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14日,野头小学将安全教育课通过"班会认知+集体倡议+实战演练"三维联动,开展防踩踏专题教育活动,让"有序即安全"的意识深植师生心间。</h3> <h3>主题班会:看见危险,学会自护<br> 各班通过卡通视频、情景剧还原踩踏案例直观演示,提炼"三要三不"口诀:要靠右、要扶墙、要护颈;不逆行、不蹲下、不喊叫。</h3> <h3>国旗下讲话:以案为鉴,敬畏秩序<br> "2014年上海外滩事件中,遇难者平均年龄仅22岁。"付校长用沉重的数字敲响防踩踏警钟</h3> <h3> 防踩踏实操演练<br>发生踩踏时,我们应该怎么做?</h3> <h3>第一步:冷静观察,化身"雷达探测器"<br> 通过播放商场、楼梯间踩踏事故动画,学生们发现"所有危险都有前兆"。"低头玩手机""弯腰系鞋带"‘’推搡中摔倒‘’等都是危险隐患。</h3> <h3>第二步:标准防护,解锁"小刺猬防御术"</h3> <h3> ‘’手肘撑开保护面部及胸口‘’</h3> <h3> "十指交叉护后脑,手肘向前护太阳穴!"</h3> <h3> 迅速蜷成"球状":双膝并拢贴胸,背部拱起形成安全三角区。这个姿势既能保护内脏,又能留出呼吸空间。</h3> <h3>第三步:智慧移动,修炼"人潮冲浪技巧"</h3> <h3> 用弓字步抵御冲击,双手握拳保护胸口和头部,确保呼吸空间。</h3> <h3> 和家人同行遇到拥挤人流时,可以躲在家长身后,紧紧拉住家长腰部。</h3> <h3>第四步:预防为先,争当"安全小哨兵"</h3> <h3>教育延伸:安全无小事,警钟须长鸣<br> 这场"理论+实践"的安全教育,把抽象的"秩序"具象成可操作的生存技能。当孩子们懂得弯腰系鞋带应靠边、发现掉落物品不拾捡、上下楼梯不拥挤、校园活动不打闹推搡时,野头小学的安全教育已从应急演练升华为日常素养。</h3> <h3>牢记踩踏“三要,四不要”<br>1、“三要”<br>①要逃:看到有拥挤的情况,不能上去凑热闹,要迅速离开现场,并且在逃离时,不要盲目地跟随周围的人流移动,尽可能向人少的地方移动。<br>②要躲:发觉拥挤时,应该立马避到一旁,选择安全的地点短暂停留避险,以免被卷入人群中无法脱身。<br>③要稳住:如果已经陷入人群当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并尽量靠墙或抓住电线杆等牢固的物体以稳住身体。<br>2、“四不要”:<br>①不呼喊:在发生拥挤时,切忌胡乱大喊大叫或尖叫,不要在人群中传递虚假信息,这样会造成人们的恐慌心理,场面更加混乱。<br>②不逆:在发生事故时,干万不要逆着人群逃离,这样不仅会阻碍人群的逃生速度,而且容易造成摔倒,引发踩踏事故。<br>③不蹲:拥挤发生时,尽量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态,即便是钱包、鞋子被挤掉,也不要贸然弯腰去捡,更不要因为害怕就蹲在原地不动。<br>④不窒息:在人群拥挤中前行时,要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