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说到“庄”,涉及地方、场所的应该是村庄、田庄、茶庄之类的,从这个角度而言,石家庄无疑就是中国最大的“庄”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匆匆经过石家庄的机会不少,但驻足这个城市,看看她的容颜,触触她的肌肤,嗅嗅她的气息,这还是第一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居住石家庄的妻子的同事兼朋友多次盛邀,但总未成行,促成这次三五日之行的,是慕名去看中医,而一下高铁,朋友便偕她的儿子我的贤侄驱车来接,顿时至“庄”如归的感觉扑面而来,一如身边荡漾的春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了解一座城,就要从了解他的前世开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春天,我走进了石家庄解放广场,走进了广场旁的老火车站,走进了老火车站旁的老石太饭店,走进了饭店旁的石门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切都那么和谐,以至于新老建筑间没有一丝违拗,感觉到石家庄的前世今生过渡的水到渠成,我深深地走进石家庄的历史中,又轻轻地迈入现代化的石家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石家庄解放广场,“胜利之城”的大型城雕矗立在蓝天下,它铭刻了解放石家庄战役的历史。雕塑的正面“飘扬”的巨大党旗下,28位普通战士组成的群像,构成了石家庄解放后欢呼的场面,大幅的红旗叠加,展现了人民军队奋进激昂的革命精神,而雕塑后面设计的两位没有穿军装的游击队战士,则是解放石家庄的生力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城市的解放,是6000多名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天地间,安放着这座城市之魂,这是石家庄新生的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这座承载了石家庄历史的老火车站,就走进了石家庄的历史中。原来这老火车站的各个大厅已布设为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其实这座老火车站本就从历史中走来,由它来讲述石家庄的历史再合适不过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家庄的前身为石门市,由于京汉铁路(1903年比利时修建,现京广铁路)和正太铁路(1907年法国修筑,现石太铁路)在这里交汇,这个滹沱河畔的小村庄逐渐跻身到城市的行列,1947年解放后,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河北省的省会才由保定迁至这里,这座城市也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火车站后的老火车还在,绿皮的,甚至它的车牌,“石家庄——广州”,也依旧紧紧地贴在它的身上,不过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穿梭,它一身疲惫,静静的停在站台上,依然保持着出发时的样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石桥,位于石家庄市中心,是石家庄市的地标性建筑,建于1907年,全长150米,高7米,宽10米,共23孔;桥身全系石灰岩砌成,坡面平缓;桥头两侧各有石狮雕塑二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太、京汉铁路的通车,把市区自然分成东西两部分,过往的车辆、行人通过,经常发生火车轧死或撞伤人、畜的事故。铁路员工和各界代表联名上书正太铁路局的法国总办,要求拨款建桥,法国总办却一直置之不理,正太铁路工人对此非常气愤,经部分工人倡议,全线华、法(国)员工2500人,每人捐献一日工资,筹齐了建桥经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河北唐山人赵兰承包了建桥工程,1907年春季开始施工,当年秋季便建成了跨越正太铁路的大桥。从此,火车从桥下畅通,行人从桥上跨越,方便了过往行人和车辆。当时的市民为铁路工人慷慨无私精神所感动,编歌谣夸赞道:“大石桥,大石桥,工人血汗来建造,一块青石一份情,青石哪有情义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该桥因采用大块方石砌成,故名大石桥。石家庄俗称的桥东、桥西即以此桥为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石桥,经历了风雨和炮弹、战争和解放的洗礼,毁灭和重修,大石桥在风雨中屹立,在毁灭中重生,它曾身骨坚硬,它曾身负重伤,它默默无言地守护着这座城市,这里的人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石桥旁边的正太饭店,是石家庄现存最早的法式古典主义建筑,建成于1907年,与正太铁路同年竣工,总建筑面积约4800平方米。为石家庄建市前的地标性建筑。被誉为“先有正太饭店,后有石家庄”,见证了这个城市从村庄到现代都市的变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石家庄最大最豪华饭店,正太饭店曾接待过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军政要员。抗战至解放战争时期被日军占领为兵站部,后成为国民党军事据点;1947年晋察冀野战军攻克正太饭店,标志着石家庄彻底解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太饭店仍在营业,接待着四海宾朋,饭店的门前,一块花式招牌异常醒目:正太饭店118岁了,1907——2025。</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纪念馆里看到一张照片,日寇站在被炸的残破的大石桥上,狂妄地叫嚣和狞笑着,心里做着“大东亚共荣”的春秋大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国民党军队据大石桥和正太饭店负隅顽抗,曾扬言至少可以固守石家庄三个月,结果六天时间便被攻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家庄解放纪念碑,是石家庄解放的一座丰碑,石家庄解放,是人民解放军“夺取大城市之创例”。朱德总司令欣喜之余,写下了《攻克石门》一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毗邻解放广场的湾里庙步行街夜市,华灯璀璨,流光溢彩,人流熙攘,一家家别致的店铺排过去,温暖的气息迎面而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家“土家鲜肉饼”的食窗前排起了长队,我买了十元两个鲜肉饼,和妻找一张街上的长桌椅,慵懒地坐下,吹着春风,尝着刚出炉的,咝咝冒着热气的肉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这是20世纪初随着正太铁路的开通建设的老街,历经百年,沧桑而又时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