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诗

郭岗小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走进诗人杜甫</b></p> <p class="ql-block">  当历史的风沙吹过,有个名字愈发清晰——杜甫。他以如椽巨笔,蘸着民生疾苦与家国兴衰,书写出震撼人心的文学篇章 。</p> 视频解读 人物生平 <p class="ql-block">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出身官宦世家。他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早年游历多地,曾在洛阳遇李白,结下深厚友谊。后赴长安求仕,困居十年,才获得一个小官职。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经历了颠沛流离,曾被俘,后逃脱。他一路辗转,在成都等地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光,在友人帮助下建了草堂。晚年杜甫漂泊于夔州、湖湘等地,生活困苦,疾病缠身,于公元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p> 主要作品 <p class="ql-block">  杜甫的诗作现存约1500首,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了他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登高》被赞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沉郁顿挫,意境雄浑。还有《春望》《月夜》等,或感怀家国命运,或抒发个人情感,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主要影响 <p class="ql-block">• 诗歌风格: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座高峰。</p><p class="ql-block">• 反映社会:他的诗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为后人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影响流派:对中唐的新乐府运动以及宋代的江西诗派等诸多诗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p> 历史评价 <p class="ql-block">  历代文人对杜甫评价极高。宋代苏轼称“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称赞杜甫的忠君爱国情怀。明代胡应麟认为杜甫的律诗“上自垂拱,下逮贞元,无有出其范围者”,高度评价其律诗成就。杜甫以其卓越的诗歌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和敬仰的典范。</p> 学生观看 <p class="ql-block">  杜甫虽已远去,可他那些浸满家国情怀与苍生大爱的诗,如永不熄灭的炬火,照亮华夏文坛,也照亮后人精神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