制作瓷器的模具,可用于大批量生产瓷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摩崖石刻(拓)。古代很多古诗人来到广西赞叹广西的秀丽山水写下不少诗文.后人便将其凿刻于石碑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元代土司制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型的人物浮雕图,都是广西明清时期所诞生的名人名家,他们在政治、军事、思想、艺术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如陈纪昌,挂林人,全国最后一位"三元极地"获得者;王阳明,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心学学派的创始人。他并不是广西人,在明代嘉靖年间受皇帝派遣,作为军事长官来广西平叛土司叛乱,他通过民族调解方式,不费一兵一卒解决了严重的地区危机,并在此传道授学,他对广西政治、思想都作出了卓越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灵渠"沙盘模型展示。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37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已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灵渠的开凿始于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军事需求。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遣大将屠雎率军南征百越,但因岭南地形复杂、粮草运输困难,为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秦始皇命令开凿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打通长江与珠江水系,于公元前214年通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灵渠的建成不仅为秦军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保障,还促进了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它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推动了南北交通、文化的繁荣和融合,见证了秦朝的统一大业。尽管现代交通方式逐渐取代了灵渠的航运功能,但它至今仍在灌溉和旅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研究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实物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灵渠、与成都的都江堰和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沫若先生曾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专题展厅,合蒲起航一一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港位于广西的南端北部湾东北海岸,是汉代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是指汉武帝平南越,设置合浦等九郡后,由官方主导开通从广西合浦、广东徐闻等地出发,沿太平洋、印度洋海岸航行,与东南亚、南亚以及更远的西亚、地中海地区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路线。如今合浦早已沉寂,但却留下了历史文化印记和人文古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代和浦港码头复原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易之路,也是技术传播与文化交流之路。如玻璃制作、冶铁技术、珠宝首饰加工、佛教文化等传播进来,通过海洋交流推动了广西经济贸易的发展和繁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馆以声、光、影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铜鼓之乡"、"铸铜为鼓"、"铜鼓之用"、"壮美铜鼓"广西铜鼓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西是古代铜鼓主要分布区之一,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历经2000多年鼓声连绵不绝,成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主要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烽火南疆一一广西近现代史陈列馆。展览分为"太平天国""抗法固边"""共和曙光""高擎红旗""抗日救亡""八桂新天"六个部分遴选馆藏珍贵革命文物,再现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示1840至1949年广西近现代革命的壮丽史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金田起义。鸦片战争失败后的中国政治黑暗,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各种反清战争风起云涌。 1844年5月洪秀全等人以"拜上帝"的方式,在广西发动和组织群众,组成了一支革命武装。1851年1月在桂平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起义军称为太平军,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开始了震惊中外的、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起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形成了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帝反封建革命高潮,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进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太平军使用的铜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面厚重旗帜是刘永福"两广督标管带福军后营刘"军旗,默默讲述着抗法固边的艰辛。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1883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广西是陆路主战场,广西军民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援越抗法前线,刘永福冯子材分别率领"黑𣄃军""萃军"取得镇难关大捷等战役的胜利,重创侵略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这面黑旗上的"刘"字,笔力千钧,骨力遒劲,是一面打胜仗的旗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清国钦州界"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共和曙光。 1905年8月,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简称“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中山等辛亥革命领导人浮雕。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广西是较早响应武昌起义,加入革命阵营的省份。1921年孙中山以广西为革命基地,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擎红旗。1925年周恩来秘密来到广西柳州,对建立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工作做出指示。1925年10月建立了中共广西第一个党组织一一中共柳州支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由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拨群等指挥,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举行了百色起义和龙舟起义,成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创建了左右将革命根据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西左江崇善县总工会会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救亡,共赴国难。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共广西组织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积极推进各类抗日救亡运动,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活动,广西各民族、各阶层及各社会党派等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桂新天。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广西组织领导武装反抗新桂系组织,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全广西创造了条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11日广西宣告解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书画主题展览一一马万里画家书画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文房用具陈列,亦器亦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匠心器韵一一馆藏珍品工艺陈列,件件精致,展现了匠人高超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釉彩斑斓一一馆藏瓷器陈列,每件瓷器都精彩非凡,耐人回味。3000年来,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史从未间断,瓷器代表中国,成为世界舞台璀璨耀眼的艺术标志与形意兼美的文化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小时的参观,让我们对广西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这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每件展品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个故事都能领略到广西壮族及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0万年时光匆匆,留下的是蕴含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无价之宝。</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