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川走读中国(11)探秘三星堆

心里美

<p class="ql-block">“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这个神秘的遗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沉睡了数千年后,终于向世人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它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更是世界考古学界瞩目的焦点,让我们得以一窥古蜀文明那辉煌而神秘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0日,我来了!为了一睹它的真容,我延长了我的旅游行程(原计划从绵阳返京),终于走进了它,走读了它,这也是我汉川之行最完美的收官!</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新馆是三星堆博物馆扩建的新场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新馆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为设计理念,形成3个覆土堆体,寓意“堆列三星”;蓝色玻璃幕墙构成巨大“古蜀之眼”,向外远眺遗址、向内凝望历史。外形延续原有展馆经典的螺旋曲线,屋顶采用斜坡覆土形态融于园林景观,与园区其他展馆形成风格统一、形象融合的博物馆群落。(此图为网载)</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于2022年3月29日动工开建,2023年7月28日正式开放。除了60岁以上老人,其他人员均需提前网上预约!</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10人自驾游团队,我俩因故提前退出,他们将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旧馆于1997年10月建成开放。旧馆由大小三个圆形建筑组成,在外表形态上象征了三星堆。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周围配置有仿古祭祀台、大型表演场、古典风格的附属建筑群、餐饮娱乐设施、草坪、水域湖面、假山、水车以及儿童乐园等,使博物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游览景区。</p><p class="ql-block">‍旧馆己停用。</p> <p class="ql-block">走进三星堆新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和独特的建筑设计。大厅的顶部采用了玻璃幕墙,让自然光线充分洒入,营造出一种通透、开放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大厅的四周是一幅幅巨大的壁画,展示了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和传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蜀国。在大厅的一侧,是一个多媒体展示区,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三星堆文化的魅力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此外,大厅还设有休息区、咨询台、商店等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了便利。休息区摆放着舒适的沙发和茶几,让观众在参观之余可以稍作休息。咨询台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为观众提供咨询和讲解服务。</p> <p class="ql-block">400元请了专业讲解员,通过他详细的讲解,我们得以更深入的了解三星堆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步入馆内,室内装修采用极简主义风格,米色的艺术混凝土墙面、古铜色的金属板、深灰色的地面,营造出简洁而庄重的氛围,让观众能够更专注地感受三星堆独有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p><p class="ql-block">‍新馆共设有6个常展厅和3个临展厅,展览面积约1.8万平方米 ,展出各类文物1500余件(套),是原展出文物数量的3倍以上,其中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这些文物类别丰富,涵盖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它们共同勾勒出古蜀文明的繁荣景象,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p><p class="ql-block">‍现在只开放三个展区:</p> <p class="ql-block">一展区:世纪逐梦</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第一展区“世纪逐梦”以三星堆遗址近一个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主线,以三星堆考古对巴蜀考古及巴蜀文化研究的影响为副线,对每个重要时间节点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展示。</p> <p class="ql-block">“蜀”字以独特的七种笔体浮现。它是古蜀文明的神秘密码,历经岁月打磨,从古老的甲骨、金石之上走来。这些不同写法的“蜀”,似在诉说着古蜀大地曾经的风云变幻、灿烂辉煌,每一笔都镌刻着时光的记忆,引人探寻那被尘封的往昔。</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最早的考古者</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玉牙璋。