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古驿道

天道酬勤

<p class="ql-block">  西京古道,古代的高速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著名诗句,都因古道而产生。</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西京古道,带着几分春日的湿润与古老的气息,我们行云户外群一行37人,踏上了一场难忘的徒步旅程。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道,不仅记录了古代商旅的足迹,也见证了国立中山大学乐昌办学的烽火岁月。</p> <p class="ql-block">  4月12日早上8时衡阳天马山立交桥下集合出发,经过约4个小时车程,在高速服务区吃了简易的中餐后,到达西京古道的湘粤交叉段徒步,全程15公里。 </p> <p class="ql-block"> 《西京古道行》</p><p class="ql-block">西京古道岁月悠,乐昌武阳司中走。</p><p class="ql-block">石径蜿蜒通南北,梯云岭上雾霭流。</p><p class="ql-block">金鸡岭巅观胜景,排岗石林奇姿秀。</p><p class="ql-block">千年沧桑印辙痕,南粤驿道韵长留。</p> <p class="ql-block">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西京古道早先是一条贡道,据《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西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平定南越,把广东的特产龙眼、荔枝等岭南佳果列为贡品,要求岭南各地定时向朝廷进贡,正是经过这条通道直达京城。</p> <p class="ql-block">  西京古道,古代版本的“高速公路”,曾为杨贵妃传送荔枝,博得“一骑红尘妃子笑”。西京古道“上通三楚,下达百粤”,在今宜章境域对接中原的驿道后,可抵当时的西京长安,是有文字记载的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的最早通道。</p> <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来,西京古道成为一条非常重要的官道、驿道和商道。作为从古代政治经济中心长安通往岭南区域的重要通道。古路途程险恶,旧日行者因而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沿途村庄密布,随处可见古桥梁、古凉亭、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  假如以如今的京珠高速公路作为标尺的话,西京古道简直与它平行,乃至某些路段仍是重合的。西京古道接通了长安到岭南的南北大通道,华夏文明和岭南文明借此严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  “西京”指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京古道为古代岭南的朝京、进贡通道,是岭南地区通往京城的“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 西京古道,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汉武帝时期岭南各地通往京都的必经之道,开凿于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由桂阳太守卫飒主持修筑,西京古道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沿途村庄密集,古桥梁、古凉亭、古村宅、民居今仍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山野之美、残迹之美和古之幽情,正是西京古道最具特色的价值所在。当地政府着手做好西京古道文章,让南粤古驿道再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 《乐昌段古道》</p><p class="ql-block">乐昌古道石径斜,山林翠影映晚霞。</p><p class="ql-block">往昔繁华今何在,唯留清风诉年华。</p> <p class="ql-block"> 《武阳司古道吟》</p><p class="ql-block">武阳司道古痕存,岁月悠悠诉旧闻。</p><p class="ql-block">踏石而行思往昔,山风拂面意深沉。</p> <p class="ql-block"> 西京古道不仅是古代南北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还见证了中原先民南下移民潮和物资、人员的南来北往,对岭南和中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18年,西京古道(乐昌精华段)被列为南粤古驿道18条精华线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韶关乐昌坪石这一段烽火逆行、弦歌不辍的过往,一路商贾来往、政客交际的风云。趁着周末,去观华南教育历史,行千年斑驳古道,感受一路粉墙黛瓦的朴素,欣赏一湾田园风光的恬然。</p> <p class="ql-block">  武阳司古道是西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今乐昌市老坪石一带。东汉时期,此段是驿马运送荔枝等贡品的关键路段。</p> <p class="ql-block">  武阳司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旧址是一片遗落风尘的净土。多想像当年的王亚南一样,静静地坐在武水河畔,在清澈的水流、尘埃不染的竹树林下去深思,去交流。</p> <p class="ql-block">  西京古道还是众多岭南学子的求学之路,这条路上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西京古道曾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南粤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原一些先进的技术与文化,就是通过这条古道带来的。</p> <p class="ql-block">  古道旁 有一古村落,住着一大户人家,在当时有着显赫的地位,他家门口的吊马桩就是有力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吊马桩彰显了主人当时的显赫地位。</p> <p class="ql-block">  文旅部门在古道上布置了一些雕塑,有宣传孝心的,有宣传勤劳耕种的,有弹琴演奏的,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在粤北的层峦叠翠间,武江河犹如一条碧色绸带蜿蜒而过,乐昌市坪石镇便静卧在这山水相拥的臂弯里,这里曾是千年商道的咽喉要冲。