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仓门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当时在无锡东门外(今长庆路一带)建立了东仓,用于储藏“皇粮”。东仓设有北南两座大门,北面的大门被称为北仓门,南面的大门被称为南仓门。随着东仓的废除,北仓门和南仓门作为老地名保留至今,成为无锡历史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1938年,北仓门地区建成了北仓门蚕丝仓库,这是北仓门码头的历史遗存之一。北仓门蚕丝仓库位于今北仓门37号,是当时重要的蚕丝业仓库,反映了无锡作为“蚕丝码头”的兴盛。</p> <p class="ql-block">无锡北仓门是民族工商业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而位于古运河畔的现存规模的蚕丝业仓库充分反映出当年“蚕丝码头”的兴盛。它是历史变迁真实的记录,是一个城市的年轮与轨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北仓门蚕丝仓库在伴随着运河水静静地流淌了近百年后,通过对其有机更新与保护如今又重新焕发出生机来。</p> <p class="ql-block">无锡市北仓门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在借鉴美国纽约苏荷(soho)艺术街、上海苏州河畔艺术工作室和法国塞纳河“左岸”艺术家聚居区模式的基础上,以20世纪20年代江南的蚕丝仓库为基础,改建为现代LOFT建筑,完整保留仓库原有结构和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元素与现代西方艺术经典,构成园区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彰显出独具韵味的情调。</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无锡段,孕育了无锡璀璨的文脉、独特的城脉与活跃的经济形态,这条雄伟的“黄金水道”“人文中轴”,在无锡不断焕发出新的风采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无锡古运河(东门段)两岸景观改造更新项目是2024年无锡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项目全线2.4公里,占地面积约6.6公顷,总投资约1.5亿元。</p> <p class="ql-block">项目以古运河滨水空间为载体,将运河文化、工商文化、休闲运动、生态环境修复和商业配套有机植入,实施了绿化景观提升、滨水空间改造、交通组织优化、桥下空间更新等改造提升工程,形成了长2.4公里、平均宽15米的城市“水客厅”。</p> <p class="ql-block">项目部分步道与周边社区、商业区打通,实现慢行步道三道贯通,整体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出行效率和舒适体验;增设无障碍通道11处、滨水浮桥4处,全域覆盖无障碍设施,更好造福特殊群体。</p> <p class="ql-block">早春2月,走在无锡古运河(东门段)两岸,目及之处皆是历史与现代的融合,项目为民服务匠心多多,创意满满,走进它就像是走进了一幅悠长的无锡城市历史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