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里娲乡桃花艳

秦陇逸鹤(闵甲仓)

<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12日,以“相约秦安桃花源 领略千年大地湾”为主题的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在天水市秦安县刘坪镇秦洼桃花堡景区盛大开园,为当地群众和广大游客带来了一场春日盛宴。</p><p class="ql-block"> 眺望桃花堡景区,绯红粉白连成一片,像浮动的云霞,把整个景区都染活了。花枝交错开满枝头,透露着一股子烂漫的劲儿。微风拂过,便簌簌地落下几片花瓣来,宛若最柔软的花毯,游人走过,鞋底都沾了香。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感受当下这浓郁的春意。</p> <p class="ql-block">秦安县作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秦安蜜桃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秦安蜜桃“北京七号”荣获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和“中华名果”称号。2024年“秦安蜜桃”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是甘肃省唯一入选项目;秦安县被评为全国县域地理标志百强县。2024年秦安蜜桃栽培面积10.25万亩,产量15.4万吨,产值6.8亿元。</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秦安就有“城北十里桃花川”之称。如今,每年4月桃花竞相开放,粉红如霞,蔚为壮观,美不胜收,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赏花。一年一度的桃花会乡村旅游推介活动已成为秦安的一张靓丽名片,全方位展现秦安县丰富的林果产业资源及优良的投资环境。秦安蜜桃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市场中占有更多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据县志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已有“秦桃”栽培的文字记载。唐宋时期,县内所产的齐桃、二格子桃和秋桃就以个大味美而远近闻名,北宋时期还有“城北十里桃花川”之说。</p><p class="ql-block"> 秦安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大地湾古遗址的考证,距今73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并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开垦种植生活。秦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落叶果树最适栽培的黄金纬度区之一,也是中国桃的原产地之一,出产于秦安县的秦桃是我国现有三大桃种系中的甘肃桃的种源,也是现代秦安蜜桃的鼻祖。长期的蜜桃栽培,已在葫芦河流域形成了自兴国镇庙咀村到郭嘉镇邵咀村全长30余公里的数万亩桃园,每到春季,桃花竞放,香气四溢。</p><p class="ql-block"> 秦安县种栽培种植的北京七号蜜桃在7月底开始成熟,具有离核桃、爆甜多汁的特点,是每年蜜桃季的重头戏‌。</p> <p class="ql-block">  羲里娲乡桃花</p><p class="ql-block"> 文/闵甲仓</p><p class="ql-block">秦安四月桃花艳,</p><p class="ql-block">粉色如霞万客欢。</p><p class="ql-block">壑壑沟沟红一片,</p><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果园宽。</p><p class="ql-block"> 2025.04.14</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闵甲仓,陕西蓝田人。1984年10月入伍,在部队服役24年,退役前为甘肃武警总队第二支队副政委,部队工作时被天水日报社聘请为特约通讯员,稿件被省市多家军地报刊采用。2007年转业。现为自由撰稿人,爱好散文、格律诗创作。多篇散文、诗歌被《天水文学》、《天水晚报》、《华夏孝文化》、《孔学纵横》、《晨露诗刊》、《清水诗词》、《雅韵天声(诗群)》、《陇南•西河诗词》等报刊使用。现为天水孔子文化研究学院副秘书长兼组织联络部部长,天水市关工委宣传调研委员会副主任。麦积区伏羲文化传承与发展协会副会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