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7日,上午游览科伦坡几个重要景点,下午购物,晚八点的飞机我们回国了。在地图上我用红圈标注。这次斯里兰卡的行程我都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注出每天的路线。斯里兰卡共有8处世界遗产,包括6处文化遗产和2处自然遗产,我们就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Sinharaja Forest Reserve)这个自然遗产没去, 其他7个都走到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昨晚我们住的科伦坡肉桂湖畔酒店(Cinnamon Lakeside Colombo)的大门口。我们游览的6个世界文化遗产:阿努拉德普勒圣城、波隆纳鲁沃古城、锡吉里耶古城著名的狮子岩、康提圣城和佛牙寺、加勒老城及其城堡、丹布勒金寺(石窟);1个世界自然遗产是霍顿平原国家公园。前几集均已详述。</p> <p class="ql-block"> 这家肉桂酒店靠近贝拉湖和加勒菲斯绿地广场。大门口对面的广场旁高楼林立。据说斯里兰卡很多建筑都是中国的建筑公司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酒店大堂,富丽堂皇。科伦坡(Colombo)位于锡兰岛西南岸、濒印度洋,是斯里兰卡的第一大城市与商业首都,印度洋重要港口,世界著名的人工海港。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10万。是进出斯里兰卡的门户,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堂的吧台,灯火通明。科伦坡的名称僧伽罗语意为“芒果港”,其后葡萄牙人将其拼写成Colombo以纪念哥伦布。</p> <p class="ql-block">这是早餐厅,酒店有5间餐厅。</p> <p class="ql-block"> 酒店上方有三百多间客房。一楼纵向是大堂,横向白色栏杆处是餐厅。</p> <p class="ql-block">这是餐厅靠泳池这侧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露天泳池中间有段平台,使泳池造型别致。泳池的外侧就是贝拉湖。</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堂的一角,有架钢琴。肉桂酒店还有池畔酒吧、SPA、室外泳池、网球场等。</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半准时出发。车窗外是科伦坡旧议会大楼(Old Parliament Building),建于1929~1930年,是英殖民时期作为立法议会使用的重要历史建筑;1948年斯里兰卡独立后,成为国会大厦;第一部宪法(1947年)在此通过。直至1983年议会迁至新区此建筑改为总统秘书处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 旧议会大楼是英殖民时期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对称结构、柱廊设计、拱形窗户。该建筑是斯里兰卡殖民历史和独立后政治发展的见证,是科伦坡重要的历史地标。我们车游外观,只是感受一下其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 贝拉湖(Beira Lake)右侧是莲花电视塔(Colombo Lotus Tower),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高350米。莲花在佛教中象征纯洁与神圣,契合佛教传统。该塔主要用于广播电视,还设有旋转餐厅和观景层,游客可俯瞰科伦坡全景及印度洋。夜间塔身会呈现多彩灯光秀,成为城市夜景亮点。是中斯合建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一晃而过的香格里拉酒店。</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现任总统的官邸,很低调,门口没有岗哨,只看到下图的墙壁旁有个岗亭。</p> <p class="ql-block"> 我们大巴停车浏览科伦坡市政厅(Colombo Municipal Council / City Hall)外观,这是科伦坡市政府的行政办公中心,建于1924~1928年。因其外观酷似美国白宫,常被称为“科伦坡的白宫”、“东方白宫”等。</p> <p class="ql-block"> 这座位于维达马维迪亚街(Vidya Mawatha)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顶部有座钟楼,增添庄严感。 前方有一片宽阔的草坪和喷泉的广场,是市民休闲和举办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科伦坡市政厅是重要的行政建筑,也是殖民时期遗产的代表作。其优雅的白宫式设计、历史意义和市中心的地理位置,成为科伦坡必看的景点之一和打卡拍照地。现为科伦坡市议会总部及市长办公室等,内部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对面是维哈马哈德维公园(vihamahadevi park)。它是市政厅的一部分,也是科伦坡最大的公园。与新市政厅白色穹顶对应的是一座金光闪闪的坐佛,似乎在保佑这座佛教国家的民众。由于很醒目,自然是这座公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科伦坡标志性历史纪念地-独立广场(Independence Square),为纪念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建,在此广场上正式宣布独立,结束了英国133年的殖民统治。</p> <p class="ql-block"> 在独立广场北面的立柱上,是斯里兰卡国父唐·斯蒂芬·森纳那亚克(Don Stephen Senanayake, 1884~1952)的雕像,他是首任总理(1947–1952)。他领导了斯里兰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和平独立运动,并奠定了现代斯里兰卡的政治和经济基础。