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无限好,花开满园香

木兰

<p class="ql-block">2025年清明回老家扫墓后,游览了河北南部5A级景区娲皇宫,太行山中的石头城大洼村,大名府古城。河南省的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最大石窟龙门石窟,世界佛教鼻祖白马寺,中国第一名刹少林寺。亲身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开车进入太行山中的石头城大洼村,车只能停在山脚下,走着进入山区。也可以坐环保车上山。</p> <p class="ql-block">大洼村位于河北邯郸涉县,深藏在太行山的山沟里,占地25平方公里,117户,328口人。</p> <p class="ql-block">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有户张姓人隐居于此,并在这里繁衍后代,据记载已传了28代,这个村子,从没有外姓人来此定居,是家族式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大洼村地处太行山东麓,房屋依山就势建于山坡上,石头四合院,院曡院,院搭院,参差错落,具有很强的“布达拉宫”式建筑的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村中土地稀少,最多的资源就是太行山石,村中的标志性建筑一一石拱桥,它距今有500年历史,全部由石头垒成,中间不含任何粘合剂,大小石头互相挤住,创造了力学奇迹。村里像这样的石拱桥共有五座,大小规格不同。</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60%以上的石头房子,保存完好,夏季很凉爽,比开空调舒服多了,可称的上是“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村子里的土地面积很小,农民们的房屋,只能依山就势建在半山腰上,建房材料就地取材,从山上取耒石头,像搭积木一样,一块块搭建成房屋,小路,高堰,就像童话里的“石头国”。</p> <p class="ql-block">大洼村周边被青阳山等群山环抱,山上有孔子峰,骆驼峰,笔架山等自然山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为村里增添了更加美覌的自然景色。</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种石头房一座接一座,石头路一条接一条,房搭房,房赶房,参差错落矗立在天然雕塑孔子峰下,构成一座“悬崖石堡”。</p> <p class="ql-block">这些原始的建筑因交通闭塞得以保存,村中还有奶奶庙,龙王庙,关帝庙,五圣庙等县级保护文物的古庙宇。</p> <p class="ql-block">河北邯郸娲皇宫,5A级景区。景区由补天园,补天湖,娲皇宫,补天谷䓁组成,占地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景区建于太行山余脉的中皇山上,位于清漳河左岸。</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是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女娲生日,为了祭祀,每年的3月初一至3月18日举行庙会,各地香客便会云集于此地,祈福还愿,求福,求子,求平安。</p> <p class="ql-block">中年妇女跪拜在娲女雕像面前,求福求子求平安。</p> <p class="ql-block">补天园是当前唯一在建工程,由母系氏族文化园,功德园,金石园三部分组成,有原始部落遗址,在此地拍照。</p> <p class="ql-block">景区主体娲皇阁位于中皇山上,海拔800多米,由于盘山道蜿蜒曲折,我们只能坐揽车上山祭拜,索道坐了20多分钟才到达。</p> <p class="ql-block">媧皇宫在明万历(1573一1619年)间修建,主体建筑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分别以“天下第一壁经群”,“活楼吊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享誉国内外,是研究中国根祖文化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林地,山谷,园林,水系等自然景观。其中主体建筑娲皇阁,女娲祭典,北齐摩崖石刻为景区内三大精髓。</p> <p class="ql-block">媧皇宫整体古建筑群分山上,山下两部分。中间以十八盘的山道相连,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娲皇阁四组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娲皇阁自汉代创建神庙三㨕,现存有北齐石刻,唐代题记,宋代砖墙,明清建筑䓁古遗址。</p> <p class="ql-block">娲皇阁位于中皇山腰,至今还保留着原始人类生活过的洞穴。1626年为烘托主体建筑的高大宏伟,在石窟外券起了进深两间的石条宝券顶。</p> <p class="ql-block">娲皇阁坐东面西,紧依崖壁而建,通高23米,由四层组成。第一层为天然石窟,最初石窟外只有神庙三层,由于上面三层楼阁像积木一样搭建在石条宝券顶上,没有根基,聪明的工匠拉起了九根铁索链,给楼体一个反作用力。故而被誉为“活楼”,“吊庙”。</p> <p class="ql-block">朝元宫是娲皇宫山下建筑群中的第一组建筑。</p> <p class="ql-block">补天谷观光区与娲皇阁所在的中皇山遥相呼应,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补天谷内突出女娲补天的文化精髓,有补天台,补天峰,龙吟涧等景观,让游客充分领略女娲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八卦广㘯是举行民间公祭活动和公祭女娲的主会场。</p> <p class="ql-block">从娲皇阁下山走了1200多米,才到了坐滑车的服务区,从海拔几百米的山上滑下,用手剎的方式控制过弯道的速度(似游乐场的游乐项目~疯狂老鼠下山),不能慢,太慢后面的滑车就撞上了,既紧张又兴奋太刺激了,有生没有坐过,尝试一次,大约坐了20多分钟。</p> <p class="ql-block">河南洛阳市偃师宾館门前。</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的山门外有两匹石马,左右相对。白马寺分为中国古建区,齐云塔院,印度佛殿苑,泰国佛殿苑,缅甸佛塔苑等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洛阳白马寺,始建于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中国佛教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泰国佛殿苑门。白马寺国际佛殿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长宽各108米,有四座苑门。</p> <p class="ql-block">仿缅甸的曼德勒皇宫,建造的四道主门。