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毕节寻根之旅

旦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025年 4月7日早晨5时,我们踏上了去贵州毕节的访亲寻根之旅。蔚安、树道、爱生、文道、湘特、旦道、本清、学文八人,同为南阳郡韩姓后人,同怀着追念先祖的热情,同肩负着祖上和宗族的期许,自发相聚,结队而行。天空澄澈,微风轻拂,气温舒爽,但我们的内心难掩忐忑,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且更是一场关于血脉、文化和记忆的追寻,是一场拔开家族历史迷雾的寻真。每一次出发,都带着一份对先辈的敬意;每一次抵达,都是一次心灵的回归。</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张简单的发起单,开启了这次寻根之旅的序幕。千里迢迢的路程便在脚下展开。</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是这次毕节访祖寻根之旅让我们相聚同行,共同追寻先祖足迹。这张“九子十将军广场”前的合影尤显珍贵。</i></p> <p class="ql-block">  近700公里的旅途奔波,下午4点多钟,终于赶到了贵州省毕节市,受到了韩贤武、韩立国、韩龙为代表的贵州毕节韩氏宗亲的热情迎接和款待,下榻于毕节回禾奢香大酒店。宗亲相见,倍感亲切;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有拉不完的家常,叙不停的亲情,话不尽的喜悦,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血脉相连的温暖。尤其是围绕着赠送给我们韩氏宗祠的这套《道公族谱》,更有了更多更近的话题,真是不怕话语多,只嫌时间短。今日缘相聚,真情永留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套《韩氏族谱·道公支系谱》,是贵州毕节宗亲赠送给我们韩氏宗祠的珍贵礼物。装帧精美,内容详实,堪称家族文化瑰宝。</i></p> <p class="ql-block"> 4月8日上午10时,在毕节宗亲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来到毕节市七星观区撒拉溪九子十将军广场(韩氏源陵)。整个源陵占地二十多亩,耗资400余万。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建造精湛。月牙塘、大拱门、族徽、九子一凤浮雕、石狮、华表、祭祀台、各色石碑等错落有致,不能尽数。可谓精工巧制,各有蕴含,无不展示着对先祖的敬仰与虔诚,讲述了一段段尘封的故事。漫步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感受到先祖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韩氏源陵正中央的祭祀台前,这里供奉着成公、成公之子观公、芳公、瑞龙公以及福禄寿喜仁义道德富九将军的灵位。我们献上鲜花,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然后向我们的先祖三鞠躬,作揖敬香,再燃放炮竹,寄托我们的哀思。袅袅香烟,传达我们对先祖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阵阵鞭炮,传来一种出自先祖的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这是我们的始祖成公、一代祖观公啊;这是我们的一代叔祖芳公、瑞龙公啊;这是我们的二代堂伯祖堂叔祖福禄寿喜仁义道德富九将军先祖啊。肃立于先祖的灵位前,怎不教我们热泪盈眶,心潮澎湃而激动万分?</p><p class="ql-block"> 听了韩贤武宗亲的讲解介绍,参观完韩氏源陵,所见所闻,深感惊叹和钦佩。如此宏构巨制,尽显毕节宗亲的大构想,大气魄,大手笔,实在是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耸立于源陵道路旁的“韩氏九子十将军陵园”入园碑,精工巧制,创意无限,特别醒目。</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位于韩氏源陵入口处的“九子十将军,美誉天下扬”的奇石碑。石质奇巧,笔力遒劲,尽显高端大气。</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韩氏源陵正大门。上书“九子十将军五道戌夷边;三晋四立国一脉化邦外”联对。气势非凡,令人叹为观止。</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走进源陵后,映入眼帘的是“韩”姓族徽和九龙一凤浮雕。下书“九龙一凤图,成祖宗脉久”对联。精雕巧制,古色古香。</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立于源陵内的韩氏源流碑和明高阳侯韩成公、明总兵都督韩观公及乾隆朝一品侍郎韩荣的简介碑。记录着家族的辉煌历史。</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位于广场正中央的祭祀碑。这里供奉着韩成公和成公子观公、芳公、瑞龙公以及福禄寿喜道德仁义富九将军的灵位。是家族祭祀的重要场所。</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毕节韩氏九子十将军修园修谱“双修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韩贤武宗亲介绍陵园建设情况讲述九子十将军历史故事。令人感慨万千。</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源陵祖茔边的“高阳侯后裔失墓失录祖人纪念碑”,高3.5米。这是园内又一具有创意的显目建造。供后人祭拜,彰显家族对先祖的敬重。