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第42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了。因为"中"成了河南的代名词,我们也由此开启了"中·中"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是随信丰乐享国旅35人团出行的,以下是我用文字和图像记录下的寻"中"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兴建的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祖庭,还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功夫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故少林寺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少林寺游览了</p><p class="ql-block">①常住院: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景点。</p><p class="ql-block">②塔林:历代高僧的墓塔群,是少林寺历史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③观看了二场武术表演,近距离感受少林武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中街13号,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她位于龙门山与香山之间,伊水中流,两山对峙,形若天然门阙,故称“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营造时间长达1400余年。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造像题材广泛,涵盖佛、菩萨、弟子、力士、天王、飞天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高达17.14米,面容慈祥,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造像风格兼具北魏的“秀骨清像”和唐代的“丰腴华丽”,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是中国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其造像和碑刻题记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信息,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西山石窟开始游览,依次参观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奉先寺等著名洞窟,然后前往东山石窟,乘坐景区观光车,车览了香山寺和白园。最后回到游客中心A17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洛阳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无论是对于艺术爱好者、历史学者还是普通游客来说,龙门石窟都是一处不可错过的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千米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17米。因东周道家始祖老子(李耳)曾到此归隐修炼,故被尊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并更名为老君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君山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老君山景观区有6处,景点179个,包括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石林景观,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君山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北魏时期,人们在山上建老君庙以纪念老子。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君山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驴友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河南很多景点我都游览过,像龙门石窟,少林寺,云台山等,但是这一次出游主要是被老君山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洛阳神都牡丹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三川大道附近,是洛阳地区知名的牡丹观赏园之一,园内牡丹品种众多,是春季赏花的好去处,规模宏大,拥有100多万株牡丹,花开时节花团锦簇,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稍有遗憾的是,今年天气偏冷,牡丹开花略晚,我们进园时只有极少部分开花。</p> <p class="ql-block">黄河三峡桃花园位于黄河三峡景区内,这里由孤山峡、龙凤峡和八里峡三条峡谷组成,是黄河入海前最后一道峡谷。景区内山水交融,群峰竞秀,自然风光壮丽。每年春天,桃花园内桃花盛开,成为景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在桃花岛上我们参观了风水园和姓氏树后,又登上了孟良寨。在孟良寨最高峰环视周边景色,有一种居高临下,傲视群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游览完桃花岛后,我们乘坐大型游船游览了黄河三峡。</p> <p class="ql-block">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是一个因太极拳而闻名的古老村落,距温县城5公里,距焦作市区35公里。陈家沟原名常阳村,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且陈姓成为主要家族,遂改名陈家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家沟被誉为“太极故里”,是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拳是明朝末年陈家沟村民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的一种新的内功拳。自17世纪创编以来,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参练人数最多的世界第一运动。陈家沟因太极拳而享誉全球,每年吸引着大批的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参观旅游。陈氏太极拳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步演变出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各大太极拳流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家沟不仅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古老村落,更是一个太极拳文化的圣地。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点遗憾的是,在这里没有看到太极拳师的太极拳表演和教学互动。</p> <p class="ql-block">峰林峡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以峡谷奇观、碧水丹霞地貌和丰富的生态资源闻名,被誉为“太行山明珠”,融合了北方山水的雄浑与江南水乡的灵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到天空之恋玻璃桥上,在这合影留念。然后从天王峰顶沿着翡翠湖观光步道下行了约五公里,一路风景如画目不暇接,大约经过一个小时到达翡翠湖游船登船处。登上游船沿着两边峭壁夹住的翡翠湖游览了约半个小时,最后到达上山缆车下站。</p> <p class="ql-block">万仙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沙窑村,是一个集雄、壮、奇、幽、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主要游览了郭亮村和挂壁公路。</p><p class="ql-block">郭亮村被誉为“中华影视村”,是许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这里山势险峻,谷幽崖高,村子依山而建,石 、石床、石椅等设施彰显了原始的生活风貌。</p><p class="ql-block">绝壁长廊(郭亮洞)是郭亮村的一大奇观,这条完全由人工开凿的隧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览完挂壁公路(郭亮洞)后,让我惊叹不已。