</p> <p class="ql-block"> 这是独立纪念堂(Independence Memorial Hall),由斯里兰卡著名建筑师Tom Neville Wynne-Jones设计,仿照康提王朝接见大厅建造,四面镂空,兼具通风功能以适应炎热气候,将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纪念堂四周有60个石狮雕像,象征历代国王。斯里兰卡国旗中央是一只持剑的狮子,故而石狮代表斯里兰卡的“狮子民族”身份和勇气、力量和独立的民族精神;石狮还象征对佛教和王权的神圣守护,是斯里兰卡民族历史、佛教信仰与独立精神的浓缩体现。</p> <p class="ql-block"> 纪念堂内60根石柱,代表斯里兰卡各省的团结。石柱作为纪念堂的主要支撑结构,隐喻国家的统一与各省份共同支撑息息相关;独立后的新生政权的稳固性全靠各省份的凝聚力共同支撑。</p> <p class="ql-block"> 每根石柱顶部装饰着14世纪甘波拉王国的佩卡达(Pekada)木雕,这种雕刻风格源自该国古代佛教艺术;石柱周围刻有描绘斯里兰卡历史事件、佛教故事及重要人物的浮雕,成为一部“立体历史书”。</p> <p class="ql-block"> 鸽子们在这些历史与文化艺术表达的浮雕上作窝,未免是太奢侈了。😄</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旁有两位玩蛇的艺人在表演。</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这条眼镜蛇,可随笛声而缓缓而动。</p> <p class="ql-block"> 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BMICH)是中国无偿援建的,于1973年竣工,是中国早期对外援助的代表性项目,通俗说这座建筑是中国送给斯里兰卡的。建筑采用八角形平面设计和斯里兰卡民族风格,外部有40根白色大理石柱,入口处有四根民族风格立柱,正中悬挂斯里兰卡国徽。</p> <p class="ql-block"> BMICH以斯里兰卡前总理所罗门·班达拉奈克的名字命名,是科伦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斯友好合作的象征。由中国建筑师戴念慈主持设计,融合了现代与斯里兰卡传统文化元素。主体结构简洁大气,屋顶设计灵感来自佛教的莲花造型,象征纯洁与和平。</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BMICH</span>占地面积约13公顷。这是大厦前的广场,照片上方右侧的白色建筑是中国大使馆。BMICH主会议厅可容纳1500人,配有多功能会议厅、展览厅、宴会厅等。曾是南亚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国际会议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不仅是举行重大国际和国内会议的场所,也是许多斯里兰卡青年举办婚礼、毕业典礼和艺术展览、音乐会等的热门地点,成为中斯两国友谊的象征、文化交流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大门,气势恢宏的大厅让人眼前一亮。这座在1973年中国赠送给斯里兰卡的礼物,是中斯友谊的里程碑。大厅两旁插着世界各国的国旗,第二面就是中国的五星红旗。大家纷纷在国旗前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大厅前的两座雕像分别是斯里兰卡前总理所罗门·班达拉奈克(Solomon Bandaranaike)和他的夫人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Sirimavo Bandaranaike)。</p> <p class="ql-block"> 前总理班达拉奈克出生于1899年,牛津学法律,1931年皈依佛教,创建自由党,主张民族独立、社会改革和不结盟的中立外交政策。1956年当选总理,1959年被刺杀。然后他的妻子西丽玛沃接任总理,成为世界首位民选女总理;后来女儿库马拉通加夫人也成为总统。达拉奈克家族出了三位总理和一位总统,家族的政治传奇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斯里兰卡民众亲切称BMICH为“中国大厦”,并将中国的两位伟人像伫立在二楼大堂正中,也足见中斯关系中的特殊地位。</p> <p class="ql-block"> 这位穿红色博士学位服的斯里兰卡年轻人带着孩子,正在两位伟人像前留影纪念。我们大家也都在此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中国大厦门口两位斯里兰卡小姑娘竟给我们当起了模特,大家都拍下了她俩纯真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在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的大门口上车,大巴窗外一晃而过的中国大使馆,只看到一面红旗。😄</p> <p class="ql-block"> 这座莲花大剧院(又称莲花剧院或莲池剧院)与莲花电视塔并称为中国援建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主剧场可容纳1288名观众,配备升降舞台和现代音响系统,是南亚地区最先进的剧院之一,于2011年12月正式启用。剧院外墙采用RGB DMX512七彩渐变灯光系统,夜晚灯光绚丽,成为科伦坡的夜景地标。</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这是馆旁的草坪和花园。该馆是斯里兰卡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位于市中心,是了解该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双层白色宏伟建筑,兼具殖民时代和斯里兰卡本土建筑风格,1877年由英殖民时期总督William Henry Gregory爵士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 看到博物馆旁这棵高大的乔木上的芒果,才知道芒果属于树生植物,自然状态下可长到15~30米高,树干粗壮,树冠茂密呈伞形,野生芒果树可存活数百年。芒果树的主根深扎,侧根发达,适应热带干旱环境。</p> <p class="ql-block"> 一进大门,这尊坐佛微笑着欢迎每位游客的到来。