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驾游之行(七)

凌寒独春

<p class="ql-block">28、广西大化七百弄</p><p class="ql-block"> 广西大化七百弄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大化县西北部的七百弄乡,距县城75公里,总面积251平方公里。景区内海拔800米-1000米的峰丛深洼地有5000多座,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p><p class="ql-block"> 密洛陀岛:原名乔圩洞,游程500多米,民间传为瑶族始祖密洛陀住所,有“密洛陀宫”及众多钟乳石景观。</p><p class="ql-block"> 古堡瑶寨:弄歪帽中的瑶寨坐落在洼地中突立的丘顶上,像古堡,周围有独特的洼地风光。</p><p class="ql-block"> 千山万弄观景亭:登上此亭,上千座高峰和山丘以及数不清的弄场洼地尽收眼底,云雾缥缈时,弄底民居若隐若现,如海市蜃楼。 </p><p class="ql-block"> 石国天都:七百弄号称“石山王国”,乡政府所在地可称为“石国天都”,这里每年举行瑶族“祝著节”,有铜鼓舞、斗鸟、对歌等民俗活动。</p><p class="ql-block"> 中日合作民族村:位于状似深斗的弄场中,1997年起引进日本农作物、果木、中草药等200多个品种试种成功,具有现代农艺景观。 </p><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弄:本名甘房峒,深600多米,最宽处3000米,常年不旱不涝,有27户瑶族人居住,从公路上俯视如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七百弄景区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丰富,最具特色的地方,瑶民居住在弄心或高山上,几乎与世隔绝,被称为天上人间,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穿行七百弄山道:一场惊心动魄的自驾之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车轮碾过七百弄的山道时,心就跟着悬了起来。方向盘在掌心发烫,每一次转向都像在和陡峭的山体博弈,道路贴着悬崖边蜿蜒,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沟壑,云雾在谷底翻涌,仿佛随时要把车子吞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山道弯成锯齿状,急转弯一个接着一个。车头刚拐过转角,又要迅速调整方向应对下一道弯,眼睛死死盯着前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路标。轮胎与碎石摩擦出刺耳的声响,在空旷的山间格外清晰,像是随时会打滑失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透过车窗,陡峭的峰丛直直戳向天空,巨石悬在头顶,感觉轻轻一震就会滚落下来。山风呼啸着灌进车里,吹得人后背发凉,双手紧紧攥着方向盘,汗湿的掌心在皮质把套上留下深色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面来车时,心脏几乎要跳到嗓子眼。狭窄的路面只容得下一辆车勉强通过,双方小心翼翼挪动,车身几乎是擦着彼此而过。那一刻,连呼吸都屏住了,直到车子安全错开,才敢大口喘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越是惊险,越挪不开眼。云雾散开时,群山像水墨画般铺展在脚下,层层叠叠的峰林,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泽。尽管手心冒汗、心跳如擂鼓,却又忍不住为这壮美的景色惊叹——在七百弄的山道上,恐惧与震撼,竟如此奇妙地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3月9日晚打卡住在七百弄乡</p> <p class="ql-block">29、巴马长寿岛</p><p class="ql-block">巴马长寿岛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赐福湖景区坡贵湖段的中心,距离巴马县城约8公里。全岛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231.35m,周围群山环抱,犹如一叶轻舟荡漾湖中,风景如画。 </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岛上有清澈的溪水、茂密的森林,还有壮观的瀑布,水从崖顶飞泻而下,溅起阵阵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美丽的彩虹。此外,这里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空气清新自然,被誉为“天然氧吧”。</p><p class="ql-block"> 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云鹤牌坊、太极广场: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岛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p><p class="ql-block"> 中华养生文化长廊:长达180米,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养生论述和巴马的长寿文化。</p><p class="ql-block"> 民俗村落:岛上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民俗村落,展示了巴马独特的长寿文化和当地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长寿岛之行有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踏上巴马长寿岛,像是打开了一本关于生命的温暖之书。这里的老人们,用悠然的生活姿态,诉说着生命的珍贵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广场上,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围成一圈,打着欢快的铜鼓,跳着充满活力的民族舞。