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12日 ‍太湖明珠之南长街 2025-4-10

仁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日(3月20日) 晚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长街夜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南游历我愈加感到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运河,1400年前隋炀帝开凿京杭运河,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客观上都促进了南北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看看今天日渐发达的运河流域,尤其扬州、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南京这些原本就很发达的都市,他们借助运河的优势,努力开拓旅游资源,江南水乡因运河环绕穿行而千里锦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夜游无锡南长街,有想象中的秦淮河的美妙,它们都努力把桨声灯影,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景象镶嵌在自己的城市里。南长街地处无锡市中心地段,运河由此流过。它北接长江南连太湖,像一条移动的彩绸舞动在古老的街市。作为核心风景区,南长街北起过塘桥,南至南水庙,占地约0.44平方公里。运河两侧都有商业街,也有枕水而居的民居和古迹。我们的游览从南长街北端的过塘桥开始的,先走运河东侧的南下塘街小路。路很窄,宽不过4米,让我想起成都的宽窄巷。路面石板铺就,被行人的脚步磨得泛光。小路两边都是商铺,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一个出售醉蟹的商铺吸引了我,河蟹一个个被五花大绑起来,摆放得整齐,像在习武场操练的壮士。醉蟹是无锡的特色美食,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加入各种调料封坛腌制,然后再蒸熟食用。河蟹是挑选的大闸蟹或者太湖河蟹,这样精细制作,一只醉蟹卖58元也是物有所值。我们北方也有河蟹,醉蟹吃法很少,大多数人买回鲜活的河蟹清蒸一下,配以调料食用,吃法和卖法都简单多了,南北文化差异在此略见一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街畔的一家特色餐厅吃了晚饭,顺着小巷继续往前走。夜色渐浓,店铺的彩灯通明起来,小巷变得温馨而浪漫。路过一座宽大的桥涵,桥涵的穹顶有彩绘装饰,两侧也是商业摊位、一段墙壁有涂鸦增添这里的文化氛围。这座桥是运河上的大公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又走了一段路,街面开阔了,游客也密集了。一座拱形石桥在前面,上面有许多人驻足观赏河上的风景。这是著名的清名桥,是南长街上的标志物,是无锡市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清名桥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寄畅园主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兴起,桥毁,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站在桥上,只见运河两岸的屋舍灯火辉煌,灯光映照水面,河水泛着多彩的波光。有游船南来北往,给静谧的夜晚带来灵动飘逸的气息。这样的景致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当你在古运河里泛舟一定会涌现出运河上曾经有过的古代人物和曾经发生过历史故事,你是在历史的长河里寻觅畅想。你也许经历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带着工作后的疲惫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那么,此刻你一定是心旷神怡,感慨生活可以如此充满诗情画意,一切烦恼都可抛到九霄云外。清名桥南的水岸有粉墙黛瓦的图景,在灯光中构成一幅江南建筑群像,这是今年央视春晚的无锡分场的场地,把演出场地放在这里真是匠心独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往南的地段有古窑群遗址,夜色里是看不到的。我们从桥上下来折回到运河西侧的南长街上,这里和东侧的窄巷判若两个不同的时代。这里街面宽阔,两边的房屋多是二三层的南方阁楼,铺面更大,更集中。年青人兴高采烈地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一个麻花店铺还排着长队,商家把麻花做得五颜六色,口味繁多,难怪人们如此青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又回到了初来的过塘桥,人们挤在街口的一座牌坊前拍照,记住无锡最美的风景之一南长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