它诞生于商代,于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如今已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顶级国宝。它呈扁长条形,器身线条流畅,刃部锋利,柄部有孔,阑部装饰独特。在古蜀时期,它并非实用兵器,而是重要的祭祀礼器,承载着古蜀先民对天地山川的敬畏与祈愿,是探寻古蜀文明神秘宗教文化的珍贵钥匙 。</p> <p class="ql-block">大石璧:1929年出土,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第一批文物之一,也是三星堆文化中典型的玉器之一,为研究三星堆文化的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陶尊,虽历经岁月侵蚀,部分陶片脱落,却不减其古朴庄重。它大敞口,束腰,独特的造型诉说着古蜀陶器工艺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陶盉,带着岁月的质朴与沧桑。它造型独特,三袋足稳稳支撑,把手与流口简洁而实用。作为古蜀先民生活的见证者,它曾在烟火中传递温暖,承载着当时的饮食文化与生活智慧,历经千年,依然静静诉说着古蜀大地的往昔岁月。</p> <p class="ql-block">这层层叠叠的地层,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再到西周、宋元直至近现代,不同颜色与质地的土层,标记着岁月的更迭。每一层都封存着特定时代的遗物与信息,是考古学家解锁古蜀文明密码的珍贵线索,静静诉说着大地深处的漫长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坑,看似平凡的土坑,却藏着古蜀文明的无尽秘密。坑内残损的青铜器、陶器等文物杂乱分布,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它们曾在古蜀祭祀仪式中承载着人们的信仰与祈愿,如今静静躺卧,等待着考古学家们去揭开那段被尘封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尊青铜人头像静静伫立。它造型独特,线条硬朗,神秘的纹路与夸张的五官,仿佛藏着古蜀的无尽秘密。</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身形牌饰</p> <p class="ql-block">月亮湾城墙剖面图为研究三星堆古城的建造技术和防御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通过对剖面图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三星堆古城的城墙结构和建造方式,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时,月亮湾城墙剖面图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上取下的薄薄的外层</p> <p class="ql-block">青铜小立人引人注目。它头戴冠饰,大眼阔嘴,身躯壮实,双手姿势独特。它虽小巧,却蕴含着古蜀文明的深邃密码,从遥远的时光中走来,静静诉说着古蜀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古蜀文化的神秘魅力。</p> <p class="ql-block">沉浸式考古“方舱”也是新馆的一大亮点,它利用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参与到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发掘场景中,感受考古工作的魅力与艰辛 。</p> <p class="ql-block">象牙:是古蜀文化的代表性物品,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中,仅八号坑出土的象牙就有300多根,1、2号坑共计出土象牙80根,其中1号坑13根,2号坑67根,K3出土象牙104根。通过考古、岩土、古生物等研究,专家认为这些象牙极有可能来自本地的大象群。</p><p class="ql-block">‍象牙不能展出,只能存放在恒温恒湿库房里!</p> <p class="ql-block">二展区:巍然王都。</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溯,三星堆遗址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新石器晚期至夏,它已汇聚成中心聚落。商代早期,城墙与宏大建筑拔地而起;中期后,城址广袤达3.6平方公里。精湛的青铜铸造、黄金加工、制玉之艺,交织复杂社会结构与成熟祭祀体系 。“巍然王都”,似在诉说古蜀辉煌,那或许正是某代蜀王都邑的神秘所在。</p> <p class="ql-block">这尊三星堆陶俑,虽历经岁月侵蚀,部分残缺,却难掩古朴韵味。它神态平和,身形简约,仿佛从遥远的古蜀时光中缓缓走来。作为古蜀文明的珍贵遗存,它见证了当时的人文风貌,静静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成为人们探寻古蜀奥秘的独特窗口。</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陶猪,模样憨态可掬。圆滚滚的身躯,小小的眼睛,萌萌的猪鼻,虽历经岁月洗礼,仍透着质朴与生动。它们是古蜀先民生活的写照,也是艺术创造力的体现,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千年前田园牧歌般的故事,让人不禁对古蜀文明多了几分亲切与遐想。</p> <p class="ql-block">这只三星堆陶豆静静伫立。它造型简约,细长的柄连接着宽大的盘与底座。历经岁月,表面略显斑驳,却无损其古朴之美。作为古蜀先民生活中的实用器物,它见证了往昔的烟火日常,承载着古蜀文明的生活印记,引得观者驻足探寻其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陶三足饮器(有点像现在的火锅)</p> <p class="ql-block">这枚三星堆龟背形器,虽有破损,却不减神秘韵味。其表面纹理古朴,似记录着岁月的密码。在古蜀文化中,龟常具特殊寓意,或许与祈福、占卜相关。它静静陈列,以独特姿态,带我们穿越时光,探寻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信仰。