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深度游(二)-宁波

勇乐

<p class="ql-block">  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宁波,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劲的经济活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p> <p class="ql-block">  进入宁波,我们先去了位于奉化溪口武岭路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蒋氏故居。它</span>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蒋氏故居始建于清代,历经多次扩建与修缮,现存丰镐房、玉泰盐铺、小洋房、文昌阁等核心建筑。</p> <p class="ql-block">  蒋氏故居丰镐房主体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大门、素居前厅、报本堂、独立小楼,两侧厢房与走廊相连,廊庑回环……。</p> <p class="ql-block">  丰镐房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为蒋氏家族聚居的三间祖屋。1932年蒋介石出资购得周边十余户民居,历时三年扩建至现在规模。</p> <p class="ql-block">  素居前厅门额“素居”二字由蒋介石题写。</p> <p class="ql-block">  报本堂是蒋家祭祖核心场所,神龛供奉蒋介石曾祖以下四代牌位。堂内悬挂吴敬恒题写的“报本堂”匾额。</p> <p class="ql-block">  蒋氏故居的玉泰盐铺门额上书“清庐”二字,西侧墙脚嵌有蒋介石手书“玉泰盐铺原址”刻石,落款“中正”,字迹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  玉泰盐铺是蒋介石出生地,现存建筑是1948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楼下复原的盐铺柜台、营业执照等的。</p> <p class="ql-block">  玉泰盐铺正堂悬挂<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正业兴”匾额,直接</span>反映蒋家“以德兴业”的经营理念。蒋家在经营盐铺时,严格遵守“秤平斗满、童叟无欺”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  蒋氏祠堂新老融合:新祠堂为民国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进,采用砖混结构,门楼饰有“忠孝传家”匾额为蒋介石手书。</p> <p class="ql-block">  老祠堂为清代建筑,保留抬梁式木构。</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原为文人雅集之地,1924年蒋介石改建为两层别墅,内置宋美龄画作与立式钢琴。蒋介石和宋美龄常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蒋宋文昌阁别墅1939年毁于日军轰炸,1987年按原貌重建,现为两岸交流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小洋房是1930年建成的西式别墅。1937年蒋经国留苏归来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  蒋介石母亲王采玉临终前明确要求“所遗家产之半自办义务学校,教授乡里子弟之因贫失学者”。</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遵母遗嘱于1927年开始创办学校。学校采取中西合璧风格,由翁文涛设计。</p> <p class="ql-block">  学校不仅是教育场所,还是综合性社区。下设农事试验场、医院、电厂等,形成“教育-生产-生活”一体化模式。</p> <p class="ql-block">  武岭学校的百年变迁,是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离蒋氏故居只有不到5公里的地方是雪窦山景区。</p><p class="ql-block"> 雪窦山景区以佛教文化、自然风光和民国历史著称,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p> <p class="ql-block">  雪窦山与蒋介石有着密切关系。蒋介石三次下野都住在他建在山里的妙高台别墅。</p><p class="ql-block"> 1937年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就在这山里,是张学良第一幽禁地。</p> <p class="ql-block">  雪窦山东南方向有一缺口,为入山之门户。这里有座赭墙翘檐的古朴亭子,叫御书亭。</p><p class="ql-block"> 御书亭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为1987年重建,内立宋理宗“应梦名山”御碑。</p> <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我们只游览了雪窦山主要景点雪窦寺。</p> <p class="ql-block">  大恩摩尼之殿。</p> <p class="ql-block">  弥勒大佛通高56.74米,佛身33米,是用500吨锡青铜铸造,内部1000吨钢架支撑,是全球最高坐姿铜制弥勒像。</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7日,在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上通过了《雪窦山宣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佛教的智慧力量。</p> <p class="ql-block">  离开雪窦山我们乘车1个多小时的来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月湖之畔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span>天一阁。</p> <p class="ql-block">  天一阁由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主持建造。