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星期天,武穴周边玩

干仕钓叟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3日,星期天。我们一行五人,乘车在武穴境内美丽乡村余川车坊村、徐冲村、大坝村、双城驿村及武穴周边黄梅大河镇四祖寺尽兴地玩了一天。这这条路钱,是沿着广济古驿道延伸到黄梅的乡村旅游路线,虽然不是什么名胜大景区,但人文历史厚重,传说故事颇多,风光也不错;重要的是,在观光中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古代驿道在当时历史意义和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车坊铺,是广济(今武穴市)古驿道的一个重要驿站,在广济县西到蕲州、东至黄梅交界的双城驿止,就分布着(从东到西)双城驿铺—石垅铺—车坊铺—荆竹铺—青蒿铺—万车铺—梅川—许家铺—周源源—杨林铺等十处商业贸易集市,成为了古代广济县商业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中余川镇垸内的车坊铺,就是以生产、销售、修理线车为主的交易市场;而双城驿至梅川一带驿道边的村民,则以拉牵为生,养家糊口。。</p> <p class="ql-block">过去用的人力手推线车</p> <p class="ql-block">古时的车坊铺街</p> <p class="ql-block">古驿道上的古村落徐冲村,当时徐霞客曾游横岗山时来此,故该村建有徐霞客公园👍👍👍🌹</p> <p class="ql-block">大坝村,明清时期至新中国初期的荆竹铺(荆竹村),荆竹公社所在地,后于1959年修荆竹水库淹没,行政村撤消,各农户迁入周围各村。</p> <p class="ql-block">广济古驿道上的荆竹铺(今大坝村),以经营鱼头为主的商业小集镇_大坝鱼头城</p> <p class="ql-block">忆之 ,荆竹水库 。库坝建成 ,古迹淹没 ,昔日繁华今不见 ; 荆竹驿路 ,千年古道 ,怎不让人忆当年。荆竹驿铺 ,合面街道 ,集市热闹人鼎沸 ; 荊竹古桥 ,爱撒乡里 ,胡公介甫捐资建。荆竹竹园 ,地名缘此 ,林修茂竹人文地 ; 荆竹铺乡,政府居地,革命圣地红旗 展。抗日战争,这里痛击倭寇 ; 革命时期 ,此处炮火弥天 。</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巧梅大坝鱼头餐馆吃鱼头👍👍🌹</p> <p class="ql-block">参观集饮食住宿为一体的“大坝人家”👍</p> <p class="ql-block">看特色菜谱</p> <p class="ql-block">参观广济古驿道上双城驿站及功德桥👍</p> <p class="ql-block">功德桥,原名三里桥,双城驿村袁某变产修建;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建双城驿(京省驿道上的驿站),同时知县陈景昌奉喻扩宽重建此桥,故又名双城桥。清《广济县志》记载:双城桥在双城驿东,为黄梅县界,耆民袁某变产修建。知县周某立碑旌之,刘殿撰若宰题曰“佛国津梁”。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乐善好施的袁姓老人,后称此桥为“功德桥”。它位于武穴市余川镇双城驿村东,屹立于两县交界的袁山河上。由于该桥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属古代石拱驿桥,被列入武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p> <p class="ql-block">灵润桥,又称花桥、过路亭,是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四祖寺破额山出水口石鱼矶上的一座元代古桥,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由四祖寺住持祖意禅师募缘修建而成。该桥兼具交通与休憩功能,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该桥为单孔石桥,东西走向,宽约6米,长约20米,拱高3.2高,孔净跨7.35米,桥上建有廊屋5间,抬梁式构架,廊屋两端为砖砌八字牌楼门,墙壁绘有各种花鸟图案,桥下石矶上有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字石刻20余处,其中以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书“碧玉流”石刻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诗刻最为珍贵。桥下泉水经石矶直泻深壑,构成“瀑布岭头悬,碧空垂白练”的壮观景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灵润桥下岩盘上有规模宏大的摩崖石刻群,大小有20处,以中唐书法家柳公权的“碧玉流”为代表,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破额山前碧玉流”诗刻等。这些石刻真草隶篆,咏景寓情,法书美文,与桥争辉,是黄梅古十景之一,以“西山碧玉”而名播四方‌。</p><p class="ql-block">灵润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文化名胜。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诗词歌赋及石刻,展示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艺术价值。桥下的石刻群包括唐代柳公权的“碧玉流”三大字、柳宗元的诗刻等,这些石刻笔法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碧玉流”三字据传是唐代柳公权所书。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p> <p class="ql-block">灵润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文化名胜。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诗词歌赋及石刻,展示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艺术价值。桥下的石刻群包括唐代柳公权的“碧玉流”三大字、柳宗元的诗刻等,这些石刻笔法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四祖道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