这条完全由人工开凿的隧道,穿山而过,连接了郭亮村与外界。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站在隧道内,我望着那陡峭的山壁和光滑的石壁,心中涌起了对当年开凿者们的无限敬佩。他们凭借着简陋的工具和坚定的信念,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这种精神,这种力量,让我深感敬佩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在红旗渠5A风景区,我们主要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和游览了青年洞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八朝古都开封城,我们夜逛鼓楼美食街,品尝特色美食。漫步宋都御街,穿越千年重走皇帝上朝路。打卡龙亭4A风景区,欣赏开封夜晚的璀璨灯光。</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园景区,九点钟在大门口恰遇包拯迎宾,进入园内人山人海,各种演出目不暇接,我们选择性的看了两场大型演出,一是大宋.东京保卫战,二是岳飞枪挑小梁王。</p> <p class="ql-block">郑州的中原福塔,又名“河南广播电视塔”,位于郑州市经开区航海东路1206号,是一座集广播电视信号发射、旅游观光、高空餐饮、跨境E贸易购物、休闲娱乐、会议庆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总高度为38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全钢结构发射塔之一。由塔座、塔身、塔楼和桅杆四个部分组成,顶部桅杆天线高达120米。2006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2009年10月完工。</p><p class="ql-block">塔座为鼎形设计,寓意“鼎立中原”。塔身设计为古代的乐器组合“编铙齐鸣”,象征着中原福塔的通讯传播功能。塔楼从上空俯瞰,电视塔像一朵盛开的梅花,寓意“花开五福,福泽中原”;从地面仰视,则像一尊竖立旋转向上、自然腾跃、飘逸飞舞的凝固礼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空观光层位于97层,高度约251米,提供高空观光服务,游客可以俯瞰整个郑州市区的美景。</p><p class="ql-block">云中漫步体验项目位于99层,垂直地面高度281米,是全球钢结构铁塔上超长的城市高空360度、全透明、无护栏步道。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扶云摘星的刺激与浪漫。</p><p class="ql-block">云端滑道与云中漫步平台相接,是全球超长城市户外空中玻璃滑道,给游客以快速下降的震撼体验。晃动观景平台:位于99层,具有声光电及真实晃动效果的玻璃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观景体验。</p><p class="ql-block">2011年4月26日,中原福塔塔座三层和四层中心的《锦绣中原》全景画作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原福塔作为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拥有独特的建筑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项目。无论是对于想要俯瞰城市美景的游客,还是对于喜欢探寻历史文化的游客来说,中原福塔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郑州的玉米楼,正式名称为千玺广场,因其独特的造型酷似一根金黄的玉米棒而得名,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楼总高度达到280米,共有63层,其中地下3层为停车场,地面60层包括商业用房、写字楼和酒店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米楼整体呈圆柱形,外立面采用金色玻璃幕墙,夜间灯光熠熠生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郑东新区的天际线上。内部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拥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商业区、休闲区等,楼层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p><p class="ql-block"> 城市观光厅位于玉米楼的58层,提供高空观光服务,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郑州市区的美景,感受城市的繁华与壮丽。地面1-4层为商业用房,汇聚了众多知名品牌和商家,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购物和休闲选择。玉米楼内设有高档酒店,为商务旅客和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标间价格从六百到二千不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玉米楼下的如意湖,是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的重要景观之一,湖水清澈,景色宜人,四周灯光映照着大楼倒影浮在湖面,甚是好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玉米楼作为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以其独特的造型、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完善的功能配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无论是对于想要俯瞰城市美景的游客,还是对于喜欢探寻现代建筑艺术的游客来说,玉米楼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广场,地处郑州市中心,是二七广场的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七纪念塔是为了纪念1923年2月7日发生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这次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七纪念塔于1971年7月1日动工兴建,同年9月29日落成。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为3层,塔身为11层)。塔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不等边的五角形并联,外观独特,雄伟壮观。塔的每层均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覆顶,外表面用白水泥、白石子粉刷。每层各面均有红漆方形格窗,塔辟南北两个大门,大门为卷棚歇山式,绿琉璃瓦覆顶。塔顶建有钟楼,有直径2.7米的大钟六面,钟楼顶端矗立9米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七纪念塔不仅是为了纪念在二七罢工中牺牲的烈士,更是为了缅怀所有为革命事业奋斗和牺牲的先烈们。它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团结和斗争精神,是郑州人民英勇不屈的象征。二七纪念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学生和团体前来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是中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其前身为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由开封迁至郑州,1998年更名为“河南省博物院”,并迁入现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占地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另有说法为院区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造型独特,蕴含“天中地心、天圆地方”的理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1月,河南省博物院拥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二级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南省博物院设有16个基本陈列展厅,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生动呈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九天的河南全景之旅即将结束,在郑州打卡留念,踏上返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