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春雨绵绵,草木蔓发。在布谷鸟的催耕声中,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 </p><p class="ql-block"> 谷雨的来历: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谷雨气候与物候:自然的协奏曲谷雨时节,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减弱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活跃,江淮地区常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浮萍随雨水生长,布谷鸟振翅啼鸣,戴胜鸟在桑树上筑巢,这些物候变化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p><p class="ql-block"> 农事与习俗:北方“谷雨种大田”,小麦拔节,玉米、棉花开播;南方“谷雨满田塍”,插秧防涝,茶农抢摘雨前茶(谷雨茶),清香更胜明前。 谷雨时节有赏牡丹、祭仓颉、喝谷雨茶、吃香椿、走谷雨和祭海等传统习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 谷雨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文化与生活内涵。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谷雨节气,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建安区实验中学四年级开展了涵盖多学科领域的谷雨节气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整合语文、科学、美术、劳动实践等学科知识,让学生们在趣味盎然的实践中学习成长。</p> 劳动实践 <p class="ql-block"> “喝谷雨茶”也是一项民间习俗,来看看我们的孩子们是如何品茶的吧。</p> 科学探究 <p class="ql-block">探秘谷雨的自然密码</p><p class="ql-block"> 科学老师将课堂搬到校园、花园和菜园。指导学生们分组观察谷雨时节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新芽萌发、花朵盛开的过程,学习植物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的生长规律。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p> 学科融合 <p class="ql-block">感受谷雨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语文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古代文学殿堂,诵读与谷雨相关的经典诗词,讲解诗词中的谷雨意境、诗人情感,让学生感受古人对谷雨节气的细腻描绘。同时,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制作“谷雨主题”手抄报,通过图并茂的设计,加深对谷雨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 本次谷雨节气跨学科活动是一次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学科融合的有益尝试,打破学科壁垒,为学生开辟全新学习视野,在知识学习、文化传承、能力培养、品德塑造多方面成效斐然。我们实验中学将继续深化跨学科实践课程研发,围绕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主题,挖掘更多教育资源,打造系列精品课程,让学生在四季流转中领略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魅力,成长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p><p class="ql-block"> 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四年级</p><p class="ql-block"> 2025.4.20</p><p class="ql-block">图文:王文阁</p><p class="ql-block">审核:刘桂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