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0日,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培计划(2025)——县级骨干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提升研修培训”项目的50位骨干教师齐聚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中学,开展深度教学研讨活动。第四十七中学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承担本次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国培班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筹备小组,组长分别由党支部书记李峙江和校长周俊芳两位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李莹同志担任,成员有学校教研室、中学生物组老师。筹备组多次召开专项推进会,精细筹划布置相关工作为本次交流活动。确定了充实丰富的行程,安排了两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涵盖多元创新教学方法;还精心策划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展示活动,充分展现学校社团成果与师生风采。</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示范课由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中马静老师承担,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以“成为小小科学家”这一充满挑战的任务为驱动,巧妙串联起整堂课的内容。课堂上,老师多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推测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科学批判,着力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时,老师重新编排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巧妙融入科学方法的传授与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设计实验等环节在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仅扎实掌握了科学方法,更自然而然地突破了知识重难点,真正实现知识积累与思维拓展的双重飞跃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示范课有乌鲁木齐市132中学孙丹丹老师承担,在这节《急救》课中,学生化身“校园急救志愿者”,通过三大闯关任务完成生命守护特训。课堂以真实急救情境为驱动,学生从“错误拨打120”的纠错中掌握精准呼救五要素,在节奏音乐辅助下模拟心肺复苏按压,借助法律条款破除施救顾虑;止血环节通过“创伤模拟站”实战演练,用螺旋包扎法化解危机。课程融合显性示范与沉浸式体验,学生既在分组竞赛中规范操作,又在综合救援挑战中实现技能整合。一节“有规则、有温度、有担当”的急救课,让知识化作守护生命的底气,为校园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三个环节,是由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中学的姜慧老师为全体国培班老师带来了一场全面且深入的分享。从学校的创立背景、发展历程,到现代化场馆设施的规划建设,再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姜老师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让国培班的老师们全方位了解了我校师生的整体风貌。</p> <p class="ql-block"> 活动渐近尾声,现场研讨氛围却愈发热烈。老师们围绕教学实践里的重点与棘手难点问题各抒己见,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前沿教育理念,深入剖析、热烈交流。大家都怀揣着提升学科育人质量的共同目标,在你来我往的观点交锋中,新思路不断涌现,共同探寻着学科育人的创新路径,碰撞出璀璨的思维火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