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那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满足。长桌宴旁,老人们慢悠悠地分享着美食,你一言我一语,家长里短间满是生活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岛上,随处可见老人或在树荫下安静地编着竹篮,或聚在一起下象棋,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岁月静好的韵味。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平淡的日子过成了诗,让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年龄的增长,而在于对生活始终保持热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时光仿佛走得很慢很慢,老人们不紧不慢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享受着每一个当下。这让我不禁反思,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总是忽略了生命的本质,而长寿岛的老人们,用他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诠释了生命最本真的模样,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30、巴马长寿村</p><p class="ql-block">长寿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的地方,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巴马长寿村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磁强度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水质为弱碱性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这里的居民享有高寿命。</p><p class="ql-block"> 自然环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盘阳河水质独特,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20℃。</p><p class="ql-block">长寿现象</p><p class="ql-block">长寿老人众多:全屯515人,百岁老人多达7人,是联合国评定长寿地区标准的200倍。这些百岁老人身体硬朗,生活大多能够自理。</p><p class="ql-block">长寿文化独特:当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长寿文化,包括尊老敬老的传统、独特的饮食习俗等。老人们心态平和,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p class="ql-block">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长寿文化景点:有长寿文化长廊、百岁老人故居等景点,展示了当地的长寿文化和历史。游客可以参观百岁老人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长寿秘诀。</p><p class="ql-block">自然风光景点:周边有百魔洞、百鸟岩等自然景观。百魔洞是一个神奇的溶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还有独特的地磁环境;百鸟岩则是因洞内栖息着众多燕子、蝙蝠等鸟类而得名,乘船游览,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中。</p><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当地以瑶族为主,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的瑶族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在重大节日或活动中,还能欣赏到瑶族的铜鼓舞、对歌等民俗表演,品尝到特色的瑶族美食,如腊肉、五色糯米饭等。</p> <p class="ql-block">长寿村游览有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踏入长寿村,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草木的香气,瞬间沁入心肺,旅途的疲惫也被一扫而空。放眼望去,青山连绵,绿水悠悠,阳光为它们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勾勒出宁静的田园轮廓,时间仿若慢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子里,白墙青瓦的屋舍错落分布,与自然融为一体。老人们或在门口晒太阳,或围坐一起聊天,脸上皱纹里藏着岁月沉淀下的安然与满足,平和的眼神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他们虽历经沧桑,却依旧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尽是生命的从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与一位百岁老人交谈,老人声音洪亮,思维清晰,言语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他说自己每天早睡早起,饮食清淡,没事就下地干些农活,闲暇时与邻里唠唠家常。这般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压力,让我对长寿的奥秘有了更深的体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潺潺的流水声萦绕在耳畔,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在石缝间自在穿梭,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绿树青山。不远处,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生命的蓬勃气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次长寿村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美好。