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西湖标毅环线

60后匆匆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习惯了每周参加一次有组织的户外活动,除了能锻炼身体,欣赏美景,结伴同行之外,最主要的是在每一次挑战中都有不同的体验感。我参加老樵的徒步登山队活动次数越多,徒步登山挑战的强度和难度也逐渐增加。比如徒步从五公里,十公里,十五公里到二十公里我也都能不掉队地走完全程。</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在和朋友聊天时,我听闻丽水市驴友驿站四月十二日将举行西湖标毅环线徒步25公里的活动,而我恰巧有幸在出发前两天报名占据了最后一个名额。我期待着居高临下地欣赏西湖全景,更是卯足了劲地准备成功走完全程,实现挑战个人最远徒步公里数。</p><p class="ql-block"> 丽水天气好像对我不太看好,报名的时候还风和日丽的,第二天它就开始变脸了,凌晨三四点钟将整盆整盆的水泼辣地倾倒下来,天气预报更是预警接下来的强对流风暴。我心想,看来这次出发成空了,活动肯定会取消。微信群里队友们发了丽水的,杭州的,西湖的各种版本天气预报,讨论此起彼伏,就是没看到活动的取消通知。末了,我看到群里队员发了一句:“报名的队员一个也不能少,五点半按时集中乘车出发,风雨无阻!”明天居然可以成行!这个驴友驿站还真的敢挑战一切?这可是五十三人,还有我这种菜鸟实力的队员哦。当晚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翻来覆去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就到了起床点。经常睡懒觉的我兴冲冲地跟上大部队,经过长达三个半小时的雨中车程终于到达了起点!大旗队长组织我们拍了张集体照后,大家整装浩浩荡荡地一下子就铺满了弯弯曲曲的几十米台阶。</p><p class="ql-block"> 我的脚下真就踏实了西湖标毅环线的土地!二十五公里的终点等着我吧!我,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登山了,路上队员们的谈笑声让雨逐渐噤声,天气似乎有放晴的意愿。慢慢地,在不断退后的路途上,队员们心情都放松了下来,群里的摄影师不时地抢拍记录,大旗队长时不时和几个核心成员关顾着后面的队员,为我们指路。经过两公里的路程后,我开始喘气了。想起叶子说我喘气的狼狈声那难听的形容,我轻轻哼着歌替代了它,也感觉脚步轻快起来。不过,天气终究没有放晴,爱歇不歇地洒下点小雨。</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龙门亭的时候,天空不明反暗,灰色的云层开始被风轻搅着往南而去,后面的云却慢慢聚集起来,越来越堵,堵到完全看不到天空。空气中满是被风搓弄的各种树叶和青草的带些许生命力的味道,本是一心一意赶路的我不禁停下脚步感受起这种看似不觉寒冷无害的风。尽管队员说下午会天晴,隐隐的直觉却告诉我,接下来很可能有短暂的暴风雨。我脚步不觉开始快起来,路上看见大旗队长不停给队员们加油,可惜的是路只有一条,上坡我很怂,下坡又怕摔跤,没法随心所欲地超越,干着急地跟着前面的脚步。后来我放平心态,也会凑上去和其他队员一起拍拍照什么的。直到十二点多大家聚在一起各自吃午餐时,我同叶子和回忆说了一声后才去追第一梯队,心想必须快点,否则难度会越来越大了。</p><p class="ql-block"> 走不多远,前面却出现了岔路口。后面两位陌生兄弟问我怎么突然不走了,我说不知道怎么走。他们说向左,他们看见我们的队员早就过去了。看见我仍然犹豫不前,他们问我是不是以为在骗我,我尴尬地说声谢谢就一路追了起来。追到一座山底了也没看到组里的队员,后面那两个指路的人倒回去拿伞也看不到人,林子里暗暗的,除了一点树叶被风掠过的声音,连一只鸟也没看到。我突然感觉到四周凉意四起,又想起野草清风说的登山徒步最忌讳的是落单和迷路,我只好坐在道旁的石凳上等待后面的队员——不敢造次的同时心里也憋出内伤了一样,酸爽得出乎意料。等待中,我见过对面往回跑来的两个找眼镜的年轻人,也看到好几个跑着往前的年轻人,高大的树木挡住了天上的小雨,硬是把它们揉捏成我滴滴答答的心情一样才放手,一点一点窸窸窣窣地钻入泥地里或者乒乒乓乓地打在石板路上,时间也一秒一秒地冷冷清清地过去了……真的追不上第一梯队了!我百无聊赖地整理着背包,午餐的烧麦吃完了,橘子还剩一个,水只喝了两口……终于见到过来的另外两位陌生兄弟。他们问我是不是同一个丽水团队的?那一刻我的确感到安心了不少,不过我还是没跟上去,反正追不到前面的人了,那就再等等叶子、静静、完美和夏天她们一起吧,和熟悉的人一起总比自己乱糟糟地吓自己要好得多。不多久,当目力方向的山腰上一阵阵的温暖涌入耳鼓时我立刻背上背包,很快不出意料地如愿加入到了熟悉的人流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加快着脚程,当看到又一处歇脚亭的时候风变得暴躁起来,前面跑山的脚步突然停下来又突然加速出现在一个岔路口——右边是石梯,左边是土路,我下意识地紧跟着前面的队员往左跑了起来,才绕了一个弯不得不跟着前面的队员一样停了下来。我伸长脖子往前看去,队长大旗在前面路口腰板笔直地站着抬头观望上坡路,前面的人居然都没动,渐渐队伍安静了下来,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大风真的吹来了。</p><p class="ql-block"> 头顶上的枝叶越摇越厉害,一些零散树枝从坡上向下一路滑滚着,耳中似乎听到潮水涨起来的波浪正向我们推过来,突然涌上岸边狠狠地砸着岩石,<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会又好像除了树枝的躁动不安外没了更多其它的声息,大风就这么反复翻转着空气。在它变弱的空挡里,队</span>伍终于向前动起来,我也好不容易挪到了路口。还没等我松一口气,耳中就听到大风从头顶滚滚而过,被吹翻的队员的帽子一会就没影了。队里安静得很,看着听着这大风,我没觉得有什么好怕的,反而热血沸腾起来。我一鼓作气地往上冲去,没几步就被树挡住去路,一抬头刚好看到静静双臂紧紧地抱着树杆,双眼对上了我诧异的表情,她静静地说:"我是不敢动了。"