博物馆收藏了斯里兰卡从史前到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真实地反映了斯里兰卡的历史、宗教、人文、风俗及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斯里兰卡曾经历了三个殖民帝国统治的时间线及关键事件:葡萄牙(1505–1658年),1505年登陆加勒,1658年失去最后据点贾夫纳;荷兰(1658–1796年),1658年驱逐葡萄牙,1766年控制全部海岸线;英国(1796–1948年),从1815年征服康提,1948年承认独立。这是荷兰人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 这是荷兰人的枪。荷兰人靠枪炮和军事同盟敲开了锡兰的大门,最终赶走了葡萄牙人而取而代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斯里兰卡康提国王基尔蒂.斯里.拉贾希玛(公元1747~1765年)的金宝剑与金匕首。</p> <p class="ql-block">这是远古时代锡兰人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铜质雕像,精美的工艺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 馆内最多的还是释迦牟尼的各种雕像,有站立的,也有坐立的。这些镀金的佛像雕琢精美,工艺技术精湛。</p> <p class="ql-block"> 科伦坡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8℃。今天特别热,体感又热又潮湿,馆内竟然没有空调。今天浏览文物只能是走马观花了,湿热的天气让人失去耐心。我只拍些造型别致的文物了。😅</p> <p class="ql-block"> 看这件金属制品,构思之巧妙,造型独特,工艺之精美,真让人开眼。</p> <p class="ql-block"> 这是12~13世纪的作品,四臂菩萨在跳舞,舞姿优美。但他右脚下踩着一个小人,这小人喻意什么?我自己也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 这座1912年发现的“郑和碑”,被历史学家称为“郑和布施碑”或“三种文字碑”,是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首访斯里兰卡时于永乐七年(1409年)布施锡兰山佛寺所立的石碑。顶端刻有二龙戏珠浮雕和汉文、阿拉伯文、泰米尔文3种文字的碑记,记录了郑和船队的历史性访问,并向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敬献祭品的事迹。这一石碑印证了自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就有文化、贸易往来的友好历史。</p> <p class="ql-block"> 馆内有许多中国明清瓷器:部分为郑和船队或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遗留。</p> <p class="ql-block"> 这是康提王朝珍宝:包括狮子王座、国王的权杖和皇冠等,展现斯里兰卡最后独立王朝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斯里兰卡康提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斯里·维格勒姆·拉杰辛赫(Sri Vikrama Rajasinha)的肖像,他在1815年与英国签订《康提条约》后被捕,标志着康提王朝的终结。</p> <p class="ql-block"> 这是康提王朝最后一位皇后Venkata Rangammal,来自南印度的皇室家族。在1815年英国占领康提后,国王和王后被流放到印度南部的Vellore堡垒,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象牙制作的精美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这是17∽18世纪(坎迪安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因为它以其精湛的工艺水平而著称。这座镀金佛陀雕像曾被盗,几经周折才返回国家。现将它放在这木雕的拱门中。</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诧异的是,当年就有这些蹲坑的厕所石雕了。</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这小便的蹲坑石雕,便池洞口这么小,怎么拉?😄😄😄</p> <p class="ql-block"> 楼下最后一个是石碑石刻馆,真让我们眼花缭乱,因时间紧迫,又加上天气炎热,真的是走马观花了。</p> <p class="ql-block">什么石雕都有,这有石磨。</p> <p class="ql-block">各历史时期的各种石雕人像。</p> <p class="ql-block">各历史时期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石雕花瓶,谁扛得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二楼,因去过世界文化遗产的狮子岩(Sigiriya),一眼就认出这些壁画是狮子岩壁画。原本约有500幅,现仅存20余幅,集中在狮子岩半山腰的洞窟中。这些壁画是斯里兰卡唯一保存至今的非宗教壁画,与印尼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印度阿旃陀石窟齐名。</p> <p class="ql-block"> 狮子岩壁画创作于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由摩利耶王朝(Moriya Dynasty)的国王卡西雅伯(Kassapa)弑父篡位后,为躲避弟弟莫加兰(Mogallana)的复仇,在狮子岩上建造了这座空中宫殿,并命人在岩壁上绘制壁画。</p> <p class="ql-block"> 壁画主要描绘了飞天仙女、女神和宫廷女性,可能是卡西雅伯的嫔妃或神话中的雷电公主、云雾女郎。</p> <p class="ql-block"> 壁画人物形象丰腴动人,裸露上身,下半身隐于云雾中,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姿态优雅。壁画风格受印度阿旃陀艺术影响,人物鼻梁直而狭长,具有斯里兰卡本土特征。