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程人的告白

路漫漫

<p class="ql-block">  来自新中国革命圣地,七里坪小镇的我,十八岁那年,懵懂无知地背起简单的行囊,作别家乡倒水河的星光,从此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里,多了一份红安人的倔强。从小见惯农家生活的春种秋收,造就了我顺应自然、坚韧不拔、朴实善良的性格。多年城市生活的车水马龙,锻炼了我自强自律、团结协作、终身学习的心态。三十余年来,我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饱经雪雨风霜,一砖一瓦百年安全为重,一丝一毫结构合理为先。也曾风光无限,也曾遍体鳞伤,一切如梦如幻只不过是云淡风轻一场。从结构到装饰,从房建到园建,从市政到安装,无论是搬砖小工,还是负责全盘的项目经理,安全帽压不弯挺直的脊梁,工装罩不住浓浓的红安乡音。施工图纸的空隙里,写满的是唐诗宋词的断句残章。总在振动泵的轰鸣里,听见老家池塘的蛙鸣;总在繁花似锦的公园里,闻到村头的稻香。CAD绘不出红安苕的滋味,广联达算不清夏夜田间飞舞的萤光,RTK、全站仪测不准村头皂荚树梢的月亮。天命之年血脉里,依然涌动着门前倒水河的波浪。我摸索着家的方向,笨拙地用我的笔触,丈量着心路的归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