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冯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40105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愿意听爷爷讲历史故事。比如孙膑与庞涓的故事等等。尤其令我至今难忘的是邯郸学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邯郸学步,说的是战国时燕国一青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好看。于是,背上行李,跋山涉水,到邯郸学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在大街上,跟在人家后面摹仿人家走路,人迈左脚,他迈左脚;人迈右脚,他迈右脚,稍不注意自己就搞乱了左右,待了几个月,学来学去总是学不像。就想回家,竟然忘记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了,只好爬着回家去。这个故事,说明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没学到别人的,反而把自己原有的东西都丟掉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我小时候,从上小学就开始摹仿别人的东西了。比如,写毛笔字。买来颜真卿的毛笔楷书字帖练字,一笔一划、一撇一捺的摹仿,摹仿的越像越好。还有画画,也是先摹仿名人名作。仿真画,几乎以假乱真。唱歌也是先摹仿名家名人的歌曲和唱腔。摹仿的越像就越成功!摹仿古人写诗,严格按古人的格律写,比如七律,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思维模式,就扼杀了现代年轻人的创新意识。再比如学习外国人穿西装,老觉得洋人的东西好,科学技术学不来,就专摹仿些表皮的东西,脱下了民族的衣服,穿上了洋人的西装。你穿上西装又怎么样呢?就成了洋人了吗?真正的强国富民的东西学到了吗?我回忆起我的学习过程,大概从小到大全是在摹仿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一点创新意识。尤其是学中文的,都是在按古人或圣人的标准行事。日久天长,就形成了自己很难改变的思维模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摹仿习惯,从幼稚园就开始了。一旦摹仿的思维模式形成,就很难改变了。摹仿自然就延变成了抄袭行为,抄袭就是摹仿的思维定式得到了进一步的自然发展。比如,论文抄袭、科技创新抄袭,等等。这种行为,抄袭了创作者和发明者的劳动成果,触犯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是一种犯罪行为和偷窃行为!我们这种自幼开始的各种摹仿学习,是造成日后青年人踏上社会大肆抄袭行为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现在的Al辅助生成文章,也是一种不动脑的抄袭行为。依靠机器人的写作,就会丢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兴趣,久而久之,就不知道什么是创作,什么是文章,什么是感人至深的领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从此也就不会写文章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爷爷在我童年时光的教导,常常在我耳边响起。我现在还清晰记得爷爷曾说:“邯郸学步”是一种傻子行为,会自己走入坟墓里。要学会自己走路,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模仿别人,更不要抄袭别人的文章资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摹仿抄袭一旦形成了习惯,自然就缺乏创新意识。这样摹仿和抄袭,是很快入门的,但从此不再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跟着别人后边爬行,永远是落后的。从而,在各行各业难免出现“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短视行为。最后的结果是,不搞科研创新,仿造照抄照搬西方的东西,误国殃民,被动挨打!比如,中国的芯片。被美国卡脖子。就是创新不如照搬照抄来的快的思想观念作崇形成的,有些人一直认为,买美国的芯片比造自己的芯片快的多、便宜的多、简单的多。试想一下,如果人家某一天改变主意了,不供给你芯片了,该如何是好呢?只有被动等待受制!由此可见,抄袭的危害性是巨大的,抄袭是自掘坟墓。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童年时期开始,就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一味的模仿古人或名篇名句,照搬或抄袭古人的名言名篇,更不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Al辅助创作,应该用自己的视角和感悟创作。应该借鉴他人的长处或经验,尤其要学习研究别人的科技创新成果,取长补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搞出自己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并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