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初期,我生活在山区农村,那段关于双抢即夏收夏种生活,如今回想记忆颇深,那一年年紧张又繁忙的生活节奏,如同细腻而生动的历史画卷,被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间,成为无法磨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并成长在义南山区的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古老山村,古村经历了800年的沧桑岁月。整个村庄被连绵起伏的群山紧紧拥抱着,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瑰宝。村民们无论是耕种还是赶集,都需翻越那十多里崎岖陡峭的南天岭山路。在那个农业学大寨的时期,为了修建柏峰水库,部分珍贵的粮田被无情地淹没。于是,政府便安排我们在离村庄十多里的乡政府旁的溪滩上重新开垦粮田,以此维持生计。在这片群山环绕的山区,人口众多而田地稀少,村民们只能依靠着原始的肩挑背扛,在大山的庇护下辛勤劳作,维持着一家人的温饱。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双抢无疑成为了农村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夏日里,阳光总是那么炽热而耀眼,它照亮了蜿蜒曲折的山路,照亮了广袤无垠的田野。金黄色的稻谷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预告着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翩然而至。双抢,即抢收抢种,这是农民们为确保粮食能够及时收割与播种而进行的一场既紧张又有序的辛勤劳动。它不仅考验着农民们的体力与耐力,更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与团队协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每当双抢时节来临,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勤劳的山民们便已经踏上了他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落在宁静的村庄上时,他们便肩扛锄头,手提镰刀,怀揣着满腔的希望与憧憬,步履坚定地迈向了广阔的田野。在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的初期,他们各自在自家的稻田里弯下腰身,一手紧紧握住沉甸甸的稻穗,一手熟练地挥动镰刀,一刀一刀地割下那成熟的一排排稻谷。随着镰刀的起落,金黄色的稻谷纷纷倒下,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金色宝藏。紧接着,他们便用脚踏打稻机,你递我打,忙而有序地打下了金黄色的稻谷。汗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从他们的脸颊滑落,滴入脚下的泥土之中,滋润着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这汗水,是他们辛勤耕耘与默默付出的最好见证。</p> <p class="ql-block">收割完毕后,村民们稍作休整,便需用白布袋装满粮食,架在扁担上,沿着南天岭崎岖的山路,将粮食挑回山区。这时,山路上便形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白茫茫的长龙画卷。山民们肩挑重担,步履蹒跚却坚定有力。他们的身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而伟岸,景色蔚为壮观。紧接着便是紧张而有序的播种工作。山民们将肥料从山村运往田间地头,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饱满的种子撒入刚刚翻新过的土壤中,满怀期待地盼望着它们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们细心地照料着每一寸珍贵的土地,用勤劳的双手为来年的丰收播撒下希望的种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双抢期间,邻里之间都会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繁重的农活。大家齐心协力、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收割、有的负责运输、有的负责播种……一切忙而有序。大约用半个月的时间,村民们就把双抢即夏收夏种的任务基本完成了。在这段忙碌而充实的劳作中,村民们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谊,更凝聚了乡村的团结与和谐氛围。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而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那段关于双抢的记忆,对于每一个经历过的人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它不仅仅承载着辛劳与汗水的付出,更蕴含着希望与梦想的执着追求。它见证了农民们对土地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与执着,也充分展现了山区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如今,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但那段关于双抢的记忆仍然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在每个人的心间。它成为了一段珍贵而难忘的历史回忆,永远镌刻在了人们的心田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