生命的长度或许无法被完全掌控,但我们能像这里的人们一样,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遵循自然规律,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让生命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p> <p class="ql-block">31、巴马百魔洞景区</p><p class="ql-block">百魔洞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溶洞。</p><p class="ql-block"> 地质特征:百魔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洞中有宽敞的大厅、曲折的通道以及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这些钟乳石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过水流的侵蚀和碳酸钙的沉淀逐渐形成,有的如瀑布飞泻,有的似莲花盛开,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神奇地磁:这里的地磁强度高于其他地方,一般认为对人体健康有益。许多人来此养生,感受这独特的地磁环境。</p><p class="ql-block"> 负氧离子:百魔洞的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立方厘米达数千至数万个,是天然的“氧吧”。清新的空气让人呼吸顺畅,身心愉悦。</p><p class="ql-block"> 盘阳河:盘阳河从洞中缓缓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独特的水质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水源,也为百魔洞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p><p class="ql-block"> 周边环境:百魔洞四周群山环绕,植被茂密,自然风光秀丽。周边有许多村落,居民们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百魔洞营造出了宁静而古朴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踏入百魔洞的瞬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进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洞外的喧嚣与燥热被隔绝开来,迎面而来的是丝丝沁凉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岩石特有的气息,瞬间唤醒了所有感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头顶的钟乳石如繁星坠落,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地面,有的似仙女裙摆轻盈垂落,在灯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脚下蜿蜒的盘阳河潺潺流淌,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细小的石子和偶尔游过的小鱼。水面倒映着洞顶的奇景,虚实交错,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越往深处走,越能感受到百魔洞的宏大与深邃。宽敞的洞厅仿若巨人的宫殿,回音袅袅,脚步声在其中回荡,竟生出一种渺小的敬畏感。洞壁上的石幔层层叠叠,似凝固的瀑布,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石笋从地面拔地而起,有的已与洞顶的钟乳石相连,形成壮观的石柱,仿佛在见证着时光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负氧离子极为充沛,每一次呼吸都像是给肺部做了一次深度净化,胸腔被清新的空气填满,头脑也愈发清醒。而传说中神奇的地磁,虽无形却似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不自觉地沉静下来,内心的烦躁与疲惫悄然消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洞口的缝隙洒入,为洞内增添了一丝温暖与生机。光束中,尘埃缓缓起舞,与洞内的奇景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卷。走出百魔洞时,恍若隔世,回望这座大自然的杰作,不禁感叹它的鬼斧神工,也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奇妙旅程,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 。</p> <p class="ql-block">32、巴马洞天福地景区</p><p class="ql-block">“洞天福地”景区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仁乡村的景区,距离巴马县城约30公里。</p><p class="ql-block"> 景区特色:该景区以长寿养生文化为核心,集洞穴游憩、养生度假、长寿探秘为主要功能。</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景区内洞穴景观风貌完好,钟乳石、石笋等形态各异,在灯光的映照下美轮美奂。此外,这里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巴马洞天福地景区前高达22米的彭祖雕像。</p><p class="ql-block"> 彭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他活了880岁,按照现在的时间计算,约为146岁。彭祖在历史上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他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被后人广泛传颂。