</p> <p class="ql-block">参观三国佛殿,让人感受到东南亚风情,领略到四国建筑艺术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2010年在白马寺,举行盛大的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印度总统帕蒂尔出席佛殿落成仪式。一座具有印度古典风格的佛教建筑,占地约6000平方米,大佛殿上下两层,塔身及殿门前雕刻有佛本行故事。</p> <p class="ql-block">印度佛殿苑,仿印度的桑奇大塔。是印度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殿,佛殿方正严谨,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穹㝫顶,佛殿外回廊环绕,一座具有印度古典风格的佛教建筑,与我国佛教寺院并立,是中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佛门弟子们,一向公尊洛阳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泰国仿照本国金山寺,大皇宫建造了泰国佛殿苑,金壁辉煌。</p> <p class="ql-block">缅甸佛塔苑,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仿缅甸仰光大金塔,2014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洛阳有三个大的牡丹园,我们去的是位于白马寺附近的神州牡丹园。洛阳为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古都,牡丹花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主要在隋唐城遗址公园,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国家牡丹园,南山牡丹园,国际牡丹园,神州牡丹园等多个公园展出。</p> <p class="ql-block">牡丹栽培源于河洛,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400多个品种。</p> <p class="ql-block">洛阳这个地方很怪,牡丹长的好好的,到了外地就慢慢的退化了,“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洛阳确实是牡丹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第42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围绕牡丹,汉服,户外,音乐,消费䓁,持续保持洛阳文旅热度,不断提升洛阳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从4月1日~4月30日。参观神州牡丹园,全园共有210个品种开放,主要分布在室内展馆,室外种植园里更漂亮,除了牡丹种植园,还有各种花卉和热带风光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牡丹文化节以“花开盛世”主题为纽带,将国色牡丹与唐代服飾的雍容气质相映衬,体验“一花开,全城动”的节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的神州牡丹园,全园共有约210个品种牡丹开放,其中盛开的牡丹品种有富贵满堂,景玉,白玉兰等。</p> <p class="ql-block">洛阳神州牡丹节开园,园内面积很大。但有些遗憾,有些牡丹没有盛开,大部分都在含苞愈放。园内玉兰,棣棠,樱花等竞相绽放。</p> <p class="ql-block">嵩山,五岳之〝中岳”,位于河南郑州市,东西横亘近百公里,南北宽20公里,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主峰海拔1492米。少林寺位于嵩山系的少室山中。</p> <p class="ql-block">河南嵩山包含三个景区。而少林寺始建于公元495年,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的常住院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它不仅是禅宗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剎。</p> <p class="ql-block">清朝初期,一部分少林永化堂第子,为了保全防损祖庭少林寺和永化堂的建筑,专心学佛修禅习武行医,远离红尘万千纷争乱事,便相约在少室山,共同创立患难相扶,遗孤共养,生死与共,矢志不渝的反清组织。</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常住院中的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三大佛殿。殿内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着,康熙皇帝的御笔亲书“宝树芳莲”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少林书画院摘录:骨子里有坚强,言行中有教养,交往中有包容,心㡳里有善良。</p> <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第34届世产遗产大会组织通过,少林寺的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中岳庙,嵩岳寺塔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2013年12月,少林寺被授予我国第二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武术学校林立,沿途看到几处少林弟子在操练。</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武术館,1988年建成开館,集武术表演与教学,旅游接待与推介,文化展示与交流,是少林功夫文化传播的根据地与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学生上课时由老师指导,在一步步的刻苦练功。少林功夫的要旨是褝武合一。</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的祖庭,有“天下第一名刹”,“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唐宋年间,少林寺就拥有土地14000亩,寺基540亩,楼包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写下众多诗词,匾额。</p> <p class="ql-block">寺内保存唐朝以来碑碣石刻很多,其中在两通道旁,面南而居,巍然屹立的大碑,是中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实物文献。</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的常住院是核心,总面积3万多平米。为七进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室,立雪亭,藏经阁等。