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忘了您!

Hbfqj

清明节我忽然有种冲动,去龙华扫墓,4月5日下午我又一次来到龙华烈士陵园。<br>上海有关部门发起的“我们来看望您——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几年,看到陵园中宣传牌,我感到庄重,有种亲情,是的,“我们来看望您”,您是我们的亲人、永远活在我们人群中。<br>龙华这儿我来过至少三、五次了,从最早的龙华公园,到扩建后的烈士陵园,我都来过祭拜过先烈,而清明节来看望英烈,则是第一回。 龙华是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它的壮烈地位与南京雨花台相当。1927年3月,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初为上海警备司令部)在龙华镇设立后,紧接着就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从这以后,直到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残酷杀害和囚禁了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font color="#ed2308">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产生过了171位中央委员,其中牺牲42人,在龙华牺牲了7位。首届中央监察委委员10人,牺牲的8人中,龙华有4位。</font><br>如今这里纪念堂中安放了近600名烈士骨灰;安葬在墓地中的有近800名烈士遗骸;271名烈士集体安葬在无名烈士墓中。<br>正因这样,龙华烈士陵园有着崇高的革命地位,江泽民为龙华烈士陵园题写纪念碑,邓小平为龙华烈士陵园题写园名,陈云为龙华烈士纪念馆题写馆名。 <p class="ql-block">进入陵园,我首先来到龙华烈士纪念碑前,<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丹心碧血为人民”</span>,江总书记题字镶嵌在红色花岗石墙体上,由鲜花凌空托起。纪念碑后是无名烈士墓,这是侧卧在青翠草地中的半个赤裸的躯体,他背朝后人,高扬的左手臂刚毅地伸向蓝天,张开的手掌有着擎天的意志,而微曲右腿,是流尽最后一滴血前,还在努力地想站起来......。烈士身后草坪前,是一盏燃烧不灭的长明火。</p><p class="ql-block">无名烈士雕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感,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崇敬之外倍增澎湃的力量。</p><p class="ql-block">我来到陵墓区,苍翠松柏中安放着一块块绛红色的大理石墓碑,有一人墓,也有多人墓,这里的烈士,既有在白色恐怖下壮烈牺牲的革命者,也有在建国后为国捐躯的英烈,每个墓碑前都有扫墓者敬献的花束。一些知名的烈士墓碑几乎被鲜花半掩了,如<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延年、陈乔年</span>兄弟。是呀,我也是首奔他们而来。</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儿子、作为中共最早的重要干部,他们的名字,我们早如雷贯耳,但对他们的成长经历与斗争事迹,应该说多数人都是随着电视剧《觉醒时代》播出而知晓的。他们都是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是被俘的,都是在龙华刑场上被枪杀的,牺牲时哥哥29岁、弟弟26岁。电视剧中那个镜头,陈延年带着遍体鳞伤、回眸一笑,毅然走向刑场,字幕推出他的遗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span>,我当时潸然泪水,愿君莫笑我多情。</p><p class="ql-block">在陈延年的墓前,我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俏丽姑娘,一个人久久地站在鲜花前,一次次地虔诚地鞠躬,又拿起一张纸片,轻轻地念诵着。我不知她的身份,默默地、骄傲地注视她,与她一样,眼窝中噙满了泪花。这是良知者不能忘怀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烈士墓前的成堆花束中,还有不少五彩的纸片,写满稚嫩或娟秀的字句。纪念碑前和墓地中,不时走来一家家的扫墓人流,或几个小伙伴,三五成群结伴而来。我看到年轻伙伴占了多数,特别是少先队员们,都让家人拍摄下他们向烈士庄严行队礼的照片。不忘先烈、继承事业,眼前幕幕,作为古稀老人我欣慰。</p><p class="ql-block">江南四月,正是桃风杏雨、素白胭红的季节,春意拂面,这个季节站在龙华土地上,我们首先会想起这首著名的囚歌,<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span>。这是建国后曾任安徽省副省长的张凯帆留在龙华狱中墙上的诗篇,是龙华烈士精神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钢铁意志、革命乐观精神的写照。