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

斗门镇的故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在这百花争艳、春风十里不同风,气象万千的美好时节,又与花瓣、沙尘、废纸塑料袋、短裤羽绒服聚到了一起,交流、畅叙,无论是逆风而行的强身健体,还是躲闪之间的切磋技艺,都传递着人与自然的共情,欢声笑语盈盈暗香的天人合一,传递着其乐融融的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站在脚下这片博大精深的土地上,迎着浩若烟海的风。不禁让我感慨颇多,感慨它支撑着这里经千难而不败、历万险而不衰,且生机勃勃,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让我想起了一位哲人,在一次发言中的一段话,“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说明,源远流长并没有过时,仍具无与伦比的现代价值。</p><p class="ql-block"> 在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中,“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内涵。</p><p class="ql-block"> 《易·乾卦·彖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的运行表现为刚健的属性,人应该效发于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历久不衰、绵延发展的精神动力。而《易·坤卦·彖辞》中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是说,大地具有宽厚载物的德性,君子应效法天地,养成宽厚兼容的品格。“厚德载物”,也道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魂,具有丰富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面对着眼前这片水域,用厚德载物,去赞誉它的宽容宽厚精神应该是不为过吧?一捧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也说明了在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体现出多元共存的发展理念。</p><p class="ql-block"> 遥望西周末年的镐京城,思想家史伯提出:“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孔子也说过:“君子和而不同”。他们认为,对立的甚至相反的事物相反相成,形成了对立统一规律,不同成分的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中国历史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张骞通西域,唐代的胡化热,都是华夷文化交融而走向强大的印证。西方文化在近现代文化的强势地位,也是不同文化因子“合题”、互补的结果。其中就有古希腊文化的和谐意识和古罗马文化的英雄主义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唯灵主义,将本来对立的东西加以互补、融合,导致了文化上的“杂交优势”,使他们在近现代迅速崛起,后来居上。</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片构建着理想人格精神的水域。它与近代西方追求个体民主自由、个人权利和价值不同,这片水域重视的是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和担当,而不大重视个体精神的自由、独立和权利。这种文化特性要求个体具有主体心性的完善,就是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孔子所说的“恭、宽、信、敏、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精神有别于西方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十三朝,具有三千年建都史,八水之一的水域,时刻不忘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精神的坚守与传承,无论是小河弯弯还是池塘湖畔,或是跃动于社会的舞台上,应以水为信,给水汪汪清澈的眼睛留下点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