</p><p class="ql-block"> 虽然彭祖的存在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记载,但关于他的寿命和事迹可能存在一些传说和夸张的成分。</p> <p class="ql-block">  踏入洞天福地景区,那尊高达22米的彭祖雕像瞬间撞入眼帘。他身披长袍,神态安详,目光似穿透千年岁月,与每一位到访者对视。八百余年的长寿传说,在这座雕像上化作具象的存在,让人不禁驻足,思绪也随之飘向遥远的时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仰头凝望,彭祖雕像巍峨耸立,仿佛是连接天地长寿密码的使者。他的面容带着历经沧桑后的从容,那微抿的唇角似藏着无数养生智慧与处世哲学。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是在快节奏中追逐,被压力与焦虑裹挟,而此刻眼前的彭祖,恰似一剂良药,提醒我们生命的珍贵与绵长,应学会慢下来,探寻身心平衡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漫步景区,钟乳石与石笋在光影中勾勒奇幻,负氧离子充盈着每一口呼吸,突然懂得这里为何被称作“福地”。彭祖在此凝望人间,或许正是因为这方山水有着滋养生命的神奇力量。遥想当年,他或许也是在这般宁静的环境中,参透自然与生命的奥秘,将长寿的秘诀融入一呼一吸、一饮一食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离开时,回头再望彭祖雕像,他依旧岿然不动。这场相遇,不仅是与长寿图腾的对视,更是一场与自我内心的对话——在追求长寿的路上,我们追逐的不应只是数字,更是如彭祖般豁达从容的心境,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智慧。</p> <p class="ql-block">33、凤山三门海</p><p class="ql-block">凤山三门海的“三门”指的是天窗,即喀斯特地貌中特有的地质景观,因海中有三个天窗由自然通道相连,构成了奇特的“三洞天”景观,故而得名“三门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这里的碳酸盐岩地层在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地下河和溶洞系统。随着地壳的抬升和河流的下切,溶洞顶部部分坍塌,便形成了与外界相通的天窗。这些天窗彼此相连,从空中俯瞰,就像三片相连的海洋,“三门海”由此而闻名。它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典型的核心地带,被誉为“世界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三门海行舟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竹筏划入三门海的瞬间,仿佛跌进了一幅水墨长卷。船头破开碧色的绸缎,细碎的波纹里晃动着天光云影,耳畔是潺潺水声与竹筏吱呀轻响,尘世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一重天窗下,阳光如碎金倾泻,照亮洞顶垂落的钟乳石。它们有的像凝固的瀑布,有的似倒挂的莲花,在湿润的空气中泛着温润的光泽。竹筏缓缓穿行,岩壁上的青苔斑驳,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偶尔有水滴坠落,在水面上溅起小小的涟漪,惊起几只蛰伏的燕子,扑棱棱掠过水面,打破了片刻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穿过第一重天窗,眼前豁然开朗,却又见第二重天窗如同一扇神秘的门扉在前方展开。这里的水色愈发深邃,倒映着两岸青山,恍若翡翠落入了碧玉盘。抬头仰望,天光从头顶的洞口洒下,与洞内的幽暗形成鲜明对比,光影交错间,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异世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竹筏驶入第三重天窗,微风裹挟着湿润的气息拂面而来,带来丝丝凉意。远处的岩壁上,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为这方天地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闭目聆听,除了水波轻拍竹筏的声音,还有远处传来的鸟鸣,空灵悠远,让人的心也随之沉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坐在竹筏上,随波逐流,看三门海的奇景在眼前徐徐展开。这一程,像是一场与时光的对话,与自然的交融。那些隐藏在喀斯特地貌中的神奇与美丽,在竹筏的摇曳中,化作心底最难忘的记忆,令人沉醉,久久不愿离去。</p> 3月10日晚住三门海民宿 <p class="ql-block">34、巴马水晶宫</p><p class="ql-block">巴马水晶宫是一个独特的地下溶洞景观。它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大洛村,洞内全长1000多米,面积8000多平方米。水晶宫以其丰富的钟乳石资源和奇特的景观而闻名。洞内的钟乳石洁白纯净,形态各异,有像玉柱擎天的,有似利剑高悬的,还有如仙女下凡、飞禽走兽等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尤其是那些水晶般的钟乳石,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水晶世界,故而得名“水晶宫”。这些钟乳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岁月,由富含碳酸钙的地下水在溶洞中不断沉积、结晶而形成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地质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部分场景确实在巴马水晶宫取过景。</p><p class="ql-block"> 洞内钟乳石洁白纯净、形态各异,在灯光的映照下美轮美奂,宛如一个梦幻的水晶世界。其独特的景观为《西游记》的拍摄提供了绝佳的场景,比如其中的一些钟乳石造型奇特,有的像孙悟空举起金箍棒,有的像笑容满面的卧狮,让人不禁联想到《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p> <p class="ql-block">邂逅水晶宫:坠入人间的奇幻梦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踏入巴马水晶宫的那一刻,仿佛跌进了被时光封存的梦幻秘境。