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赣州久闻其名,年少时对赣州的印象都是与红色根据地相关,像湘鄂赣(指江西简称赣,但根据地大部分位于赣州地区)、闽浙赣红色根据地啊,瑞金中央苏区中心啊,一位老同事的父亲是位老红军听他讲过家父是赣州兴国人,是从家乡参加红军的。但数十年来只闻其名从未走进这座城市。</p><p class="ql-block">2014年赣州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对其评价是:它的历史遗存与文化传承展示了我国南方多元文化的交融,是了解古代城建史,客家迁徙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此刷新我对赣州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并存多元文化的认知。</p><p class="ql-block">这次借春游南岭丹霞地貌,有机会来到赣州。</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我在deep seek上了解了一下它的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自西汉初年设赣县(公元前201年),为赣州建城之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属东吴,西晋时就没郡成为区域行政中心。唐代设虔州,以境内有虔化水而命名,成为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p><p class="ql-block">宋代是赣州发展的鼎盛期。北宋时期,虔州改称赣州,是因章江和贡江合流为赣江而得名。 南宋时,赣州成为南方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文天祥曾在此抗元。宋代修建的赣州古城墙至今保存完好,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宋代砖城墙。</p><p class="ql-block">元明清时期,赣州因水运发达,赣江联通大运河和珠江,成为南北商贸中转站,客家文化在此兴盛,被赋予客家文化摇篮的称号。</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赣州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的重要起点之一。 </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赣州逐步发展为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沿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轨迹,寻访其城市的主要标志性景点,时间紧凑,收获颇丰,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1、通天岩,丹霞地貌江南第一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赣州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3、古城格局与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 宋城历史街区。古城墙全长约3.6公里,保存较为完整,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4、蒋经国故居</p><p class="ql-block"> 5、郁孤台:始建于唐代,因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郁孤台下清江水”闻名。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6、古浮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7、八境台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苏轼为其题诗《虔州八境图八首》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短短两天的赣州行,初步了解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亮点,其历史人文价值体现在完整的古城格局、丰富的红色遗产、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以及延续千年的城建智慧。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瑞金和于都等地探访红色文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赣州,这块红色的土地我们还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赣州也属于南岭丹霞地貌区域,主要集中在通天岩地带,这里早有古人在其活动、历代都有利用天然岩洞进行开凿、建寺、讲学,著名的有观心岩王阳明讲学处。现仍保存的古代石龛造像300多座,其中8座是唐代遗存。还有600多处摩崖石刻,号称江南第一石窟,是名符其实的丹霞文化名山。</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雕像</p><p class="ql-block">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继程朱理学后的旷世大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阳明28岁中进士,正德年间因触怒宦官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悟道“心即理”,史称“龙场悟道”。 </p><p class="ql-block">正德十一年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平定当地民变。 嘉靖六年(1527年)复出总督两广,次年病逝于江西南安。</p><p class="ql-block">王阳明驻节赣州五年,他不仅以军事手段平定叛乱,更注重“破心中贼”, 借讲学传播“致良知”思想,教化民众,稳定社会。 </p><p class="ql-block">通天岩位于赣州西北郊,是丹霞地貌的天然石窟群,自唐代起为佛教圣地,留有大量摩崖石刻。王阳明选择此处讲学,露天授课,利用岩洞天然回音聚声,与弟子问答辩难。 题刻诗句或语录于岩壁,以垂后世(部分遗迹今存)。</p><p class="ql-block">王阳明在赣州通天岩讲学是其南赣治理的重要实践,他将讲学与自然景观结合,开创了以山水启廸心智的教育传统,从而赣州成为心学的重镇之一。今日可从观心岩、忘归岩等遗迹感受“此心光明”的阳明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观心岩是通天岩核心区域之一,传为王阳明静心、讲学之地,岩壁存有明代题刻“观心”二字。</p> <p class="ql-block">忘归岩,王阳明曾游此岩留下诗作,其中“青山随处佳,岂比故园好”。表达他对通天岩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翠微岩</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名字来由,据明嘉靖《赣州府志》记载:山下崆峒如屋,山峰环列如屏,巅一窍通天。”通天岩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广福禅寺</p> <p class="ql-block">阳公祠前的千年铁树,传为苏轼与当地隐士阳孝本共同载种以示友谊。</p> <p class="ql-block">洞中有寺,寺中有洞。</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p> <p class="ql-block">通天洞,佛祖头上的一窍通天。</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佛龛。开凿时间为唐代,鼎盛于北宋。至今还保存8尊唐代佛像,其中一尊被沈从文称之价值连城。北宋华严三圣,周围浮雕是500罗汉。