(清逸摄)</p> <p class="ql-block"> 壁画采用矿物颜料绘制,色彩鲜艳,历经千年仍部分保存完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斯里兰卡古代宫廷生活和艺术审美。狮子岩壁画不仅是该国的文化瑰宝,也是研究古代南亚艺术的重要资料。若有机会一定要前往这座“世界第八大奇迹”,绝对值得一探!</p> <p class="ql-block">这是斯里兰卡古代的纺织机和纺织品。</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面具(Kolam Masks或Sanni Masks)厅,这是该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宗教仪式、舞蹈表演和驱邪治病等场合。这些面具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该国文化信仰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 不同的面具有不同的用途。这些科拉姆面具(Kolam Masks),主要用于传统戏剧表演,讲述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面具形象包括国王、王后、恶魔、动物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拉克沙面具(Raksha Masks),常见于佩拉赫拉节(Perahera)等庆典,象征守护神或恶魔,色彩鲜艳,造型夸张。还有桑尼面具(Sanni Masks),用于驱邪仪式,代表18种不同的疾病或邪灵,巫师佩戴这些面具进行舞蹈,以祛除病痛。</p> <p class="ql-block"> 馆内所有展品均是这个古老的国度文化和历史的真实写照。在出口处,有些布置的场景,这是农民劳作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在这块土地上,矮小木屋中居住着的平民百姓。</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科伦坡的多元文化在它的宗教建筑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大巴车在一拐弯路口,突然出现了这座色彩艳丽、建筑表面站立着各种各样造型人物的印度教寺庙,师傅停车让我们观看。</p> <p class="ql-block"> 这可能是新旧印度庙(Old & New Kathiresan Kovil),其建筑表面布满了层层叠叠的人物雕塑和神像,展现了印度教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寺庙外观以高耸的“门楼”为标志,表面覆盖着色彩艳丽的雕像,描绘了印度教众神、神话故事中的场景以及千姿百态的神灵形象。其结构类似七级佛塔,雕塑风格融合了印度传统与斯里兰卡本土元素,既有印度教神像的繁复华丽,又带有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有一个景点来不及浏览了,当地导游阿吉在群里发了这些照片,算是补偿我们。</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科伦坡的红色清真寺或红白清真寺(Jami-Ul-Alfar Mosque),是斯里兰卡最具标志性的伊斯兰建筑之一,以其独特的红白相间条纹和糖果般的色彩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它建造于1908年,已有百年历史。位于科伦坡贝塔市场(Pettah Market)附近,是该地区最醒目的地标之一。最初服务于当地穆斯林社区,后来成为科伦坡港口的重要导航标志,水手们曾通过它辨认港口位置。</p> <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外观红白相间的条纹设计,类似“糖果屋”风格,在周围灰暗的市场环境中格外显眼。</p> <p class="ql-block"> 高约6层,带有洋葱头式的圆顶和哥特式拱窗,融合了印度、伊斯兰和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p> <p class="ql-block"> 内部以红白色为主调,装饰简洁但色彩鲜明,营造出宁静的祈祷氛围。仅限男性进入祷告,女性游客只能在外部参观。红色清真寺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科伦坡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尽管参观限制较多,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在科伦坡最大的超市购物,主要是红茶,性价比很高。女同胞还买了护肤品,价格都比较实惠。</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去机场,晚八点登机回国。在斯里兰卡的11天行程就圆滿结束了。这次行程景点到位,八个世界遗产我们游了七个;吃住都比较好,尤其是坎达拉玛遗产酒店、皇后酒店等都住了一晚;性价比非常高,价格实惠。领队小泥巴关心备至让人感动!再次感谢小泥巴、导游阿吉、一路同行的团友!</p> <p class="ql-block">再看一下“锡兰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的纯真!</p> <p class="ql-block">新娘子的美!</p> <p class="ql-block">小伙们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家人们的和睦!</p> <p class="ql-block">小泥巴录的玩蛇艺人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BMICH大门外的中国大使馆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BMICH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BMICH大堂内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BMICH二楼的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