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日的暖阳斜漫进教室,刚经历过15分钟的课间撒欢,此刻教室里的“小灯笼头们”,个个发梢上还蒸腾着细密的“热气儿”。</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活泼的小生命们从热烈的奔放模式切换到安静的学习状态,我想起昨日课堂上埋下的“种子”——那个关于“大自然从不亏待何种人”的提问。</p><p class="ql-block"> 小旻第一个举起肉嘟嘟的小手,一本正经道:“种下种子的人!”他的回答带着孩童特有的斩钉截铁,好似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一股不容置疑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这回答让人微微一怔,正当我准备引导向更“标准”的答案时,那个教室角落里坐着的小林,绞着衣角站起,小声说:“勤劳的人!”声音虽轻,但有力,眼中跳动着细碎的光。</p><p class="ql-block"> “勤劳的人——”四十个声音在教室上空汇聚,仿佛新叶在春风里齐沙沙地翻涌。</p><p class="ql-block"> “就像我们在学习园地里……”话音未落,只见平日里没给我少添“幺蛾子”的小陈,此刻鼻尖沁着细汗,“嗯——嗯——”正踮着脚拼命挥手,好似一只着急的小麻雀。 我缓缓踱步到身边,示意他回答。</p><p class="ql-block"> “老师!如果不播种,就不会有试卷上的分数,还有满满的知识!”他“唰”地起身,双手紧贴裤缝,这个总把蜡笔当宝剑挥舞的男孩,此刻眼睛亮得像晨露中的黑葡萄。 </p><p class="ql-block"> 他的话让我一愣,就在昨天,他还把颜料混调成奇怪的灰色,却偏说是乌云。此刻"春种秋收"的道理,却已在这个皮大王心里与学习的真谛间悄然联结。</p><p class="ql-block"> 教室里慢慢流淌出温暖的静谧——小桃给鸭梨点上俏皮的小“雀斑”;沐白为南瓜安了个圆鼓鼓的大肚皮。这些带着稚气的笔触,分明是孩子们在向自然偷师的密码——从泥土里懂得,所有的收获都始于弯腰的播种与静默的等待,就像此刻在画纸上涂抹的每笔色彩,终将在时光里成长成属于自己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小陈的画儿最为特别:在画纸角落处,一只扭腰的小蚂蚁旁,歪歪扭扭写着“它帮种子搬家,会收到很多礼物。”这个往日总爱把美术课当“战场”的“毛将军”,正用孩子的视角诠释着自然的密码——原来协作与付出,本就是大自然最本真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小旻的率真、小林的羞怯、小陈的跳脱,他们都似不同品种的种子。有的要深埋,有的则需浅播,有的得借春风传讯。但他们,都会在属于自己的时节发芽,都会在适合自己的时刻绽放。</p><p class="ql-block"> 正如校园中的樱花,从不会催促迟开的玉兰,紫荆也总是慢悠悠地缀满枝条。</p><p class="ql-block"> 这堂美术课,何尝不是最好的土壤:当自然的节律与教育的温度在此相遇,当孩子们用彩笔种下各自心中的第一颗”种子”时,我似乎听见了教育时光深处的回响:原来最好的成长,从不是追赶,而是春日对待每粒种子那样——给足温柔的等待,让每个生命都能不慌不忙地,舒展成自己独特且最动人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