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瑶走一走

陈微火

<p class="ql-block">  一晃来桂林十多天了,虽然天气还冷,然而桂林的山水却令我沉醉。</p><p class="ql-block"> 今早起来简单吃了点早餐,略略收拾下便背上我的小背包出发了。接下来很开心的坐上公交直达桂林北站,到了才知道,我应该在桂林站上车。经询工作人员,得知D1874经停桂林北,自感幸运且得以安心。</p><p class="ql-block"> 桂林北到贺州一个多小时,我是10点10分出的火车站,大巴出发已是11时15分。最初车上只我一人,后来才陆续上来一些乘客。据观察,广西人的个子普遍不算高,宽脸、鼻孔有些往上使劲,厚嘴唇、肤色偏黑、身材粗壮,尾音微上挑。有的人急的时候说起话来象打架,流畅且高低错落,所以听着也有像唱歌,很有趣。</p><p class="ql-block"> 从贺州站到黄瑶开了三个小时,一路上上下下的人很多,不光是乘客,还有很多物品被送达要去的地方。快到黄瑶的时候,因为前路变窄,所以换乘小车,一共四人。其中,有两位老夫妻,70多岁。虽然发色灰白,却满面红光,大抵是因为他们喜欢旅行的缘故。还有一位阿姨80岁,她若不说,真是一点也看不出来。身休精瘦有力,精气神十足,看着也就70来岁的样子。因为与我相邻,聊起来才知道她是北京人,平时住在珠海女儿的家中,经常一个人旅行,喜欢古镇、古建筑、博物馆。聊的开心,特别提到喜欢惠州苏东坡馆,喜欢苏东坡,在现场听到“大江东去”的古筝弹奏时,由不得热泪盈眶。说实话,这位阿姨打动了我,为她的基调与情怀。后续,我真的抽出时间去了一趟惠州,在苏东坡园及馆都走了走,看了看,本就喜欢东坡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我,也不禁在园子里留连,不肯离去。</p><p class="ql-block"> 因谈的投机,与阿姨互加了微信。这是缘份,自当珍惜。</p><p class="ql-block"> 到达黄瑶古镇后,去购买了门票。进得大门,便有一种强烈的气息扑面而来,是湿润的空气、是流动的绿水、是古典的建筑、是硕大的枝干奇特的老榕树,亦是流淌在古镇里的韵味。黄瑶是一座岭南风格的古镇,始建于宋朝,兴盛于明清时期,至今仍保留着很多明清的老建筑,石板街和传统民俗文化。古镇里既有古韵,又有现代的商贾云集,以岭南特色的食、宿、民族服饰、特产及旅拍为主,物阜品丰。不只临街,即使深巷也是热闹非凡。红色的灯笼装点门檐,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走在巷子里,走在石板路上,仿佛是回到了那个时代。</p><p class="ql-block"> 走累了,寻了一家饭店,竹木桌椅。一壶藤茶,味道悠长,趁热喝下去,顿感通体舒畅。点了份芋头烧排骨,一瓶当地啤酒。排骨被切成2公分的小块,油炸,芋头是广西有名的荔浦芋头,吃着挺香,感觉有点噎。好在有茶、有酒。</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饭后,我继续走街串巷。没有进商铺,但我比较喜欢老建筑,各种角度的照片拍了很多。去了吴氏、郭氏宗祠、郭家大院,在人物的光影里感觉着日月更迭、时代变迁。在仙人古井处,恰遇一当地女子蹲在那里洗涤衣物,恍惚中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是一幅静止的画卷,表达着生活的本来样子,千年、百年,亦如往昔。据说,其中一方井的水是可以喝的,且有神奇功效。</p><p class="ql-block"> 离开仙人古井后,我去坐了船。船上有几个年轻人,带着三个小孩子。有一位孩子妈妈太年轻了,有着幼嫩的美丽面容,装扮时尚。一问得知年方22岁,孩子已四岁。我看着她那尚且稚嫩的小脸竟生出些许遗憾,想来她会少些勃发的意气与生命的广度。</p><p class="ql-block"> 黄瑶是很安静的一处所在,本来准备住一宿,细细的感受下夜幕下的小桥流水,感受下红色灯笼下的明清建筑的古旧风韵,感受下老榕树下的风的味道,可是受限于时间的紧迫,不得不在申时定了去阳朔的火车票。</p><p class="ql-block"> 从黄瑶出来的时候定了一辆顺风车,司机很年轻,很能聊天。他在广东、上海都打过工,目前在干装修,同时跑顺风车,自言无不良嗜好,不打麻将、不喝酒,重视家庭,很灵,学什么都快。听司机讲了一路自己的故事,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积极的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 黄瑶,不只是一座古镇,它还是人们历来生活的地方,传统与新创共振,历史与现代相映,有着历史的回顾,更有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有机会,我还会来黄瑶,在那里住上两宿,于夜晚行于石板路上,于温润的空气中感受风的相拂,于微醺中留连于市井。想来,如此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