</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特录视频一段,供各位观看,了解“九子十将军广场”全貌,以慰藉宗亲孝思追远关切之心。</i></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多钟,我们来到毕节赫章县的江南村,这里95%的居民姓韩,皆为我始祖成公后裔。走进村子,只见飞檐青瓦白墙的民居鳞次栉比,漫山遍野的樱桃树青翠欲滴,宽阔清亮的大河从村中流过。文化广场开阔大气、整洁如新,观光长廊依水而立,风韵别具。环境静幽洁净,居民平和有礼。江南村赛江南啊!的确是富庶文明之地,不愧为“中国樱桃之乡”、“全国文明乡村”。</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徜徉在毕节市赫章县江南村的同心广场上,心中涌出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感,有一种到家的感觉。</i></p> <p class="ql-block"> 千年祖德韵流芳,鄱阳殉忠功名扬。 </p><p class="ql-block"> 醇正族风枝叶茂,福泽万代绽荣光。</p><p class="ql-block"> 同根共源情谊深,亲缘血脉永流长。</p><p class="ql-block"> 漫漫前路肩使命,款款别情寄夕阳。</p><p class="ql-block"> 欢送晚宴上,我们共聚一堂,共话感受,共叙亲情,共享祖宗恩德。亲情是我们的根基,是我们的财富,无论我们身在何处,血缘情义始终最真。今天的相聚,让我们的亲情更加深厚。</p><p class="ql-block"> 再见,亲爱的毕节宗亲!再见,先祖曾经奋斗和安息的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欢送晚宴,毕节宗亲韩昕深情款款地拉起了小提琴。神情专注,琴声悦耳动听。首首歌曲传深情,悠悠琴声道珍重。</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共桌话家常,把酒叙情谊。告别宴上,我们共道珍重,依依惜别,并期望以后再次相见。</i></p> <p class="ql-block">  晚风和煦,轻拂我们的脸颊;前路漫长,直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心情格外的轻松和喜悦。细细梳理我们的行程、经历,此次的毕节寻根之旅,有几个特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一、韩氏宗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璀璨的文化星河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所有姓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之一。我们寻到了我们的根源,找到了我们的先祖。这张韩氏先祖总系脉络图,从万公(韩武子)到成公(公元前约740年----公元1363年)历时两千余年的70余位,是我们的共同先祖。</p> <p class="ql-block">  二、获赠毕节《韩氏族谱·韩道将军支谱》一套三卷。这对我们宗族的溯源、宗祠的文化建设及以后的修谱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三、查找到了可证可考的历史资料,证实了成公、观公、旺公是祖-父-子三代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以前对成公、观公、旺公的关系疑问重重,各有所持,争论不休。此次在贵州毕节,从他们的谱记、流传、迁從经历及年代吻合等方面,可以证实成公、观公、旺公是祖父子嫡亲三代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成公(1325----1363年)虹县人,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随朱元璋濠州起兵,屡建大功。二十三年(1363年),鄱阳湖征战陈友谅,扮朱元璋替主献身。太祖亲赠安远大将军,谥号忠壮,封高阳郡侯,建忠臣祠。为我们的始祖。</p><p class="ql-block"> 观公(?----1414年)字彦宾,虹县人。成公之子,以舍人宿卫、忠谨为太祖所知,授桂林右卫指挥检事。洪武十九年(1386)至三十年(1397)年,屡迁广西都指挥使,征南左副将军,征虏副将军(充副总兵)。平定叛苗及水西诸蛮。永乐年间,曾任贵州、湖广及广东三都司兵,平定所辖各路叛军。永乐十二年(1414)年九月卒。为我们的一代祖。</p><p class="ql-block"> 旺公 洪武十八年(1387)八月十六日酉时生,天顺八年(1464)七月初三日末时殁,观公子。世裔指挥,明赠副将军。永乐二年(1404),自贵州黎平,拔屯十八门军于溆浦龙潭,并安家于此。殁后葬梓坪村旗形。为我们的二代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知悉了一处近支宗亲,搭建了构通平台。</p><p class="ql-block"> 在毕节寻根问祖的同时,我们找到了一支成公之后瑞龙公的后裔。韩观、韩芳、韩瑞龙为三兄弟,是韩成公的三个儿子。在毕节的这片热土上,韩氏族人达两万多人,他们视韩瑞龙的五子道公为從黔始祖。道公与我们的旺公为堂兄弟,六百年前可还在一个锅子里呷饭啦!道公为五将军,在毕节的韩氏源陵里有墓葬。我们与他们“双建指挥部”的主要负责人建立了电话和微信联系,方便了以后的工作联系和感情构通。</p> <p class="ql-block">  这次毕节行,注定是不同寻常的寻根问祖之旅。用族务理事会理事宿老开学宗亲的话说:你们的这次毕节寻根之旅是一件极具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你们为韩氏宗族做了一件大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