</p> <p class="ql-block">  晚餐在韶关坪石镇的“醉鹅天下”饭店,经过十多公里的徒步,辛苦是有一点点的,大家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粤北印象大酒店,住宿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都很满意。</p> <p class="ql-block">  把行李放到宾馆房间后,我们五六个人一起爬了金鸡岭,远观一字峰,真叫一个威武雄壮,雄风勃发。上到山上,已过营业时间,景区大门已关。我们在大门外打了卡,就回宾馆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餐后,7:30出发徒步西京古道乳源梯云岭段。西京古道梯云岭路段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山深处,长约2千米,另有长约200米的云梯石级路面两处,系开凿山体而成的石阶梯。除了石板路和石阶路,沿路遗存的文物点包括梯云岭亭、芦竹石桥、茶亭遗址和邮亭遗址。乳源西京古道,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今梯云岭路还留下见证历史的碑文、香炉等历史文物,庙宇、凉亭等文物古迹。悠悠古道那种“层峦叠嶂路漫漫,雪岭犹存马迹寒” “萧萧匹马万层梯,过客伤心武水西”的情景,早已经尘封在历史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 《乳源梯云岭》</p><p class="ql-block">梯云岭上步云梯,云雾缭绕景色奇。</p><p class="ql-block">登高远望心开阔,山川壮丽入眼迷。</p> <p class="ql-block">  梯云岭段是西京古道乳源段的核心区域,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路面以青石板铺筑,部分路段为凿山而成的石阶梯,保存清代修缮痕迹。 沿途有梯云岭亭(建于乾隆年间)、无祀石碑、芦竹石桥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  梯云岭坐落乳源县西北30多公里处,地势险恶,由于攀爬此地如登云梯,所以叫梯云岭。过了这道岭,就归于岭北区域,一路北行,可达湖南。这段路是在悬崖峭壁中开凿出来的,至今还能看到山体上刀斧凿磨的痕迹。梯云岭邻近有不少前史遗址,最险恶的石级上方有一座“云梯祠”,是当地人为留念唐代文学家韩愈而建筑的。当年,这条古道除了运送岭南鲜果,也是不少文人北上应试或被贬南下时的必经之路,韩愈被贬潮州时就曾途经此处。</p> <p class="ql-block">  梯云岭亭位于梯云岭路段中段,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拱券结构、亭顶覆土的桥式亭,两端开拱券门,亭内用青石板镶铺,四边摆放条石,供路人休息小坐。</p> <p class="ql-block">  “北通三楚西京路,南达百粤汉时关。”古道上凉亭的对联展现了其连接南北的地理意义。 </p> <p class="ql-block">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p><p class="ql-block">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p><p class="ql-block"> 当年耳熟能详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如今的古道边却是鲜花满径,姹紫嫣红,芳香扑鼻。</p> <p class="ql-block">  今日入古道,劈山开道古迹犹存,西风瘦马遗韵宛在,凿山石开成的地方随处可见。陡峭处有二三十米是在山体上开凿而成的,山体被开凿成石级路面,已被踩踏光滑磨损。用平整的麻石一块块垒出的那条延伸北上的蜿蜒石道,仍旧倔强地穿行于崇山峻岭间。近2000年的人走马踏和风雨冲刷,让古道路面异常平整。透过石板斑驳的色彩,仿佛可见当年马蹄踏踏、轮声阵阵的繁忙气象。</p> <p class="ql-block"> 11:30开始游览金鸡岭风景区的排岗石林,游览时间2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金鸡”由三块红岩石天然堆叠而成,栩栩如生。相传仙人吕洞宾从南海携来一只金鸡,缚在山上,留下一名天将看守,自己上天去了。几天后,当他想起这件事时,回山一看,金鸡和天将早已化为“金鸡石”和“将军石”了。当然,那只是神话。</p> <p class="ql-block"> 《金鸡岭颂》</p><p class="ql-block">金鸡岭上立雄姿,石峰如鸡欲展翅。</p><p class="ql-block">霞光映照添神韵,自然奇观世所稀。</p> <p class="ql-block">  金鸡岭位于乐昌市坪石镇西南方向,西京古道宜乐段三段交通路线在此相会,穿越平原、山地,一直延伸到以丹霞地貌著称的金鸡岭附近,金鸡岭下古人刻留的摩崖石刻显示着宜乐古道昔日的繁忙。金鸡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金鸡头朝湖南方向,尾朝广东方向,它吃着湖南的粮食,却把金蛋下到了广东,所以广东就特别富有了。</p> <p class="ql-block">  岭上因有一形似金鸡的红砂石,高高地屹立在百余米的峭壁之上,引颈欲啼,故名金鸡岭。它可由东、西、北三面的岭路入山,北路最陡,东路和西路尤是山崖裂隙,金鸡岭的险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到过金鸡岭的游客称其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娥眉之秀、青城之幽。</p> <p class="ql-block"> 排岗石林位于金鸡岭风景区对面,不要门票(金鸡岭风景区要40元门票),但风景毫不逊色。它似一扇巨大的天然屏障,正看成墙,侧视成峰,俯瞰成龙。</p> <p class="ql-block"> 《排岗石林赞》</p><p class="ql-block">排岗石林形态异,巨石错落似谜题。</p><p class="ql-block">鬼斧神工天然成,引得游人皆称奇。</p> <p class="ql-block">  排岗石林似一扇巨大的天然屏障,正看成墙,侧看成峰,俯瞰成龙。游览到此,众人无不惊讶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据说西京古道开凿原因有三:其一,进贡岭南佳果之必须,岭南各地每年定期要向朝廷进贡广东的荔枝、龙眼;其二,海外诸国遣使贡献之通道,它沟通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交流;其三,加强行政沟通与地方治理,它给粤北人民带来了方便,也使广东通往中原地区增加一条直捷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西京古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沟通了中原与岭南的联系。“上通三楚,下达百粤”,中原文化的影响加速了岭南山区的开发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  千年历史,始于足下。“北通三楚西京路,南达百粤汉时关”。古驿道赓续岭南文脉,串联南粤山川,发挥着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