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千年古村冠佩,笼罩在一片静谧与安宁之中。鸟儿在溪边的树梢间欢快鸣唱,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与冠佩溪潺潺流水声交织成一曲自然的轻音乐。一群鸭子在溪中嬉戏,穿越跌宕起伏的溪流,如同玩漂流的孩子,兴奋地嘎嘎叫着。</p> <p class="ql-block">金玉亭旁的电缆线上,曙光初照时两只绿翅短脚鹎在梳理羽毛。绿翅短脚鹎在2023年被IUCN评估为无危,但在2012年列为濒危。在中国,它被列入重要生态价值名录。</p> <p class="ql-block">绿翅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mcclellandii),共有9个亚种。这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20至26厘米。头顶羽毛形尖,呈栗褐色并带有白色羽轴纹,在暗色头部尤为醒目。上体灰褐缀橄榄绿色,两翅和尾呈现亮橄榄绿色。耳和颈侧为红棕色,颏、喉灰色,胸灰棕褐色具白色纵纹,尾下覆羽浅黄色。</p> <p class="ql-block">它们通常以3至5只或10多只的小群形式活动。多在乔木树冠层或林下灌木上跳跃飞翔,同时发出喧闹的叫声,鸣声清脆多变且婉转,其声似‘spi-spi-’。主要食物为野生植物果实与种子,也吃部分昆虫,食性较杂。植物性食物包括果实、野樱桃、浆果、乌饭果、榕果等。动物性食物则有鞘翅目昆虫、蜂、同翅目、双翅目昆虫、蚱蜢、斑蝥及其他昆虫。</p> <p class="ql-block">古村冠佩的一面老墙上,藤蔓植物肆意生长,将石头墙遮挡得严严实实,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障。不远处的一株樱桃树上,结满了樱桃,部分果子开始泛红。尚未完全成熟的樱桃吸引了黑短脚鹎及其他喜食浆果的鸟儿前来觅食。</p> <p class="ql-block">黑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英文名:Black Bulbul),是鹎科短脚鹎属的鸟类,又称为黑鹎、红嘴黑鹎、山白头、白头公、白头黑布鲁布鲁。全长约20厘米。头颈黑色或白色(因亚种而异,白色型又叫白头黑鹎),其余体羽黑色,嘴和脚红色。分布于非洲、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长江以南各省等地,主要栖息于海拔500至1000米山林高大乔木上,随季节变化发生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现象。</p> <p class="ql-block">其食性为杂食性,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包括蜂、天牛、象甲、甲虫、蝗虫、蚂蚁、蝽象等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浆果、榕树果、乌桕种子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