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区公共收益监管体系构建:多方协同与地方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区公共收益作为全体业主的共有资产,其监管涉及权利主体界定、责任分工及操作细则,需通过法律法规与地方实践形成全链条监管闭环。结合《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及兰州市地方立法,以下从主体职责、流程规范、地方实践三方面系统梳理监管框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核心监管主体的权责界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业主群体:最终权利主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法律定位:依据《民法典》第282条,公共收益归全体业主共有,涵盖停车费、广告费、场地租金等经营性收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核心权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知情权:可查询收支明细、合同票据等原始资料,物业及业委会须配合(兰州条例第24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决策权:通过业主大会决定收益用途(如补充维修资金、公共设施改造),单次5万元以上支出需业主表决(兰州实践指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监督权:对业委会履职不力或物业侵占收益行为,可启动罢免程序或行政投诉(兰州条例第28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业主委员会:执行与监督中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法定职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日常管理:设立公共收益专户(以业委会名义开户,禁止个人代收),每半年公示收支明细,公示期不少于15日(兰州条例第24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审计监督:任期内须进行年度财务审计和换届审计,费用从公共收益列支,审计结果公告30日(兰州条例第25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禁止行为:不得挪用资金、接受物业利益输送,违者可被业主大会罢免并追究责任(兰州条例第28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责任主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义务清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独立建账:单独核算公共收益,不得与物业费混同,每年2月底前移交收益余额至业委会(兰州条例第41条结合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合规运营:未经业主大会同意,不得擅自利用公共区域经营(如设置广告、摊位),违者面临房管部门行政处罚(兰州条例第38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信息报送:按季度向业委会报送收支报表,配合业主查询及第三方审计(《物业管理条例》第54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4. 政府部门:行政监管与协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房管部门(住建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执法监管:抽查物业账目,对未公示、挪用收益等行为责令整改,罚款额度按地方规定执行(如兰州条例第56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制度建设:制定公共收益专户管理、审计流程等细则,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违规企业纳入黑名单(兰州条例第4条、第25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街道办/居委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基层介入:在业委会缺位或换届失败时,30日内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代表占比≥50%),代行监管职责(兰州条例第29-31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纠纷调解:指导业委会成立,协调业主与物业矛盾,对拒不移交公共收益的物业,协助业委会申请行政强制(兰州条例第27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 第三方机构:专业支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审计与法律支持:业主大会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或财务记账,费用从公共收益支出;律师团队协助处理侵权诉讼,确保程序合法(兰州条例第25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关键管理流程与规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财务公开与账户管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公示要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内容:明确收入来源(如电梯广告、车位租金)、支出项目(维修费用、审计费)、余额等,原始票据留存备查(兰州条例第24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方式:通过公告栏、小区公众号等渠道公示,线上线下同步,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参考多地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账户机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物业代管时须单独开户,业委会管理则以组织名义开户,禁止与其他资金混同(兰州条例第41条、嘉兴住建局指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收益使用与决策流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优先用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首要用于补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如电梯、屋顶维修),其次可用于公共设施升级(如加装电梯、绿化改造)或业主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民法典》第278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决策门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般用途需半数以上业主同意,重大支出(如超5万元)须专项审计并公示方案(兰州实践细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维权途径与责任追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分级处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内部协商:业主向业委会反馈,督促物业整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行政投诉:向街道办或房管部门提交书面举报(附证据),15个工作日内获答复(兰州条例第49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司法诉讼:业主大会授权后,以全体业主名义起诉侵权方,涉及刑事犯罪(如挪用超5万元)直接报案(宁德市实施细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兰州市地方条例的细化与创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兰州市2024年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针对公共收益监管,在流程、责任、保障机制上作出多项突破性规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业委会监管强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公示周期缩短:从“年度公示”升级为“每半年公示”,且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确保信息更新及时(第24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审计制度强制化:新增“换届财务审计”,业委会任期届满前必须进行专项审计,防止资金交接漏洞(第25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成员行为约束:明确禁止业委会成员接受物业利益输送,违规者可被业主大会罢免并追究法律责任(第28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政府介入机制具体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物业管理委员会设立:在业委会无法成立或换届失败时,街道办须在30日内组建临时监管机构(由业主代表、社区、派出所组成),代行决策与监管职责,最长任期3年(第29-32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信用惩戒与处罚:对未单独列账、挪用收益的物业,房管部门可处1万-3万元罚款,并纳入企业信用档案,影响资质评级(第56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操作细则落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账户移交时限:物业须在每年2月底前将公共收益余额移交业委会,逾期未移交可申请行政强制(第41条结合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殊场景处理:针对“住改商”占用公共区域,收益须纳入专户,且经营者需承担额外维护费用,防止公共资源滥用(第54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典型问题应对与实践建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业委会不公示怎么办?</p><p class="ql-block">业主可联名向街道办投诉,要求10日内责令公示;拒不执行则启动临时监管机制,由物业管理委员会接管(兰州条例第29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物业拒绝提供账目怎么办?</p><p class="ql-block">业委会可发函催告,仍拒绝则向房管部门举报,或委托律师发函、提起诉讼,追究其违约责任(《物业管理条例》第54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审计发现账目不清怎么办?</p><p class="ql-block">若存在伪造票据、虚列开支,业委会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虚假记账,涉及犯罪则移交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兰州条例第28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总结:构建“制度+参与”双轮驱动的监管模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区公共收益监管的核心在于 “权利明晰、流程透明、责任可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制度层面:以《民法典》为基础,依托地方条例(如兰州的审计强制化、账户独立化)填补监管空白,强化政府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参与层面:业主需积极行使知情权、表决权,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落实日常监督,形成“业主主导、物业执行、政府保障、社会协同”的治理格局。</p><p class="ql-block">唯有多方协同、权责统一,才能确保公共收益真正服务于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推动小区治理走向规范化、透明化。