</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钟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是影片《少林寺》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郊,占地约32平方公里,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p> <p class="ql-block">龙门由大禹在治水中开凿,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伊水在龙门山之南聚积,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形成一片汪洋,时常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成东西两半,伊水便能从两山中间向北流。</p> <p class="ql-block">龙门曾是洛阳南的天然门户,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隋炀帝在洛阳营建东都城,宫殿门正对着此门,因此得名龙门。</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宗教,美术等方面资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对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A级景区。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这是龙门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卢舍那大佛,高达17米,仅头部就有4米,耳朶长1.9米,其面部形象誉为中国雕塑史上伟大典范,代表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卢舍那雕像,加盖了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俗称“九间房〞。</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东西两山对峙。东山为香山,西山又名龙门山,海拔307米,爬上去十分很吃力,当日气温已达30度。</p> <p class="ql-block">2007年,卢舍那大佛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对大佛像除尘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的细缝,使大佛换然一新,它是龙门石窟的形象代表。不容易爬上来,拍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伊河龙门段是龙门石窟景区重要组成,为石窟营造了美好的山水景观。伊河主流长286公里,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河谷宽约300米。</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多为皇家石窟,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p> <p class="ql-block">凡人扮装观音菩萨,让游客们拍照。</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体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西山石窟景区,占石窟造像的90%,主要有,龙门桥,禹王池,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莲花洞,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宾阳三洞,是北魏时最有代表性的大型皇家洞窟。北洞有“剪刀手“佛像,人称史上最萌佛像,其成为景区〝网红〞,吸引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龙门桥是传说“鱼跃龙门“的发生地,雄伟秀源,倒映在清澈的伊水河之中,渲染的山水一色。</p> <p class="ql-block">从西山石窟到东山石窟要走过伊水河的龙门桥,远望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景点组成。西山石窟,它汇聚了90%的造像,是景区的精华之所在,这是西山石窟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东山石窟有:擂鼓台三洞,千手千眼观音像龛,看经寺,二莲花洞。香山寺和白园。</p> <p class="ql-block">从伊河的东岸回看西山石窟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大名府古城,位于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城东北,大名府古城,历经东晋16国至明朝9个朝代,是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是宋朝的陪都。</p> <p class="ql-block">河北大名府古城,始建于1401年,古城占地1.5平方公里。周长9里18步,框架保存完好,城内店鋪林立,街道整齐,历史遗存众多。</p> <p class="ql-block">大名府历史悠久,公元195年建县,自三国至民国为中原重镇,有《北门锁鈅》之称。</p> <p class="ql-block">大名古城墙内,有古迹二十多处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12月,邯郸市大名府古城遗址入选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清末时期二等邮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入口处的广告。</p> <p class="ql-block">大名县天主教堂在城内东大街中段路南,始建于1918年,1921年峻工。占地1200平方米,哥特式建筑,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经。</p> <p class="ql-block">在天主教堂的后院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有全国重要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整体成十字形,正面由钟楼和两个副钟楼陪衬,主楼高47米,顶上装有十字圣架,前面壁龛内安放宠爱之母銅像。</p> <p class="ql-block">进院参观,省级非文化遗产一一五百居香腸的制做过程。</p> <p class="ql-block">大院在晾晒香腸。</p> <p class="ql-block">大名府城墙的夜景真美。古城旧址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1500米。有罗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东南西北四个主要城门,古运河在城东临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洛阳八大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