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同乐异构和同课异构

Zoe🍀

<p class="ql-block">同乐异构/同课异构</p><p class="ql-block">音乐具有欣赏,审美的特性,教育人的和善美,给予人理性的思考,创造性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奥尔夫指出不适合让幼儿长时间单独听音乐。</p><p class="ql-block">【创意化】</p><p class="ql-block">理解意思——AI对话</p><p class="ql-block">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合作</p><p class="ql-block">(理解:跨领域(音乐,语言,科学…))</p><p class="ql-block">反馈(人本反馈+电脑反馈:成功体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过程中评价(逐步撤出,先给首句再退位)</p><p class="ql-block">创造性表现:(你可以和我不一样——(改成)——你可以开在别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小tip:2个字的花和3个字的花如何固定字数型?(放入二盲盒和三字盲盒,确定选中的字数后,抽对应字数的盲盒)</p><p class="ql-block">情境投入性的重要</p><p class="ql-block">律动:钓鱼游戏(串铃,作为鱼竿)</p> <p class="ql-block">春光明媚的下午,阳光帅气的耿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以“探秘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同乐异构和同课异构”为主题的讲座。耿老师从音乐教育的深远意义出发,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创新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讲座首先回顾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其在教育、审美和道德培养方面的综合作用。接着,耿老师通过“同乐异构”和“同课异构”两个核心概念,展示了音乐活动的无限可能。在“同乐异构”部分,耿老师以《闪烁的小星星》、《听我说谢谢你》等案例,阐述了如何在“一A建库”的方法下利用同一首音乐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和类型的活动,如歌唱、律动和奏乐,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大家在耿老师的带领下边唱边用肢体表达,气氛活跃充满趣味。而在“同课异构”环节,耿老师通过《包饺子》、《妈妈我要亲亲你》、《调皮的小鞋子》等活动,介绍了从“先教会再创编”到“边教边创编”,再到“一A建库”的教学进程,强调了创编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p><p class="ql-block">耿老师还特别提到了绘本与律动教学的结合,通过绘本画面了解律动游戏的故事,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还提升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整个讲座内容充实,气氛活跃,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幼儿园音乐活动创新的重要性和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