<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与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刘伯坚的《带镣长街行》和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span>一样,是我辈受益终身的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纪念馆时,我获得一本赠送的《何孟雄画册》,回来后我迅速打开这本浸透墨香的书籍,细细阅读。</p><p class="ql-block">何孟雄,一个几分熟悉更几分陌生的名字,作为龙华24烈士之一的他,我们常常可以在书籍、纪念馆中看到他,作为早期的共产党人,他的事迹我们脑海里只有几行浅浅的印痕。当我读完这本传记画册,我扪心有愧,原先了解他太少了,我们不能忘了何孟雄!</p> <p class="ql-block">他,1898年6月出生在湖南酃县(今炎陵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他与周恩来、刘少奇同庚。与毛主席既是同乡,更在1915年就相识相知</span>,一起参与湖南学潮和革命。</p><p class="ql-block">他,1918年与毛伟人等热血青年一起来到北京,本计划赴法国勤工俭学,到了京城后,却与毛一样放弃了出国想法,专注留在国内研究中国。进入北大哲学系旁听。</p><p class="ql-block">他,1919年,五四运动中,是北大千余学生中的积极参与者,并冲入曹汝霖宅,<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火烧赵家楼”</span>,并作为176人北大讲演团成员被北洋军阀拘捕,经民众抗议后才获释。</p><p class="ql-block">他,自五四运动起,直接受到李大钊的培养,1920年11月,<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成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span></p><p class="ql-block">他,1920年11月起,就奔赴长辛店、唐山,南口等地从事工人调查工作。举办长辛店工人夜校。1921年6月起,参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p><p class="ql-block">他,1921年3月被推举参加在苏联召开的少共国际二大,在满洲里出境时,被北洋军阀逮捕,关押三月,受尽折磨,经营救获释。</p><p class="ql-block">他,1921年12月起,直接参与领导了党在北方地区的工运,组织、参加京绥铁路工人多次罢工,在张家口、南口等地发展多名工人党员,建立起党组织,是我党最早参与领导工人运动的干部,并在实际工作中写出许多真知灼见、有指导意义的文章。</p><p class="ql-block">他,1923年6月,与李大钊一起代表北方党组织参加了中共三大,并几次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委员长,中共唐山地委书记、京奉铁路总工会委员长等职。</p><p class="ql-block">他,1927年8月调往上海工作,多次出任江苏省委重要领导。他是中共在上海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先后担任过中共沪西区委、沪东区委、沪中区委书记。</p><p class="ql-block">他,是我党最早从事农村武装斗争的党员干部之一,1927年11月起,在江苏淮阴、淮安多次组织农民暴动。</p><p class="ql-block">他,是最早反对李立三盲动主义的党员干部,并因此受到错误处分。在被撤销沪中区委书记后,他向中央递交了2万多字的《政治意见书》。六届三中全会后,周恩来同志主持起草了中央政治局决议,撤销对何孟雄的处分,却未能公布和通知本人。</p><p class="ql-block">他,参加了六届四中全会,因与王明等人错误行为线进行斗争,在会上受到王明等人的猛烈攻击,被撤销党内的最后一个职务。</p><p class="ql-block">他,是我党最早受到错误路线打击的干部,并因此最终遭到“神秘”的被捕。六届四中全会后仅仅十天,1931年1月17日,他与林育南、李求实、柔石、胡也频等人在上海先后被捕,2月7日晚上9点,24位坚强的共产党人被提出龙华监狱,在国际歌声中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他,就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何孟雄</span>,牺牲时不到31周岁。</p><p class="ql-block">他的妻子叫<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廖伯英</span>,湖南长沙县清泰乡人(今开慧乡),与杨开慧是同乡。她是李大钊的学生,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是中共第一位女共产党员,</span>1920年11月与何孟雄一起成为中共北方党组织成员。