大风配合着她的话带着席卷一切的戾气一阵阵地呼啸着,我扶了扶帽子绕过她继续往上走去,安抚了一声“不急,后面还有很多人呢。”我能很明显感受到脚步遇到大风后迈起来挺吃力的,就像侧面有人用力推我一样,我稳住心神走了没几步又被一棵树拦住了,而那名被吹走帽子的女队员正紧紧抱着树,眼神中透露出些无奈和无助。她看我继续,就劝说一起撤回去。我抬头看见前面好几个人影在往前,决定跟上去。正当我努力的时候,已经往回撤回去的女队员扯着嗓子用力一声高过一声地呼唤我撤了撤了,我不觉有些感动,回头应了一声。当看到大旗也在用手势指挥其他队员回到背风处躲避大风时,我虽然不甘心,也不得不听指挥。女队员看到我撤回来才松了一口气,实际上她与我不过是第二次遇到,我连她的昵称和人还没对上号呢,可是她完全把我看作朋友一样担忧我的安危。当时耳中呼呼大风,夹着她拼命喊我的声音直冲脑门,回来,快回来。那真的是让人感动。她自己吓的要命还顾着拼命喊我,我本来想说我要继续上去,不用担心。看到她拼命喊我,不断挥手,脸色苍白,我就冷静下来了。大旗的活动我也是第一次参与,但是他不分彼此地都一一给予关注,又是安抚又是点数,观察着每个人的状态,还和其他几个核心成员不时地插科打诨活跃着气氛。留下几个核心成员带着我们二十九人的队伍在背风处下山后,大旗队长自己折回风中去追先前越过山坡的队员去了。我当时还不知死活地在想,或许我也能翻过去吧。</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改道去龙井村的途中,大风渐渐停了。在经过一片竹林时我居然看到了连根拔起的竹子,还有许多躺在路中间的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凌乱不堪的断树枝。等到了一片梯田茶园时,我看到一位管理人员正拖拽着碗口粗的被大风折断的树枝往路旁而去,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大旗队长当时有多大的压力了,一旦我们被从天而降的断树枝砸到或者被强风吹得滚下坡来,什么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直到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老樵和大旗他们组织这样的民间户外活动有多不容易——活动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风景怡人又有一定难度和强度的路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名名额,联系好正规车队的车辆,通知出发的集中时间地点和车牌号,商讨如何解决用餐问题,还要预备好急救箱,<span style="font-size:18px;">途中保持一定的速度还不能让一人掉队,规定好行程结束后集中的时间地点……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午九点半从起点开始经过中途改道龙井村,大风过后的一路上美景不断掠过。下午三点半,我们29位队员到了九溪广场,历时六个小时结束了行程,等车期间我到快餐店用了晚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为遇到强风,尽管这次只有不到十人完成了二十五公里的全程,但是我们剩下的队员也都完成了大约十五公里的徒步体验。汽车载上我们后就到吴天广场接上了完成全程的队员,途中除我之外,其他队员在服务区修整时都各自吃好了晚餐。晚上九点半我们终于安全回到了丽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总的来说,我们的活动风雨无阻地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一个不落地平安到家!</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了,而第二天各种关于这次体验是终身难忘的感概在叶子的小群里铺了开来。</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叶子遇到险情的时候真的很冷静,她说我误会了,她那时心里根本就不是淡定,而是浓浓的担心,整个人正处于完全懵圈状态,她在户外活动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能折断大树,吹倒人的强风,她和静静这次正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暴戾。事实上,当时大家在选择是否继续走全程时的犹豫,观望,担心,甚至内心突然翻滚出来的对大自然畏惧,都写在脸上了。她们说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是正确的,她们绝对不会拿生命开玩笑,经过这次的经历,愈发明白现在生活的美好,更要珍惜当下的一切。她们觉得能毫发无损平安到家已经是这次活动对大家最大的安慰了。</p><p class="ql-block"> 我之前因为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来回车程却没能完成既定目标还和夏天抱怨了几句太累,觉得这次体验到的不是强风而是生命和理想的错位,如同我错过的爱情一样终身不再,有一种事情过后慢慢在静默中闷出来的心痛一样的遗憾。看到叶子和静静的体验感悟,我有了几分惭愧:知难而上固然勇敢,但是生命更重要!而且我也忘记了团队不落下一个人的宗旨,只因为怕迷路才依靠团队,只顾着自己是否如意,没把自己完全融入集体活动中,忘记了每个人都应该尽到维护整体利益的责任和义务。</p><p class="ql-block"> 人退休了,品行不能退化啊!</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丽水市驴友驿站,感谢大旗队长,感谢叶子和静静,感谢回忆和完美,感谢呐喊和野草清风,感谢所有这次活动中一起陪伴我的兄弟姐妹们。</p><p class="ql-block"> 这次体验对于我来说,绝对是目前为止最特别的户外徒步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