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风光北固楼

运交华盖

<p class="ql-block">  镇江的北固山,是南宋时期的古战场。镇江依傍着长江天堑,是与金兵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辛弃疾出生时,家乡中原已被金人所占。他二十一岁时,便参加义军抗金,几番官宦,又遭弹劾落职。直到嘉泰四年,才出任镇江知府,这时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辛弃疾须发皓然,英雄迟暮。他登临北固楼,不禁思绪万千,心朝澎湃,写下了这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北眺中原故土,风光依旧优美,山河却已破碎。王朝兴衰,就像眼前的江水一样,奔流东去。</p><p class="ql-block"> 少年有为的孙权,曾在脚下这片土地,率领千军万马,雄踞江南,建立鼎分天下的伟业。放眼世间,能与他匹敌的,只有曹操和刘备,就连一代英豪曹操,都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格局宏大,既有万里江山的空间开阔,又有千古风云的时间纵深。通篇三问三答,修辞精妙,意境高远,不愧是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首词真正打动人的是,还是词人一腔未得舒展的爱国情怀。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无奈朝廷主和派当政,他备受排挤,壮志难酬。词中赞叹孙权,实则在怨怼当权者懦弱苟安,自己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无法像孙权那样,策马扬鞭,抗击敌寇,收复河山。心情忧愤的辛弃疾,在写下这首词以后,仅仅三年,便溘然长逝了。临终前仍大呼,杀贼,杀贼!</p><p class="ql-block"> 被赞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年轻时曾经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有率五十骑冲进敌营擒获叛将的光辉战绩。后来受朝廷主和派排挤,再也没有指挥打仗,抗击金兵。他的满腔悲愤化作不朽的词作,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成就了北固楼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镇江这座城市文化传承中豪壮的爱国基因,铭载史册。</p><p class="ql-block">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北固楼因爱国词人辛弃疾而名扬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强大了,“犯我汉者,虽远必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们可以告慰词人的是,今天的中国,寸土不会属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