在白色恐怖中,她与丈夫何孟雄一起开展地下工作,由于斗争险恶,积劳成疾,于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年仅30岁。</p><p class="ql-block">1945年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最终为何孟雄等人平反。</p> <p class="ql-block">读完《何孟雄画传》,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我们怎能淡漠?这是一个伟大的烈士,一个伟大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知识分子革命者,何孟雄身上有着一种特殊的革命品质,就是深入实际,实事求是。他很早就投身于铁路工人运动,能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办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p><p class="ql-block">在领导农村武装暴动、城市地下工作中,何孟雄既能够深入一线,切实发挥领导作用,更能在这些实际工作中发现存在问题,包括党的路线、策略上的问题,勇于思索,敢于向上级党组织发表“<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诤言”</span>,不怕打击、不怕撤职,与“左”或“右”的错误路线作斗争。。</p><p class="ql-block">与中共早期的许多知识分子出身的高级干部相比,何孟雄有着更深入实际的作风,更丰富的斗争经验,更深刻的理论水平。我想,当年如果我们党不是被国际力量所误导,像何孟雄这样中国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型共产党人被提拔到更重要岗位的话,我们党、中国革命可以避免少走许多弯路。,</p><p class="ql-block">何孟雄具有坚强的党性和革命意志,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多次“能上能下”,他曾担任中共北方区书记、江苏代理省委书记等重要工作,又很快被下调到基层,他都能很坦然面对,积极做好新的革命工作。其实那个年代的职务高低,并不是待遇,而更大的责任、更多的危险。</p><p class="ql-block">何孟雄是最早受到党内错误路线打击的对象,从立三路线到王明等的左倾错误领导人,都无情打击过他,直至被错误处理,撤销所有党内职务。但他依然以坚定信仰与党性,不叛党、不脱党,坚持为党工作。回想一下,在他那个年代,白色恐怖下叠加“红色冤屈”、委屈,有多少曾经叱咤风云,党内比他职务更高,影响更大的共产党员,要么自动脱党、要么走向分裂,更有跑到反面,成了为人不齿的叛徒、汉奸。这样的人,在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就有7个。</p><p class="ql-block">何孟雄是个气节铮铮的共产党人,他和龙华24烈士的被捕原因,一直有“党内奸细”出卖的嫌疑。在龙华监狱受审讯时,审问者知道何孟雄在党内处境不佳,想挑拨他与党的关系,说“我们知道,你反对立三路线,我们也反对立三路线,希望我们联合起来......”</p><p class="ql-block">何孟雄马上站起来怒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咱们俩根本不一样,怎么能联合起来呢?!我们反对立三路线是为了建立一条正确路线,打倒你们,赶走帝国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审问者碰了壁,又嘲弄何孟雄说:“你死后,共产党会给你什么处分?”</p><p class="ql-block">何孟雄再次义正词严地予以驳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革命队伍内出了叛徒固然可恨,但叛徒再多,不能影响革命。今天叛徒出卖了我,明天将会有千百个革命的后来人!我们的党不像你们国民党腐朽没落!”</span></p><p class="ql-block">读到这些铿锵有声的文字,我们怎能不被何孟雄的革命精神所震撼、所感染,您是一个有崇高信仰的人,一个真正的钢铁战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span>,也许这两句千古壮烈、抱恨仰天的诗句,不能完全表达何孟雄、龙华24烈士、以及所有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的气质与胸襟,<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span>,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柔情,才是共产党人、革命英烈的丰沛情感。</p><p class="ql-block">作为后辈,生活在和平时代,并崛起于世界民族强林中的中国人,我们要对得起陈延年烈士的遗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span>,在慎终追远的清明时节,或鸳呢莺欢的幸福时刻,别忘了,去看望一下英烈。</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