</p> <p class="ql-block">这件鸟形金饰片于2021年在三星堆遗址5号坑出土,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唯一鸟形金饰。出土时它如皱巴巴的金箔,经精心修复,才展露出如今展翅欲飞的模样。它薄如A4纸,工艺精湛,鸟首、双翅、鸟身、尾羽造型独特。在古蜀文化里,它或许是祭祀仪式上的神圣装饰,亦或是先民对飞翔与自由向往的寄托,从遥远的商代后期而来,带着古蜀文明的神秘光芒,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件人面金器虽已残破,却仍闪耀着迷人的光泽。在古蜀文化里,黄金象征着尊贵与神秘,这件金器或许曾是祭祀仪式中的重要器物,承载着古蜀先民的信仰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青铜罍残件,虽历经岁月破碎不堪,却难掩昔日光华。它们于1986年出土,身上精美的纹饰,是古蜀青铜工艺高超的见证。在商代后期,青铜罍或许是祭祀中的重器,承载着古蜀先民的敬畏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这枚商代后期的青铜罍盖,虽历经三千余年,其上纹饰仍清晰可辨,精美的纹路诉说着古蜀青铜工艺的精湛。它曾与青铜罍身相依,在祭祀等庄重场合中承载使命,如今虽独留,却依旧是古蜀文明辉煌的见证者,引得人们探寻那段神秘过往。</p> <p class="ql-block">这尊商代后期的青铜尊残件,虽有破损,却不减威严。它于1986年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精美的纹饰、独特的造型,彰显着古蜀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曾经,它或许在祭祀仪式中盛装祭品,承载着古蜀先民对神灵与祖先的敬意,如今虽身有残缺,却依旧是古蜀文明神秘与辉煌的生动注脚。</p> <p class="ql-block">这一商代后期的青铜残件,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复杂的纹路与别致的形态,尽显古蜀工匠的巧思。它或许曾是大型器物的一部分,在祭祀或礼仪场合中扮演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好大的“玉石原料”</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青铜人头像阵列:包含上世纪八十年代及近两三年新一轮考古发掘的成果,展现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 。</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镇馆之宝: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米,铸造于商代晚期(约3000年前)。人像头戴高冠,身着三层华服,纹饰繁复,赤足立于兽形底座,双手呈环形握持状(手中器物已失,推测为象牙或法器)。其身份可能是集神权与王权于一身的古蜀大祭司或君主,象征人与天的沟通。雕像身形颀长,五官深邃,融合写实与抽象,衣饰细节展现古蜀纺织与礼仪文化。1986年出土于二号祭祀坑,采用分段铸造技术,工艺精湛。手握之物与具体职能至今成谜,其超越凡俗的威严造型,印证了古蜀独特的“神权国家”形态,被誉为“世界青铜人像之冠”,现为三星堆博物馆核心展品,彰显中华文明早期多元共生的震撼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镇馆之宝金杖,1986 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为商朝时期金皮木芯杖,现仅存金皮 ,是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它长 143 厘米,直径 2.3 厘米,重 463 克 ,是已出土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者。由金皮锤打后包卷而成,金皮两侧薄、中间略厚 。杖上端 46 厘米处有纹饰图案,以双勾手法雕成,分三组 :一组为人头图案,人头戴齿状冠,耳悬三角形耳坠 ;另两组相同,由鸟、鱼及箭组成,鸟似猛禽,鱼形态写实 。其材质为金银合金,砂金矿料推测来自今四川省盐源县 。</p> <p class="ql-block">从出土环境和纹饰分析,金杖不仅是王杖,更是神杖 ,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工具法器 。其人头图案代表蜀王及其权力,鱼鸟是蜀王通神之物 。它标志着王权、神权和财富垄断权 ,体现古蜀国与中原同时期文化不同的来源与内涵 ,也反映出古蜀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是古蜀文明神秘而珍贵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金面具,出土于2021年新发现的3号祭祀坑,是目前中国商代考古发现的最大金面具。其残宽约23厘米,高约28厘米,重约280克,含金量约85%,虽仅存半张,仍可见精湛工艺。面具采用锤揲技法打造,表面纹饰细腻,眉眼镂空,耳部穿孔,推测原为青铜人像的贴面装饰,展现了古蜀文明独特的祭祀文化与金器工艺巅峰。其神秘威严的造型,体现了古蜀人对神灵与王权的崇拜,是研究三星堆宗教体系及与中原文明交流的重要物证,被誉为"跨越三千年的黄金神颜",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坛引人注目。虽部分残缺,却难掩其昔日的庄严与华丽。复杂的造型上,神兽、人像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蜀祭祀仪式的神秘场景。它是古蜀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承载着古蜀先民的精神信仰,吸引着众人目光,成为探寻古蜀文明的珍贵钥匙。</p> <p class="ql-block">这件三星堆玉璋修长的身形,古朴的色泽,虽历经岁月磨砺,仍保留着独特的韵味。它顶部的造型别致,身上的孔洞与纹路,似蕴含着古蜀先民的匠心与深意。作为古蜀文明的代表性玉器,它见证了往昔的礼仪与信仰,在博物馆的灯光下,散发着跨越千年的神秘魅力。</p> <p class="ql-block">青铜顶尊人头像,它造型独特,面部线条神秘而庄重,头顶尊形器别具一格。斑驳锈迹诉说岁月沧桑,却无损其散发的古朴威严。