</p> <p class="ql-block">  范钦一生宦游南北,广搜典籍。范钦去世时,天一阁藏书已达7万余卷,其后代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族规,使藏书体系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  范钦特别注重收藏明代地方志、科举录等稀缺文献。</p> <p class="ql-block">  他从《易经》"天一生水"中汲取灵感,将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采用"天一地六"的建筑格局——上层通间象征"天一",下层六间对应"地六"。</p> <p class="ql-block">  为解决藏书防火难题,"天一阁"楼前凿有"天一池"引月湖水环绕,形成"以水克火"的物理屏障。</p> <p class="ql-block">  天一阁门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范钦重孙范文光主持建造的</span>“九狮一象”假山。</p><p class="ql-block"> 假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采用当地特有的英石堆叠起来、又由</span>工匠精心雕琢而成。</p><p class="ql-block"> 假山与天一池的曲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东明草堂是范钦最早藏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尊经阁是中国藏书文化与儒家教育传统深度融合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5年由鄞县文献委员会从府学原址迁至天一阁,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府学藏书楼实物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百鹅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宁波南郊某显贵家族墓前的祭亭,1959年迁建至天一阁东园。</p><p class="ql-block"> 亭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大户人家祭祀时用餐的地方。</span>明代宁波大族清明祭祀时需宰杀百只鹅以彰显家族排场。因此这座亭就被称为百鹅亭。</p> <p class="ql-block">  秦氏支祠戏台是秦氏支祠的核心建筑。是中国现存最精美的民国戏台之一。</p><p class="ql-block"> 1994年:天一阁博物院成立后,秦氏支祠并入天一阁,戏台成为文化展演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离天一阁博物院不远是宁波南塘老街,这是一条流淌着千年商脉的江南古街。</p> <p class="ql-block">  南塘老街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明清时期已形成“一街一河一市”的独特格局;民国初年的建筑风貌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  老街里有电影艺术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袁牧之故居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  老街里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甬水桥是老街的历史悠久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此桥为单孔石拱结构,是宁波城南最后一座石拱桥,故有“城南第一桥”之称。</p> <p class="ql-block">  老街依南塘河而建,全长约1.2公里,完整保留了500多米的江南传统街巷格局。</p> <p class="ql-block">  永善亭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过街亭,石柱刻有“城望长春步步入胜”,既是旧时行人休憩之所,也是宁波唯一保存完好的施茶亭。</p> <p class="ql-block">  南塘老街,这座承载着千年商韵与市井烟火的历史街区正在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宁波东钱湖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以“西子风韵、太湖气魄”著称,水域面积是杭州西湖的3倍。</p><p class="ql-block"> 到了游客服务中心,我们乘坐景区电瓶车直接到小普院景区。</p> <p class="ql-block">  相传南宋宰相史浩之母笃信佛教,信奉观音,久有去南海普陀山朝山进香的愿望。但因年老失明,跨洋过海十分不便。</p><p class="ql-block"> 史浩便召集地方上的工匠在此凿洞建立观音道场。之后便迎其母亲上船,帆船在东钱湖中漂泊3天后登霞屿,谎报到了“南海佛国”普陀山。因此了却母亲心愿,从此这里也就有了“小普陀”之称。</p> <p class="ql-block">  高18米的汉白玉观音像矗立湖岸,基座刻32观音化身浮雕,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霞屿禅寺曾是南宋古寺,现在见到的霞屿禅寺是1989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寺内圆通宝殿。</p> <p class="ql-block">  寺内藏经楼和西方船不对外开放只能远眺。</p> <p class="ql-block">  西方船并非南宋原物,而是1993年寺院大规模修复时新增的景观,象征“慈航普渡”,即观音菩萨以佛法为舟,引领众生脱离生死苦海。</p><p class="ql-block"> 西方船与九龙壁、藏经楼等共同构成寺内特色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寺内诸佛宝殿</p> <p class="ql-block">  寺内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  补陀洞天体现的是南宋石窟的艺术,洞内长41米、高3米,石壁雕刻观音趺坐像、游龙及韦驮立像,刀法细腻,衣纹流畅,为南宋佛教造像的杰出代表。