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华昆仑图》创始继承人</p><p class="ql-block">朱恒易、中国·安阳周易研究会理事,人生信条:积健为雄、厚德载物!个人研究方向:易理与汉字、易理甲骨文书画、古汉字与姓名、科学环境堪舆。</p><p class="ql-block">个人创研成果,历时十年时间完成早已断代的风水图设计《四柱沨氺地理图》。作品于2019年8月,由中国•安阳周易研究会会长王志轩先生,为原创作品题名《中华昆仑图》。</p><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遇知音,</p><p class="ql-block">彩云追月得知己。</p> <p class="ql-block">中华昆仑图创始人设计</p><p class="ql-block"> 朱恒易工作室编著</p><p class="ql-block">1. 理论元素:</p><p class="ql-block">- 阴阳五行理论:堪舆学的阴阳五行理论为风水图设计提供了基本的哲学框架。阴阳代表着宇宙中对立统一的两种基本力量,在风水图中,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等方式来体现。例如,画面中明亮与阴暗的部分可以分别代表阳和阴,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的视觉效果。五行(金、木、水、火、土)则是自然界的五种基本元素,在风水图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来选择和搭配元素。比如,水元素可以用蓝色的水流、湖泊等形象来表示,木元素可以用绿色的树木、森林等形象来呈现,火元素可以用红色的太阳、火焰等形象来表达等,通过合理的组合,使画面符合五行的平衡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气场与方位理论:堪舆学强调气场的流动和方位的选择,这也影响着风水图的设计。在风水图中,方位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方位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能量。例如,东方被认为是阳气生发的方位,在风水图设计中,可以在东方的位置上添加一些象征新生、希望的元素,如朝阳、绿树等,以增强画面的正能量;南方代表着热情和活力,所以可以在南方的位置上使用红色、橙色等热烈的色彩,以及一些具有动感的元素,如飞鸟、奔跑的动物等。通过对方位的合理安排,使风水图能够引导气场的流动,给人带来积极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山水地形理论:山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元素,在堪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风水图设计中,山水的形态、走势以及与其他元素的关系都需要仔细考虑。比如,山脉被视为龙脉,具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在风水图中可以用连绵起伏的山脉来营造一种稳定、坚实的感觉;水流则被认为是财富和运气的象征,设计师可以通过绘制弯曲流畅的河流、小溪等,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灵气。同时,山水的组合也需要符合堪舆学的原理,如“背山面水”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风水格局,在风水图设计中也可以借鉴这种布局,使山水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p><p class="ql-block">2. 元素选择:</p><p class="ql-block">- 吉祥元素的运用:堪舆学中有许多吉祥的元素,这些元素在风水图设计中经常被运用,以传达美好的寓意。例如,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具有强大的力量和权威,在风水图中绘制龙的形象,可以象征着吉祥、富贵和权力;凤凰是吉祥之鸟,代表着幸福和美满,在风水图中加入凤凰的元素,可以增添画面的祥瑞之气;还有麒麟、龟、鹤等动物,以及如意、葫芦、莲花等物品,都具有特定的吉祥寓意,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风水图中,使画面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自然元素的强调:堪舆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自然元素在风水图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除了山水之外,植物、动物、天空、云彩等自然元素都可以被运用到风水图中,以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氛围。例如,在风水图中绘制一片茂密的森林,可以代表着生机和活力;画上一群飞翔的鸟儿,可以象征着自由和快乐;天空和云彩则可以增加画面的开阔感和层次感,使人们在欣赏风水图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p><p class="ql-block">3. 构图布局:</p><p class="ql-block">- 整体构图的平衡与和谐:堪舆学追求的是环境的平衡与和谐,这也体现在风水图的构图布局上。在风水图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注意画面的整体构图,使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可以通过对称式构图、三分法构图等方式,来使画面达到平衡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元素的大小、比例、位置等关系,避免出现过于拥挤或过于空旷的情况,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p><p class="ql-block">- 空间层次的营造:堪舆学认为空间的层次和深度对于气场的流动非常重要,在风水图设计中也需要注重空间层次的营造。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透视原理、虚实对比等手法,来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深度感。例如,在绘制山水图时,可以通过近景、中景、远景的设置,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空间的延伸和变化;在处理元素的虚实关系时,可以将重要的元素突出显示,而将次要的元素虚化处理,使画面更加生动、富有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