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车木峡

无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无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无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有首歌叫“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黄河从青藏高原出发,一路以小聚多汇集起来的河流,一泻千里,她就像一位母亲,用自己的乳汁抚育着两岸的人民。万年的历史中,她可曾想到在她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和在她的流淌中造就的一些地理地貌,以及围绕她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上游、中游、下游,那么长的路,她以九曲姿态浩浩荡荡流淌,不同民族、不同姓氏,各种的不同,聚集在她的身边,当信天游唱响、当黄土高坡窑洞有声响的时候,景泰五佛这里隔空传音,装扮黄河在这里的貌相。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每个节点各有景致。</p> <p class="ql-block">黄河何时来到这里,我不清楚,但当黄河一泻千里来到这里冲出红山峡谷,一头扎进五佛平原的时候,她把五佛创造成鱼米之乡,并把有些地方窝藏在这里,描绘出美妙的风景,这就是五佛的“车木峡”,它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有黄河小气候独特的美。</p><p class="ql-block">车木峡地处黄河之滨,四面环山,海拔一千多米。这里拥有腾格里沙漠边缘少有的盆地湿润小气候,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温度适宜,独特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了红枣之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河流是一部长篇小说,在平原地区虽然畅流平叙似飞机在机场滑行,但没有浪花带出的起伏;峡谷则不同,峡谷像是半道上突然杀出的土匪,让河流在紧张、湍急中形成高潮,这是被山峦束缚收纳后的无奈低吼,是河流穿行群峰后奏响的音符。</p><p class="ql-block">车木峡是长情的,她偎依在黄河的南北两侧靖远、五佛两地界。她以窝藏姿态立在一泵站的上端。来到岸边高台之上,放眼河谷,这里地势加宽,河床平铺,有良田千顷,枣园万亩,似千里平原万里江山的架势。春天的车木峡满目土色,山坡上阶梯枣园中的枣树,被修理得整整齐齐,拖着光秃秃的身子站在光秃秃的两岸。沿着村路,我们闯进车木峡山村一户姓刘的人家。在高山环绕的村头,男主人正站在自家大门口远眺对岸山上的人家,或许对岸也有人家在看他?我们的到来,打乱了他的思绪。他有着黄河水一样的肌肤,黄中透着紫红,那紫红像漫山遍野枣树上枣子的颜色。说起车木峡,他指点江山一样给我们讲述周围成片的枣林和广袤的田野,以及万亩枣园挂满红彤彤的大枣后,大地的回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车木峡不单单是看它的风景。车木峡渡口也是这里最为重要的景点。据《景泰县志》记载“景泰1990年有渡口8个”,车木峡就是其中之一。车木峡渡口在五佛乡南端,是这段黄河两岸的交通枢纽。在渡口,扯船似一叶扁舟漂浮在河面上,来来往往的人通过扯船物资互达,互相交流。在现代来看,像车木峡这种古渡的存在显示了黄河两岸人民在进行渡河这个问题上,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物产进行渡口的开辟和建设,所展现的智慧结晶。据说古渡口的特点一般是附近有开凿的石窟,车木峡渡口附近没有石窟开凿,倒是不远处的五佛渡口有沿寺石窟。</p><p class="ql-block">车木峡是秀美的。有夏的妩媚,秋的硕果,冬的寂寞。不管怎么样,黄河有一万年的甚至更多年的累聚,看黄河,不是看死了一万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万年的生命。一万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均匀,这是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的人聚集在她的身边,山因为她而改变,树因为她而改变。车木峡就像挂在她身上的一个装饰品,米粒那么大,但也是存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