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分寸

会飞的梦

<p class="ql-block">“中庸”被视为儒学的核心要素一。“中”代表着恰如其分,“庸”则意味着平常、不易,即恒常不变。中庸之道的精髓就在于坚持无过无不及、不偏不易的原则。这是古人留下来的智慧,是几千年中国人做人的分寸感。</p> <p class="ql-block">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时保持客观公正,言行举止平和稳重,处理事情恰到好处,既不偏激也不保守,同时始终坚持正道的底线。这个标准确实很高,没有绝对的中庸 ,只能尽力而为。</p> <p class="ql-block">人情世事,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因素,既要理解人情世故,又要保持自己的本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又要为人所接受。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p> <p class="ql-block">中庸只能在自己的内心去把握。比如在强力与温和之间,勇敢成为中庸;在奢华与吝啬之间,慷慨方显中庸;在自卑与自大之间,自信既是中庸。达到这种恰如其分的自信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与自我提升中寻找平衡。</p> <p class="ql-block">在变革和焦躁的时代,人们表现的往往是激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片面而碎片化的信息和极端的观点更容易受到大众的追捧。这个时候的中庸原则更为重要,更需要中庸之道去平和人们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把握好做人的分寸,达到中庸的目标,要不断的实践和思索。要尽力让内心保持正直,不偏不倚;保持开放,不狭隘;知足常乐,不贪心;谦恭有礼,不卑不亢。在得失之间保持从容。</p> <p class="ql-block">中庸的原则只能接近无法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知足而不自满,施恩而不图报;勇敢而不鲁莽,果断而不草率;执着而不拘泥,温和而不懦弱;刚强而不霸道,盛气而不凌人;临危而不慌乱,审慎而不犹豫;传统而不守旧,继承而不僵化;批评而不中伤,赞美而不谄媚;休整而不停顿,低潮而不退缩;矫枉而不过正,听从而不盲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