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那么一方天地,它静默不语,却以无尽的繁华与沧桑,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荣耀。这便是北京故宫,一座承载着六百年皇家记忆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帝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7间。</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同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同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p> <p class="ql-block"> 踏入故宫,仿佛穿越了时空,触碰到历史的脉搏。午门前的厚重历史感扑面而来,让我沉醉其中。漫步在红墙金瓦间,我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触摸到古人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至尊金殿、金銮宝殿”,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紫禁城(故宫)中最大的殿宇,东方三大殿之一。</p><p class="ql-block"> 太和殿是中国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影响历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见证了中国的兴衰与新生。</p><p class="ql-block"> 太和殿内的牌匾上写的是“建极绥猷”四个大字,为乾隆皇帝的御笔。该匾额是故宫博物院在2002年根据1900年《清朝皇室写真》中的老照片复制的,原匾已遗失。</p> <p class="ql-block"> 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也被称为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6年),耗时14年建成。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为止,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和执政。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昔日的皇家禁地如今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故宫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称为“华盖殿”。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改名为“中和殿”,寓意中庸之道。皇帝在此休息、阅读、批示祭文,并召见大臣。</p><p class="ql-block"> 中和殿的匾额上写的是“允执厥中”由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是乾隆皇帝对传统治国智慧的凝炼,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对“中正”与“平衡”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故宫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博物院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25年入选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名单(第一批)。</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时光的见证者。六百年的风雨,六百年的辉煌。红墙黄瓦间,藏着多少帝王的梦想与传奇。走进故宫,仿佛穿越了时空,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p><p class="ql-block"> 保和殿的牌匾上写着“皇建有极”,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字。这块匾额的意思是“天子要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强调皇帝要制定一套不变的规则来管理国家,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 故宫,这座矗立六百年的皇城,是一座活着的文明标本。当我穿过午门朱红的门洞,脚下斑驳的石砖忽然有了温度——每一道裂痕里都藏着二十四位帝王的叹息。</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一座城的灵魂。它是北京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漫步在太和殿前,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故宫,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一座城的灵魂,一个民族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故宫之所以能引得世人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更因为它那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缩影。走进故宫,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辉煌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 故宫“乾清门”是紫禁城内廷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其名称寓意“依偱天地规律,海晏河清”。</p><p class="ql-block"> 在乾清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乾清宫,内廷后宫之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1420年) ,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 所建。 </p><p class="ql-block"> 在乾隆宫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正大光明”的牌匾。它静静地悬挂在墙上,传递着皇家的威严与正气。“光明正大”四个字由顺治帝书写,字体结构苍秀,超越古今,体现了圣神文武、精一执中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进入北京故宫,我感受到了那份庄严与肃穆,仿佛能看见皇帝朝会的盛况。听见文武百官的欢呼。这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缅怀,更是对一个国家辉煌历史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每一处都是故事。从乾清宫到坤宁宫,从御花园到珍宝馆,每一处角落,都藏着一段传奇。故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午门,广场的辽阔与红墙金瓦的辉煌即刻映入眼帘,令人心生敬畏。沿着中轴线漫步,每一座宫殿都仿佛在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故宫的每一个角落,历史的气息都浓厚得让人沉醉。我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触摸到古代皇宫的繁华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 故宫里的铜缸不是器物,是立着的山河。蟠螭纹中游动着江河脉络,水波倒影里站着不灭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太和殿前,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雕龙金柱与蟠龙藻并交相辉映。那金漆云龙纹宝座静默而立,仿佛下一秒便会响起“万岁”的山呼,将皇权的庄严推向极致。</p> <p class="ql-block"> 故宫珍宝馆,一个藏品丰富的展览专馆,从百万件故宫藏品中精选出各类精品,以清代宫廷文物珍玩为主,是故宫博物院历史上展出时间最长的常设展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展出的文物中有各种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尤其是那件凤冠,是明代皇后唯一一件凤冠,真的是奢华至极。</p> <p class="ql-block"> 珍宝馆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精选了大约400件(套)文物,分别在皇极殿两侧的庑房四个展厅展出,包括珠宝、金银、玉石和盆景类文物。这里简直是一座皇家生活用品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长廊中,感受到的是所有文明的璀璨光芒。这些珠宝不仅代表了古代工艺的巅峰,更是历史的见证。亲眼目睹这些璀璨的文明印记。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位于故宫宁寿宫区皇极门外,背倚宫墙而建,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的琉璃影壁,为清代皇家建筑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仿木结构椽檩斗拱;下部为汉白玉须弥座,整体庄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一座活着的博物馆。它不仅收藏着无数珍宝,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每一次走进故宫,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九龙设计,壁面以云水为底纹,九条龙通过高浮雕工艺制成,最高凸出壁面20厘米,立体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 故宫钟表馆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奉先殿内,是中国最大的古代钟表收藏地。这里陈列着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各种钟表,其中不乏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家的珍贵藏品。