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

木风

<h1><b>之二: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晚餐地</b></h1> <b>锡安门石碑</b> <b>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晚餐地——马可楼</b><br> 位于耶路撒冷锡安山上,锡安门外。 马可楼,拉丁文原意为饭堂、餐厅,是当年耶稣与门徒享用最后的晚餐的地点,也是圣餐崇拜礼仪的起源地‌。耶稣复活后,曾在这里向门徒显现两次,并且众门徒在此领受了圣灵‌。<br> 如今只是一个空房间,当时并没有像达芬奇画的那样有桌子,只是简单的就地而坐。<br> 马可楼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被修建为教堂,后来又被穆斯林改建为清真寺。如今,这座楼的内部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文字和典型伊斯兰风格的装饰。 <h1><b>锡安山大卫王墓</b><br></h1><h3> 是犹太教的圣地之一。这里安葬着大卫王的衣冠。<br> 大卫是以色列的杰出君主。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br> 大卫建立了统一而强盛的以色列国,对犹太民族和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多年来犹太人恢复故国故都的期望都以大卫为中心。新约《圣经》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裔。在伊斯兰教圣训中,大卫(达乌德)也占有重要地位。</h3> 伏石棺祷告。(男女分在不同的区域) 大卫王竖琴雕像(图片来自网络) 米开朗基罗《大卫》 最完美的男人体(图片来自网络) 在古城走的累了,到这门口看到花园想进来歇歇。被人拦住要门票,我们就坐在门口台阶上,想歇会就走。一位上年纪的负责人让我们进去免费参观。 <b>雕像为白衣神父会创办人 </b> <h1><b>圣亚纳教堂(法语:Eglise Sainte-Anne)</b></h1><h3><b> </b> 也称为圣安妮礼拜堂,在耶路撒冷旧城穆斯林区的一座教堂,靠近毕士大池考古遗址。它是法国在耶路撒冷的四块飞地之一。</h3> 根据拜占庭的传统,这座教堂兴建在圣母玛利亚的父母约阿希姆和亚纳住所的原址,也是圣母玛利亚诞生地。教堂为罗曼式,由十字军兴建于1140年。<div> 萨拉丁征服耶路撒冷后,这座教堂在1192年变成一个伊斯兰法律学校。<br>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因为法国支持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将这座教堂赠送给法国。圣亚纳教堂得到恢复,1877年,法国政府将其委托给拉维热里主教和白衣神父会。1882年到1946年之间,此处设有培训希腊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神学院。<br></div> <b>圣母玛利亚与她的母亲亚纳</b> <b> 毕士大池考古遗址</b><div> 此名仅出现在约翰福音五章2节,原义为“橄榄之家”;许多译本却以“Bethesda”为正字,而此字乃源自亚兰文,后音译为希腊语。池子周围有5条廊子,是有拱顶的信道;许多残疾人、病人抱着希望而来,盼望在适当的时候进入池子,以得到奇迹医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