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武义(03)

wdz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04-16</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义璟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温泉南路1533号,总占地300亩,东至凤凰形山、南跨金丝山至老鼠岭、西至温泉南路、北接塔石垅村,由古民居游览区、温泉民宿区和商业文化区三部分构成,传承传统“雅”学文化,楼阁榭、桥、廊,一应俱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义璟园总占地300亩,经过科学规划,璟园在搬迁的同时既保护了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完整性,又传承了古典园林的系统性。民居依山绕着小溪群聚,整个建筑布局,头有“文昌阁”“三山书院”,身接“内火洞大厅”连“爱日堂”“魁榜堂”“无有堂”,靠后有“赛金花馆”“近悦堂”“清朝戏台”,折腰处“剑瓷苑”,拐弯至“鹏熙堂”,另有“恩德堂”“云雪堂”“童话书屋”“槐庭宗祠”节节相连,尾至“中山文岳宗祠”。古民居之外,又配套建造有花园、亭台楼阁和水榭观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一栋古民居背后都浓缩着一段历史,它是一个个家族的兴衰史,也是一段段民族精神文化传承史,体现着不同的建筑文化和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浙江武义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藏品不是奇珍异宝,而是各式各样的徽派古建,这些老房子最少的也有上百年历史。正在建造中的璟园古民居博物馆,看到园内徽派建筑高低错落、马头墙此起彼伏,这些险遭湮没的传统建筑却在异地复建中实现了价值重塑,重绽光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璟”字意为玉的光彩,璟园建造的初衷即在于荟萃江南古建,希望它们能在这尽情绽放“玉的光芒”,这也是取名“璟园”的意义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9年,武义县博物馆“国宝·重光——南宋徐谓礼文书陈列”荣获精品奖。2021年,武义县博物馆荣获2020年度省级“平安单位”暨省级“智慧安防单位”。2021年,武义县博物馆荣获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2020浙江十佳影响力博物馆,列入首批浙江省博物馆服务质量提升试点单位。</b></p> <p class="ql-block">文书的背景与发现</p><p class="ql-block">‌来源与保存‌:南宋徐谓礼文书出土于徐谓礼夫妻合葬墓,位于武义县龙王山麓。由于外表封蜡,保存条件极佳,出土时墨迹如新,历经800多年依然完好。</p><p class="ql-block">‌发现过程‌:2005年,盗墓贼意外发现了这批文书,但由于保存状态过于完好,最初被误判为赝品。直到2012年,经过专家重新鉴定,确认为南宋时期的真迹。</p><p class="ql-block">文书的内容与价值</p><p class="ql-block">‌内容构成‌:文书分为三部分:“录白告身”(任命书)、“录白敕黄”(差遣委任状)和“录白印纸”(个人档案和考核记录)。其中,“录白印纸”共12幅,完整记录了徐谓礼从1221年至1252年30多年的仕宦经历。</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文书不仅记录了徐谓礼的个人事迹,还反映了南宋的官制、政务流程和社会风貌,填补了宋史研究的空白。</p><p class="ql-block">‌文物价值‌:文书保存了南宋特有的竹纸、馆阁体字体以及印章、签名和批示,是研究宋代文书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文书的现状与展示</p><p class="ql-block">‌收藏与保护‌:南宋徐谓礼文书现藏于武义县博物馆,由于纸质文物不易保存,展出的是复制品。</p><p class="ql-block">‌展览意义‌:作为武义博物馆“国宝·重光”展览的核心展品,文书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成为展示武义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南宋徐谓礼文书不仅是武义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中国古代文书保存的奇迹,为研究南宋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如果您对南宋官制或文书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搜索南宋官制或宋代文书制度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