</p> <p class="ql-block">小区公共收益相关规定摘抄</p><p class="ql-block">闲庭漫步</p><p class="ql-block">小区公共收益相关规定整理小区公共收益相关规定摘抄(分类)一、公共收益的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二条: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兰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开发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二、公共收益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三条: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面积所占比例确定 。《物业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业主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甘肃省物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性活动的,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属于擅自进行经营性活动的情形,权利人请求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将扣除合理成本之后的收益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或者业主共同决定的其他用途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行为人对成本的支出及其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 《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该项收益可用于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或者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根据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兰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该项收益可用于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或者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根据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和业主委员会成员的补助或者工作津贴,由业主大会决定。有公共收益的,从公共收益中支付。三、公共收益的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甘肃省物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性活动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物业经营性收益由物业服务人代管的,应当单独列账,扣除约定手续费后,于次年二月底以前交存业主委员会,并将收支具体情况向业主公布;由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的,应当以业主委员会名义开设账户,不得以任何个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义进行管理。四、公共收益的公示与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三条:物业服务人应当定期将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与收益情况等以合理方式向业主公开并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业主请求公布、查阅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情况等应当向业主公开的情况和资料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业主委员会应及时公示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经营收益及其分配与使用详细情况,每半年向全体业主公布一次,公布时间不少于十五日。业主、物业使用人有权查询、复制相关信息及原始资料并依法实施监督,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等应当予以配合。《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公共收益的收支情况进行年度财务审计和换届财务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全体业主公告三十日。审计费用从公共收益中列支。五、违规行为及处罚《物业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物业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物业服务人未经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同意,擅自改变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规划用途 ,设置营业摊点,许可或者默许他人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从事广告宣传、经营活动的,由市、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p><p class="ql-block">闲庭漫步</p><p class="ql-block">小区公共收益相关规定摘抄</p><p class="ql-block">04-19</p><p class="ql-block">阅读 478</p><p class="ql-block">小区公共收益相关规定整理</p><p class="ql-block">小区公共收益相关规定摘抄(分类)</p><p class="ql-block">一、公共收益的归属</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二条: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开发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p><p class="ql-block">二、公共收益的使用</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三条: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面积所占比例确定 。</p><p class="ql-block">《物业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业主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p><p class="ql-block">《甘肃省物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性活动的,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p><p class="ql-block">《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属于擅自进行经营性活动的情形,权利人请求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将扣除合理成本之后的收益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或者业主共同决定的其他用途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行为人对成本的支出及其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该项收益可用于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或者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根据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该项收益可用于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或者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根据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和业主委员会成员的补助或者工作津贴,由业主大会决定。有公共收益的,从公共收益中支付。</p><p class="ql-block">三、公共收益的经营与管理</p><p class="ql-block">《物业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p><p class="ql-block">《甘肃省物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性活动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物业经营性收益由物业服务人代管的,应当单独列账,扣除约定手续费后,于次年二月底以前交存业主委员会,并将收支具体情况向业主公布;由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的,应当以业主委员会名义开设账户,不得以任何个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义进行管理。</p><p class="ql-block">四、公共收益的公示与监督</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三条:物业服务人应当定期将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与收益情况等以合理方式向业主公开并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报告。</p><p class="ql-block">《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业主请求公布、查阅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情况等应当向业主公开的情况和资料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业主委员会应及时公示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经营收益及其分配与使用详细情况,每半年向全体业主公布一次,公布时间不少于十五日。业主、物业使用人有权查询、复制相关信息及原始资料并依法实施监督,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等应当予以配合。</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公共收益的收支情况进行年度财务审计和换届财务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全体业主公告三十日。审计费用从公共收益中列支。</p><p class="ql-block">五、违规行为及处罚</p><p class="ql-block">《物业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p><p class="ql-block">《物业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p><p class="ql-block">《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物业服务人未经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同意,擅自改变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规划用途 ,设置营业摊点,许可或者默许他人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从事广告宣传、经营活动的,由市、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p><p class="ql-block">礼物榜</p><p class="ql-block">成为第一个送花的人</p><p class="ql-block">送花</p><p class="ql-block">更新于 04-21</p><p class="ql-block">来自湖南</p><p class="ql-block">分享给朋友</p><p class="ql-block">精彩评论</p><p class="ql-block">赞</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说点什么...</p><p class="ql-block">暂无评论</p><p class="ql-block">宁静古风温馨美好 - 清明时节中国风民乐清新春天传统文化纪录片淡雅茶道古香古色 宁静古风温馨美好 - 清明时节中国风民乐清新春天传统文化纪录片淡雅茶道古香古色</p><p class="ql-block">付费文章需要升级APP,请主动升级</p><p class="ql-block">知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