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汽车沿蜿蜒起伏的山路迤逦而行,当我步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片奇异幽深的世界,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触。这里重嶂叠峦、异峰突起,神奇的玉笋石林,如柱、如塔、如剑、如戟,直刺蓝天。东流而下的金鞭溪,更使红岩绿树与清溪碧涧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诚然,这是块正在开垦的旅游处女地,民风一如它秀丽的美景那样纯朴。</p> <p class="ql-block">“叔叔听山歌吧!一块钱五首。”一群十岁左右的男孩女孩不知什么时候跟在了我们身后。我惊异孩子的市场经济意识,故意问挣钱干什么。“缴学费!”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心头一热,还犹豫什么,掏钱。顿时山谷里响起了一片稚嫩的歌声。</p> <p class="ql-block"> “拐杖要吧?现在用不上,爬山可顶用了。”一问价很便宜,木制的二元,藤条加工的五元。有人起哄一味侃价,山里人无奈地摇摇头:“你看值多少就给多少,反正家里做的。”对方语塞。</p><p class="ql-block">(天门洞奇观)</p> <p class="ql-block">山路崎岖陡峭,不到半山腰,一个个已经大汗淋离。好像有约在先,挑夫三三两两出现在人们面前。“挑包吧?五块钱一只,我们有证,保证东西少不了。”在众多的挑夫当中,有一位盲妇正用竹篓背着游客的行李艰难地行进着。前面一位小女孩无疑是她的女儿,看上去只有八九岁。女孩用一根细竹竿伸过来让母亲握在手中,脸色木讷地在前面带路,引来游客一阵阵同情的目光。我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凭着盲妇那残疾、孱弱之身,只要在山口席地而坐,游客难免不动恻隐之心。奇怪的是,我在张家界竟没有发现一个乞丐。山里人有山里人的自尊,他们不希望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是靠自己的一双铁脚板和一副好筋骨,用汗水换回全家的衣食,用汗水塑造起一个个耿直、刚毅的自我。</p> <p class="ql-block">登上海拔一千二百米的黄狮寨,极目远眺,千峰万壑尽收眼底,我如同置身蓬莱仙境,顿生半仙半凡之感。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悠长而深情的歌声,那歌声泼辣而热烈,使人觉得是当地山水精气凝炼而成。蓦然回首,身着民族服饰的土家姑娘正在“点歌台”上载歌载舞,让人感到瑰丽的湘西山水又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民俗色彩,疲劳顿释,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不过,一路上真正令我惊叹和钦佩的还是那些抬滑竿的轿夫。他们个头不高,个个精瘦,因为天热不少人都赤膊,在烈日的照射下,上半身油光闪亮泛着古铜色。山道上,不时有滑竿从身边闪过。轿夫全不把陡峭的山路放在眼里,履险如夷,健步如飞。坐滑竿大部分是老弱妇幼,偶尔也能见到几个大腹便便的“款爷”。看那悠然自得的神情,显然不是腰酸腿疼,他们要的就是那份感觉,那份享受。然而,当我看到滑竿上的竹杠深深陷入轿夫瘦削的肩膀时,心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p> <p class="ql-block">一连几天,我脑海里始终翻腾着三个字:“人啊人!”然而,我由衷地敬佩那些自强自立的山里人。</p><p class="ql-block"> 1997年10月写于南京</p><p class="ql-block"> (图片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原载《耐读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