这些钟表造型精美,工艺精湛,不仅是计时工具,更是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走进钟表馆,就会被一个个精美的钟表所吸引。它们有的造型别致,有的雕刻精细,有的镶嵌着珠宝,每一个都让人惊叹不已。这些钟表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科技水平,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p> <p class="ql-block"> 在钟表馆中,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钟表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日晷、水钟到后来的机械钟、石英钟,中国古代钟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些钟表不仅是时间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故宫狮是皇家守卫门户确保皇宫安宁的瑞兽,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体态壮硕雄健、威猛无比、气势非常。统治者认为狮子不但可以避邪,还可以带来祥瑞之气。</p> <p class="ql-block"> 故宫狮为雌雄一对。狮头饰鬃髦,颈悬响铃。雌狮前左脚下有一幼狮仰卧作嬉戏状,雄狮前右脚抚踩一绣球。底座有繁缛精致的卷叶纹。故宫铜狮已成为所有传统狮子造型中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故宫这座风格清丽典雅的建筑,淡蓝色的琉璃瓦,洁白的玉石栏杆,精工细琢的青石基台,与鹅黄色的墙壁相映成趣,显得淡雅端庄,明亮秀丽。</p> <p class="ql-block"> 故宫后花园,即御花园,位于故宫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是明清两代皇帝和后妃们的休闲场所。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宫后苑”,清代改称“御花园”。</p> <p class="ql-block"> 珍妃井原本是故宫内一口普通的水井,位于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临行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她推入贞顺门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p> <p class="ql-block"> 在故宫的深处,有一片宁静的园林。假山池塘、亭台、长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曾是皇帝和后妃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如今却成为了游客们驻足观赏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的园林设计同样令人称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水池假山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四季皆宜的景致,都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尽管游客如织,但御花园依然能在喧嚣中保留一份清寂。坐在石凳上,听着风吹过古树的沙沙声,或是透过漏窗瞥见一角红墙,会忽然意识到,这座花园不仅是皇家的游乐场,更是一个承载时光的容器。</p> <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皇家气息。它的建筑布局严谨,对称美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风水理念。</p> <p class="ql-block"> 故宫御花园中的香炉通常被称为“鼎式炉”或“青铜香炉”,属于明清时期皇家园林的典型陈设。它们多为铜制,形制庄重,常以三足鼎式呈现,表面装饰有龙凤、云纹等皇家图案,兼具实用与礼制功能。</p> <p class="ql-block"> 当游客举起手机与故宫铜狮合影时,鲜少有人意识到,这些鎏金神兽不仅是皇家威严的象征,更暗藏着改朝换代的密码。从太和门前震慑群臣的醒狮,到断虹桥上捂裆哀鸣的邪狮,再到乾清门旁垂耳示警的哑狮,它们用凝固的金属躯体,见证着紫禁城600年的权谋与宿命。</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的每一座宫殿,都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坤宁宫处于故宫内廷中路,为内廷后三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明代,坤宁宫为皇后寝宫,又称“中宫”。清代,坤宁宫改为萨满教祭祀的场所;并先后为康熙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举办大婚仪式,还是末代皇帝溥仪举办婚礼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在故宫的庭院中漫步,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曾经在此挥斥方遒的帝王将相。</p> <p class="ql-block"> 故宫,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宫殿,用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对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而言,它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而在这场经历中,我们不仅是行走在时间的长河中,更是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历史与现实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漫步北京故宫,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痕迹,感受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故宫永寿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后更名为寿乐宫。在清朝时期,顺治、康熙、光绪年间均进行过重修或大修,但基本保持了明初始建时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站在故宫的大殿前,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帝王的威严与大气。故宫建筑的精致与宏伟,让每一位游客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建筑和装饰,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它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让人们在游览中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故宫里的大缸有多个名称,有吉祥缸、太平缸、门海等。这些大缸不仅是故宫的重要消防设施,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的建筑设计精巧,每个宫殿、每条廊道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代表着古代皇家对天地、宇宙的理解与敬畏。无论是宫廷的气派,还是细节的雕刻,都展示着古人匠心独具的智慧和艺术造诣。</p> <p class="ql-block"> 走进故宫皇极殿,殿内正中悬挂着一块纸匾,上面写着“仁德大隆”。这块匾额原本是乾隆皇帝题的“建极康宁”,但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时,被换成了她亲自题写的“仁德大隆”。</p> <p class="ql-block"> 抵达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巍峨耸立的城墙与庄重肃穆的城楼,它们共同构筑起一幅壮观的画卷。阳光洒在琉璃瓦上,生辉生辉,仿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娓娓道来千年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兴和气游”牌匾位于静宜园里的勤政殿。这块牌匾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前临月河,后有假山叠石环绕,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宫殿之间,我沉醉于那些精雕细琢的雕刻与华丽璀璨的装饰之中。每一处都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雅致,我仿佛能听见历史的悠扬回声,目睹那些身着华服的宫人们忙碌穿梭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来到故宫参观游览,我深感震动与感动。故宫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被这份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所打动,更加珍视与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故宫,古老而华美,红墙黄瓦的浓重色彩下,是中式建筑美学的极致演绎。飞檐翘角如展翅的凤凰,四合院的布局与雕花门楼,将平衡与和谐的哲学凝固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的建筑宏伟壮观,每一砖一瓦都透露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静止的。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些古建筑经过无数次的修缮与保护,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与时代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 在故宫的每一个角落,游客都能深切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历史氛围与深邃的文化底蕴。此次游览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我坚信,故宫这座古老的宫殿将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文化之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