</p> <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神坛震撼亮相。神兽昂首,线条刚劲,似蕴含无穷力量;人像古朴,姿态神秘,仿佛诉说古老故事。虽部分残缺,却无损其庄重华美。它是古蜀祭祀文化的生动写照,承载着先民的精神寄托,吸引众人目光,成为探索古蜀文明的关键坐标。</p> <p class="ql-block">这两件青铜重器陈列于展柜。尊与罍造型庄重,纹饰繁复精美,每一道纹路都似凝固着古蜀工匠的心血。它们曾在古蜀祭祀等重要场合中,承载着敬意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都广之野”出自《山海经》,被认为是天地的中心,是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展区以“都广之野”为主题,旨在展现古蜀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没有拍照)</p> <p class="ql-block">三展区:天地人神</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三展区“天地人神”位于新馆二层 ,下设“以玉通神”“藏礼于器”“神圣祭坛”“青铜面具”“鸟足神像”“万物有灵”“通天神树”7个单元 ,以祭祀区出土精品文物为展示重点 ,呈现古蜀祭祀文化、信仰体系与宇宙观念 。</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三展区的“以玉通神”单元,集中展示了三星堆出土的众多玉器,彰显了古蜀人以玉通神的文化观念。</p> <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以独特的网格结构,搭配龟背造型,精巧又神秘。它出土于三星堆,承载着古蜀文明的独特印记。虽历经岁月侵蚀,锈迹斑驳,却难掩昔日风采,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古蜀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吸引着人们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古老故事。</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镇馆之宝:祭山图玉璋,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制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255年至公元前1200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呈刀形,长54.4厘米,宽8.8厘米,上宽下窄,黑色不透明,局部被火烧成鸡骨白。两面各有一幅浅线刻《祭山图》,以山、璋、人等形象,生动刻画了古蜀国原始宗教祭祀场面,是中国最早的玉器线刻画之一,也是古蜀文明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三展区的“藏礼于器”单元,主要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用于祭祀活动的重要礼器,体现了古蜀人独特的祭祀行为、信仰体系和宇宙观念。</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兽造型奇异,纹饰精美,尽显古蜀工匠的巧思。头顶的人像庄严肃穆,仿佛承载着特殊使命。当与尊组合成骑兽顶尊人像,更具震撼力,神兽的威严、人像的庄重与尊的典雅融合,似在演绎古蜀祭祀场景,传递着古蜀文明神秘而深邃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骑兽顶尊人像(研究性复原)</p> <p class="ql-block">这尊三星堆青铜神兽,造型奇幻。它身姿矫健,身上纹饰精美细腻,彰显着古蜀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头顶小人像姿态古朴,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它是古蜀文明神秘信仰与独特审美交织的产物,静静陈列,却散发着跨越时空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寻那段被尘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座青铜神坛高耸而立,细节之处尽显古蜀工匠的精湛技艺。神兽威严、人像生动,层层堆叠,似构建起一个神秘的天地。它或许曾是古蜀祭祀仪式中的核心重器,承载着先民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愿,每一道纹路、每一尊造型,都如同一把钥匙,开启着古蜀文明那神秘而深邃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三展区的青铜面具单元是该馆的重要展示区域之一,集中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这些面具造型独特、风格各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镇馆之宝:青铜纵目面具。它是三星堆文明最神秘的标志性文物,宽1.38米,高0.645米,铸造于商代晚期(约3100年前)。其双目呈圆柱状外突达16厘米,双耳极度夸张如翅展开,额间饰夔龙纹,整体融合人神特征,推测为古蜀始祖神“蚕丛”(史载“目纵”)或太阳神“烛龙”的化身,象征对神权的极致崇拜。面具造型可能关联古蜀“目祭”传统,以凸目强化神灵的洞察之力,铸造采用分段嵌铸工艺,展现高超青铜技术。其超现实风格颠覆中原审美,被誉为“千里眼顺风耳”,至今用途成谜(祭祀神器?图腾象征?),成为三星堆诡谲文明与多元中华起源的震撼见证,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核心展区。</p> <p class="ql-block">这件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是商代最大最完整的青铜面具。它造型夸张,双眼突出,线条硬朗,散发着神秘而威严的气息。