迎面而来的,是亿万年光阴雕琢的瑰丽奇观——洁白如玉的钟乳石从洞顶倾泻而下,似银河倒悬,又像凝固的瀑布;晶莹剔透的石笋破土而出,直指苍穹,在暖黄灯光的晕染下,折射出细碎璀璨的光芒,恍若千万颗星辰坠入了这片地下宫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漫步其间,每一处景致都令人屏息惊叹。有的钟乳石宛如天宫垂下的帷幔,丝丝缕缕间藏着说不尽的柔情;有的则化作形态各异的神兽,或憨态可掬,或威风凛凛,让人不禁遐想,《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是否也曾在这奇幻之地流连忘返?更有那通体透亮的石柱,在光影交错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似有云雾缭绕其间,朦胧而神秘,仿佛轻轻触碰,便能开启通往仙界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令人称奇的,是洞内弥漫的静谧与空灵。细微的脚步声、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与滴滴答答的水滴声交织成曲,在这方天地间回荡。那些沉睡千年的钟乳石,用最纯粹的白、最澄澈的晶莹,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恍然间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愿沉醉在这如梦似幻的水晶世界里,与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情相拥。</p> <p class="ql-block">35、巴马大石围天坑</p><p class="ql-block">巴马大石围天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形成于大约6500万年以前,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秘境,集险、奇、峻、雄、秀、美于一体,是世界上罕见的旅游奇观。 基本概况:东西走向长600多米,南北走向宽420米,垂直深度613米,象个巨大的火山口,四周似刀削的悬崖峭壁,异常险峻。</p><p class="ql-block"> 地质构造:乐业地区大面积的碳酸盐岩,且处于“s”形旋扭构造的中部,岩层有深度很大的张性裂隙,再加上充沛的降雨以及地壳运动和地下水的侵蚀等因素,逐渐形成了巨大的地下空洞,最终导致岩层垂直塌陷,形成了天坑。</p><p class="ql-block"> 生物资源:大石围底部有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约9.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此外,在天坑中还发现了许多稀有动植物,如比桫椤还古老的短肠蕨类植物、稀有绿色兰花、带刺方竹以及盲鱼、白色毛头鹰、透明虾、中华溪蟹、幽灵蜘蛛等。</p><p class="ql-block"> 地下溶洞:地下溶洞中,巨大的石笋、石柱、石瀑、石帘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犹如一片巨大的宝藏,铺满晶莹闪烁的宝石,令人惊叹。洞内还有两条地下河,河水一热一冷,水流湍急。</p><p class="ql-block"> 旅游开发:大石围天坑群已开发的有大石围天坑、穿洞天坑、白洞天坑等。其中,穿洞天坑是大石围天坑群中唯一可通过溶洞进入底部的天坑。此外,景区内还有云海天舟、新西兰溜溜车、森林射箭、飞跃大石围等多种游玩项目。</p> <p class="ql-block">坠入地心的惊叹:巴马大石围天坑之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大石围天坑骤然撞入眼帘,我竟生出一种灵魂震颤的错觉。眼前的天地仿佛被巨力劈开,深邃的坑洞如同大地睁开的瞳孔,静默而威严地凝视着苍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边缘,双腿微微发颤。六百多米的垂直深度,像一个通往地心的神秘漩涡,吞噬了所有的声响与光线。峭壁如同被天神用利刃削刻而成,灰黑色的岩石表面布满岁月的纹路,偶有几株倔强的绿植从石缝中探出头,在风中摇曳,为这冷峻的悬崖增添了一丝生机。崖壁上不时有碎石滚落,许久才传来沉闷的回响,让人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不可抗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栈道下行,每一步都仿佛离地球的心脏更近一些。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而清冽的气息,裹挟着泥土与苔藓的味道,那是地下世界特有的芬芳。越往下走,光线愈发昏暗,原本湛蓝的天空逐渐缩小成一方小小的蓝绸,而天坑内部的轮廓却愈发清晰起来。抬头仰望,岩壁与天空勾勒出的形状,宛如一幅抽象派的画作,让人不禁感叹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接近坑底的位置,眼前的景象令人屏住了呼吸。地下原始森林如同一片被遗忘的秘境,在幽暗的角落里肆意生长。高大的树木直冲天际,枝叶交错间,偶尔洒落几缕微弱的阳光,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这里的一切都生长得如此肆意,藤蔓缠绕着树干,蕨类植物舒展着巨大的叶片,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千万年来,它们就这样静静地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穿行在森林中,脚下是厚厚的腐殖质,软软的,仿佛踩在岁月的沉淀上。耳畔传来不知名的虫鸣与鸟叫,却更衬出这片地下世界的静谧。偶尔有一滴水珠从高高的钟乳石上坠落,打在肩头,冰凉的触感让人瞬间清醒,仿佛被大自然轻轻触碰,提醒着我正身处一个何等奇妙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离开大石围天坑时,回望那深不见底的巨坑,内心满是震撼与敬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雕琢出了如此壮美的景观,更让我明白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在这片土地上,时间以最缓慢的节奏流淌,而我们,不过是匆匆而过的过客,唯有将这份震撼与感动铭记于心,方能不负这一场与地心奇观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3月11日晚住百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