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红杜鹃》黄磊

象山黑三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的红杜鹃》</p><p class="ql-block"> 黄磊</p><p class="ql-block"> 上海,被无数的人们神侃细唤为魔都。但清晨中的上海却并不完全尽然,它在幽适之中透着一股淡淡的恬谧之美。当你起床更衣缓慢地走出了卧室,并于客厅里轻轻的推开窗门,望着晨曦中含着湿露的这座美丽的城市,既感染不到喧嚣,也感染不到烦躁,放眼望去犹如一幅水墨画慢慢的展开,就如同静默之中触碰了甜蜜,又如同静默之中触碰了温馨。此刻,假如你依然站在窗前,站在窗前的这种等待之中,眺望着东方的第一轮曙光,心情便会随着呼吸不断的起伏,这一天的美好从此开始。上海实在是太美了,这种于清晨中唤醒的上海,不由得使你对它流露出内心的情不自禁的爱意。</p><p class="ql-block"> 一天之中总会有美好的、难舍的心情。心情好了,似乎接触到的事物也有了灵感,自然也就会好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4月13日,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但是,于我来讲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日子。这一日,我将和朋友们一起去往井冈山,去领略层峦叠嶂、波涛起伏的井冈山,去领略绝不一般的、雄伟的井冈山,尤其是藏在我心中的井冈山的红杜鹃。</p><p class="ql-block"> 上海虹桥火车站,我登上了7点15分开往萍乡北站的G2373次高速列车。列车启动,加速飞行,车窗外的景物在我眼前一件件的飘过,飘过了杭州,又飘过了抚州。也就是一个时辰之后,我看见了在飞驰的车窗外的红土地,我从心里不免的一阵激动:江西到了,井冈山就要到了,这是一块圣土,一块永远卧于我心中的圣土。</p><p class="ql-block"> 车厢里穿着整齐的人们坐于柔软舒适的沙发椅上,或刷动握于手中的手机;或微微的侧过脸看着车窗外的景物;还有的乘客则逸闲自得,闭目养神。哦,忽然我想起了,不是有人说中国大陆的高铁没有靠背吗?好像是一个台湾人说的话吧?我不由得又在想,不会是所有的那边的人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吧?</p><p class="ql-block"> 一群从井冈山时期就输掉了一切的人。</p> <p class="ql-block">  此刻,在我的脑海里又是不断的翻腾,又是逼迫我不得不愤而想起了,卧于我心中永远放不下的井冈山的红杜鹃,永远惦记着的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倒下的一位又一位英勇的红军战士,就如同被摧残的一枝又一枝的红杜鹃。不是吗?那一株又一株的红杜鹃不就是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红军战士吗?它在我的心里依然是那样的鲜艳,鲜艳的仿佛就是滴下的一滴又一滴的鲜红的血液,这些鲜红的血液随后又染红成千朵万朵的杜鹃花,并经过28个春秋年轮的侵染,终究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  茨坪。一天的早晨,我轻轻的起了床,一股清爽的微风袭来,我有了一点想出去走一走的想法。随后,我便随意的着衣悄然的走出饭店,沿着拥军路缓慢的上行,一路前行一路观察,好像总是希望看见更多的事物,好像总是希望看见不一样的东西。东方泛白,路两旁的灯光也熄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让我看的更加真切的,是道路两旁一簇一簇盛开着的杜鹃花。我忽然想起,同行的朋友说:井冈山的杜鹃花节昨天召开了。这是一般的机缘巧合吗?我们一群从上海来到井冈山的老兵,如此看到满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而且这些杜鹃花姹紫嫣红,于人们又是那样的喜爱。我望着路旁的一片片的杜鹃花,这不就是一群群革命的红军战士吗?他们不死,他们没有死,他们永远的活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该死的,海峡对岸的那么一小撮人。</p> <p class="ql-block">  我继续的信步前行。不一会儿,我来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杜鹃花广场。杜鹃花广场上树立着硕大的语录牌,语录牌上书写着:“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是的,井冈山精神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字字千金,直抵心窝。但是还有多少人记得,又有多少人知道井冈山精神是什么?曾经我们又是那么样的熟悉,如今仿佛距离我们又是那么的遥远。</p><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到达罗霄山脉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1928年10月,毛泽东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他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对此,只有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解答并坚定的做到。同时,我又想到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一书,向中国共产党人发出的:“我们从哪里来?”的振聋发聩之问。这是大树对根须的询问,也是我们此次井冈山之行寻找答案之问。</p> <p class="ql-block">  千问千寻,千问千答。只有当你来到了井冈山,双脚踩于井冈山的红土地上,并亲身领会井冈山人民对党的热爱,亲身接受井冈山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你才会亲身的体会伟大的毛泽东的旗帜,你才会亲身的体会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凝聚的红色革命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内涵十分的丰富,重点体现在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定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以及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等等。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解放军的传家宝。</p> <p class="ql-block">  我立于井冈山的山脚之下,眼望着满山遍野的红杜鹃,最不能忘怀的就是井冈山人民对党的挚爱,对人民子弟兵的挚爱。</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们又来到了毛泽东的故居等一些红色纪念地,所到之处人头攒动,人们相拥向前,这种心情和行为着实的让我们十分的感动。由此,也给予了我深深的教育和体会,这种体会来自于人民所具有的坚定的信仰,国家抵抗强大风险的基础和无穷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从上海到井冈山;从党的初心始发地到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一脉相承,一以贯之。</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一座曾经托举起中国土地革命的地方,并于新征程上依然托举起中国脊梁的革命圣地,也是共产党人藏于心窝、吸取力量之地。因此,我们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依然会继续踏着先辈们留下的足迹,矢志不渝,奋力前行。</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永远惦记着的还是那一片又一片的井冈山的红杜鹃。</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4日于井冈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