</p> <p class="ql-block">与岩壁融为一体的卧佛</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游览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文庙建于清乾隆时期,建筑保存较为完整,2013年被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泮池</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万世师表</p> <p class="ql-block">参观宋城历史街区</p><p class="ql-block">四贤士牌坊</p><p class="ql-block">赣州“宋城四贤坊”纪念的四位历史人物是赵抃、周敦颐、刘彝和文天祥。他们在赣州任职或活动期间留下了深远影响,其主要贡献如下:</p><p class="ql-block">1. 赵抃(北宋名臣)</p><p class="ql-block">赵抃任虔州(今赣州)知州时,以清廉简朴著称,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尤其注重平息民间疾苦。他推行“平价粜粮”政策,缓解饥荒,深受百姓爱戴。 </p><p class="ql-block"> 他主持修建城墙和防洪设施,加固章、贡两江堤岸,提升了赣州的抗洪能力。 倡导教育,兴办书院,为赣州文教发展奠定基础。 </p><p class="ql-block">2. 周敦颐(理学鼻祖,《爱莲说》作者)</p><p class="ql-block">在赣州任通判期间,于嘉祐年间(1056-1063)创办“濂溪书院”,讲授理学,培养人才,成为赣南文化教育的标志性机构。 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深刻影响当地士风,书院后成为江西理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p><p class="ql-block">3. 刘彝(北宋水利专家)</p><p class="ql-block"> 刘彝任虔州知州时,设计并主持修建了福寿沟,是中国古代最先进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之一。该系统利用地形高差,以“水窗”调节水位,兼具排污、防洪功能,现存约12.6公里仍在使用,被誉为“千年不涝”的奇迹。 </p><p class="ql-block"> 同时完善街道布局,推动赣州成为宋代南方重要商贸城市。 </p><p class="ql-block"> 4. 文天祥(南宋抗元英雄)</p><p class="ql-block"> 1275年,文天祥任赣州知州时,在此招募义军北上抗元,写下《赴阙》等诗篇:“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赣州成为其抗元事业起点。 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深刻影响赣州文化,郁孤台因其《题郁孤台》诗作更添悲壮色彩。 </p><p class="ql-block">四贤士代表了赣州宋代的清官文化、理学思想、城建智慧与民族气节,是“宋城文化”的核心象征,成为当地重要的精神遗产,至今仍被传颂。</p> <p class="ql-block">军刀门</p> <p class="ql-block">赣江边宋城墙下有一处俄式建筑的幽静院落,此处为蒋经国故居。</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1925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1937年3月携妻儿回国,在赣州任职多年。</p> <p class="ql-block">中共赣南临时特委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共赣南临时特委烈士图介(均牺牲于1928年)</p> <p class="ql-block">周敦颐在赣州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开理学先河</p> <p class="ql-block">重要著书:太极图说</p> <p class="ql-block">易通</p> <p class="ql-block">赣州宋城著名景点郁孤台</p><p class="ql-block">苏轼 《郁孤台(过虔州登郁孤台)》</p><p class="ql-block">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p><p class="ql-block">山为翠浪涌,水做玉虹流。</p><p class="ql-block">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p><p class="ql-block">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p><p class="ql-block">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p><p class="ql-block">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p><p class="ql-block">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p><p class="ql-block">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p><p class="ql-block">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p><p class="ql-block">宋·辛弃疾</p><p class="ql-block">郁孤台下清江水,</p><p class="ql-block">中间多少行人泪?</p><p class="ql-block">西北望长安</p><p class="ql-block">可怜无数山</p><p class="ql-block">青山遮不住 ,</p><p class="ql-block">毕竟东流去 。</p><p class="ql-block">江晚正 愁余</p><p class="ql-block">山深闻 鹧鸪</p> <p class="ql-block">文天祥 题郁孤台</p><p class="ql-block">城郭春声阔,</p><p class="ql-block">楼台昼影迟。</p><p class="ql-block">并天浮雪界,</p><p class="ql-block">盖海出云旗。</p><p class="ql-block">风雨十年梦,</p><p class="ql-block">江湖湖城思。</p><p class="ql-block">倚阑时北顾,</p><p class="ql-block">空翠湿朝曦。</p> <p class="ql-block">古浮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八境台是赣州古城象征,依城墙建造,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朱楼碧瓦、雄丽壮观。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并以图求诗于苏轼而得名。历史上被毁,1983仿宋式复建。</p> <p class="ql-block">章江与贡江合为赣,两江在八镜台处合流。</p> <p class="ql-block">赣州古城墙全长3600米墙体上保留自宋至民国时期数以万计的铭文城砖,已知有521种。年代最早的是北宋年间1069年。是全国唯一保存的宋代砖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苏轼为八境台题诗八首,反映了他超脱与淡泊、怀旧与思念、孤独与迷茫、豪迈与不覊的复杂情感和人生思考。</p> <p class="ql-block">苏轼虔州八境图序</p> <p class="ql-block">立于八境台俯瞰城墙逶迆,两江合流,江天开阔,溯古追今,春游丹霞山水画廊在此划上句号。</p> <p class="ql-block">又是杜娟花开季节,又将迎来人间四月天。</p> <p class="ql-block">最后顺便推荐市中心附近的一家老子号兴国米粉鱼店,门脸小、食客盈,味道正宗,价廉物美。地址钓鱼台7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