作为古蜀文明的典型代表文物,它见证了古蜀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承载着古蜀先民独特的信仰与审美,静静陈列,却吸引着无数目光,诉说着那段辉煌又神秘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它是三星堆的明片!</p> <p class="ql-block">这件三星堆青铜小面具,虽尺寸小巧,却尽显古蜀工艺之精妙。其眉眼线条流畅,神秘的表情仿佛藏着千年的故事。头顶独特的辫发造型,为它增添几分古朴韵味。</p> <p class="ql-block">青铜鸟足曲身顶尊神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青铜神物气势非凡。它造型独特,融合多种奇异元素,人面兽身,线条刚劲又不失灵动。复杂的纹饰镌刻其上,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古蜀工匠的智慧与巧思。周围人群或拍照留念,或驻足凝视,它如同一把神秘钥匙,开启通往古蜀文明深邃世界的大门,静静诉说着千年前的辉煌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研究性复原(这里的许多出土文物碎片复原需要长达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只能展示给我们研究性复原)</p> <p class="ql-block">三展区的鸟足神像造型独特、内涵丰富,是古蜀文明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这尊青铜神兽威严伫立。它造型奇异,头顶双角,面目狰狞却又透着神秘。身躯上的纹路精致复杂,每一道线条都似藏着古老的故事。周围参观者来来往往,或惊叹、或沉思,它静静见证着时光流转,从遥远的古蜀时代走来,承载着千年前的文明与信仰,成为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珍贵媒介。</p> <p class="ql-block">研究性复原</p> <p class="ql-block">在三星堆博物馆的展柜中,青铜蛇静静陈列。它们身躯蜿蜒,身上纹路神秘,仿佛藏着古蜀的无尽奥秘。那独特的造型,是古蜀工匠巧思的结晶,承载着彼时的信仰与文化。在熙攘的人群中,它以沉默诉说着岁月深处的故事,吸引着众人目光,让人不禁沉醉于古蜀文明的神秘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尊青铜大蛇静静卧躺。它身躯蜿蜒,鳞片纹理清晰,弯曲的角透着神秘。它从岁月深处走来,以沉默姿态,诉说着古蜀文明的奇幻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镇馆之宝:青铜太阳神器。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二号坑,是国家一级文物,其直径85厘米左右,构型为圆形,正中阳部凸起,周围五条芒呈放射状,芒条与外围晕圈相连。它采用二次铸造法制成,工艺复杂。因与同坑出土的铜神殿屋盖上的“太阳芒纹”等相似而得名。多数学者认为它是表现太阳形象的礼器,反映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是古蜀国神庙中的神器或用于祭祀仪式。</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青铜雄鸡傲然挺立。它周身纹饰精美,鳞片与涡纹交错,勾勒出神秘的古韵。昂首的姿态,似在啼破远古的寂静,将古蜀文明的神秘与辉煌,凝于这一方展陈空间,静静诉说着被岁月尘封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青铜公鸡傲然伫立。它造型独特,头顶的冠、弯曲的喙、流畅的羽毛线条,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古蜀工匠的精湛技艺。它似是从远古而来的使者,静静凝望着岁月,承载着古蜀文明神秘的图腾寓意,吸引着众人驻足探寻那被尘封的历史密码。</p> <p class="ql-block">这尊青铜公鸡它身姿挺拔,冠羽张扬,羽毛纹理精致细腻,每一处线条都凝聚着古蜀工匠的匠心。它穿越千年时光而来,带着古蜀文明的神秘印记,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往昔岁月里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青铜神树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代晚期铸造(距今3000年),高3.96米,为中国现存最大商代青铜器。其造型分三层九枝,枝头立神鸟(现存九只,推测原为十鸟呼应“十日神话”),树干盘绕龙蛇,底座饰云纹,象征沟通天地的“扶桑”或“建木”。神树融合古蜀神话宇宙观,体现对太阳、天界的崇拜,可能是祭祀中通天引神的法器。1986年出土时碎为千片,经十年修复重现辉煌,分段铸造工艺展现高超青铜技术。它颠覆中原文明认知,印证古蜀独特的神权体系与艺术创造力,被誉为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瑰宝,至今仍因残缺顶部与具体用途存谜,散发着神秘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尊三星堆青铜挂饰,以独特的鹰首造型惊艳世人。青铜的色泽古朴深沉,表面纹路精致而神秘,仿佛记录着古老的符号与传说。它曾穿越漫长岁月,或许曾在古蜀祭祀仪式中摇曳,承载着当时人们的信仰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二号青铜神树</p> <p class="ql-block">我的好姐妹们!以上小视频很多是好友大峡谷提供,特此感谢!</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让我们见证了古蜀文明跨越千年的璀璨光芒,每一件文物都似时光使者,诉说着往昔的神秘与辉煌。那些巧夺天工的器物,不仅是古蜀先民智慧的结晶,更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走出场馆,愿这趟探秘之旅,成为我们探索未知历史、追寻文明脉络的新起点,期待未来我们能在更多文化瑰宝中,再续与古老文明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我买了三个冰箱贴,送给大洋彼岸的儿孙,让他们记住中国的三星堆举世闻名,万古流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