石窟顶部“补陀洞天”四字为明代遗存。</p> <p class="ql-block">  小普陀<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砖九</span>龙壁。</p> <p class="ql-block">  百宝袋和尚塑像。</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东钱湖怀古》和《东钱湖怀古》等历代文人诗作石碑刻。</p> <p class="ql-block">  东钱湖小普陀景区以“湖山佛国”之姿,融合南宋石刻艺术、佛教文化与湖光山色,是东钱湖“宋韵文化”的核心地标。</p> <p class="ql-block">  宁波老外滩有千年港口的历史积淀,唐宋时期宁波港(明州港)与扬州、广州并称中国三大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鉴真东渡、遣唐使往来均在此启航。</p><p class="ql-block"> 从开埠的角度讲宁波外滩比上海外滩早20年,因此被称作“老外滩”。</p> <p class="ql-block">  1844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老外滩从东方大港转化为近代商埠。</p> <p class="ql-block">  英、法、美等12国在此设立领事馆、洋行和巡捕房,天主教堂、浙海关旧址等欧式建筑拔地而起,形成“十里洋场”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  清末国内商帮也逐渐崛起,虞洽卿、严信厚等“宁波帮”商人以老外滩为起点,创办实业,推动宁波成为近代金融、航运中心。</p> <p class="ql-block">  老外滩街边雕塑</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随上海沦陷后,老外滩成为内地物资转运枢纽,呈现短暂的“孤岛经济”,直至解放后因航运重心转移而逐渐沉寂。</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杭州湾南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是海内外信众与游客的朝圣之地。</p><p class="ql-block"> 到普陀山是需要坐船,这是蜈蚣峙码头。</p> <p class="ql-block">  蜈蚣峙码头是在废弃的矿山上建成的,因形似蜈蚣得名,素有“海上布达拉宫”之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普陀山游览了普济寺、法雨寺、南海观音三个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  普陀三宝之一的多宝塔是元代石塔,五层方形,高18米。多宝塔是用太湖石建造成的,塔上刻有佛教故事浮雕,属全国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普济寺山门前的御碑亭,<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月常辉”匾额现为</span>清雍正皇帝于1731年御制。</p><p class="ql-block"> 碑文记载普陀山“瑞相神光,灵异显著”,将观音菩萨的慈悲比作“海月”,既包容无际,又如明月般永恒照耀。</p> <p class="ql-block">  普济寺是普陀山的前寺,也是普陀山最大的寺庙。这是普陀山山门,据说其正门60年才开一次,进普济寺朝拜需从东门进,西门出。</p> <p class="ql-block">  这是高约5米,厚1.2米,以舟山花岗岩砌筑的照壁,<span style="font-size:18px;">“观自在菩萨”由康</span>熙朝翰林院编修高士奇题写。它是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核心象征之一,既是凝固的宗教史诗,也是流动的文化密码。</p> <p class="ql-block">  普济寺主殿大圆通殿供奉8.8米高毗卢观音,可容纳千人诵经,有“活大殿”之称。</p><p class="ql-block"> 众僧们正在圆通殿前准备做法事。</p> <p class="ql-block">  普济寺伽蓝殿</p> <p class="ql-block">  法雨寺是普陀山后寺,被称"天华法雨",与天齐名,这四字是弘一法师所写。这里原来是皇家寺庙。</p> <p class="ql-block">  法雨寺第一座殿-天王殿,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陀。进门弥勒笑口常开喜迎天众生,出门的韦陀雷霆法相代表佛法庄严。</p> <p class="ql-block">  法雨寺内第二座店是玉佛殿,店内供奉的是一尊玉石打造的释迦摩尼佛。</p> <p class="ql-block">  第三座是九龙宝殿供奉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头顶上的九龙井藻的九条龙,寓示九五至尊。</p> <p class="ql-block">  殿内九龙藻井是明代南京故宫遗物,藻井中央雕有九龙戏珠,属国内罕见。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法雨寺九龙壁,是由60块70㎝x70㎝的青石雕刻而成的,是全国四大九龙壁之一。</p><p class="ql-block"> 法雨寺九龙壁与寺内九龙观音殿的九龙藻井堪称“双璧”,一外一内,一静一动,共同彰显了法雨寺的皇家气派和佛教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南海观音是我们在普陀山游览的第三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南海观音立像是1997年建成的。观音立像高33米,耗资1亿,采用亚金铜铸造,佛面贴金6500克,为普陀山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南海观音以33米的高度俯瞰众生,在海天之间传递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永恒智慧。</p> <p class="ql-block">  宁波这座东海之滨的千年港城。从河姆渡的骨哨到宁波舟山港的汽笛,从天一阁的墨香到东钱湖的波光,宁波既保留着“书藏古今”的文化底蕴,又迸发着“港通天下”的创新活力。</p><p class="ql-block"> 宁波正以崭新形象,在历史长河与时代浪潮里展现着多彩多元的无限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