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风吹山林——大风的玄学

samly

<p class="ql-block">这两天北边出现破坏性大风,没成想南边的风也大的吓人。</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只将其视作一次极端天气,但天地运行的背后,这次大风或许正是一种“先声”。 </p><p class="ql-block">今年是乙巳年,又逢庚辰月。 乙五行为木,巽亦为木,乙可化为巽;巳火位于巽,辰月正值清明之际,辰为水库,内藏乙木,遇巳则成“辰巳相接”。 天地间两道巽气齐发,这恰巧应了“巽风吹山林”之象。</p><p class="ql-block"> 巽本为风位,属东南方,主升、主动、主变化、主传播,也主隐伏之机,一旦破势而出,则如龙腾风起。</p><p class="ql-block"> 在《西游记》中,每当妖魔作乱之时,总会刮起一阵狂风,预示着天命将要介入。 而老猪的那句“猴哥,师傅又被妖精抓走了”,仿佛也蕴含着圣人救主、时运转换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而此时的风也似乎呼应了另一场“风暴”——一边是东方的战略重塑,一边是西方的霸权护持。 两大经济体的交锋,恰似风中拔剑,谁主沉浮? </p><p class="ql-block">争斗如风,风有“外邪入侵”之象,也有“气聚而发”之意。 这一连串表面上的经济波动,其实更深层是格局的震荡、秩序的重构。</p><p class="ql-block"> 巽风主扩散、主穿透,而东方的力量也正如这股风一般,潜行已久,终将破局而出,入林洗尘。 从古至今,极端大风从来都不仅仅是天气。</p><p class="ql-block"> 元末乱世,群雄割据,朱元璋与陈友谅于鄱阳湖决战。 一边是陈友谅的六十万雄兵、万艘大舰,十几丈高的巨楼船排开几十里水面,遮天蔽日,仿佛水上长城; 一边是朱元璋的小船队,人数不过十几万,战力悬殊到连老天爷都为之捏把汗。 </p><p class="ql-block">大战一开,朱元璋三天三夜死扛陈军猛攻,眼看就要顶不住了,大将郭兴急了眼:“现在唯一的机会,就剩火攻了!但要火攻得有风,没有风、或者风向不对,就是自取灭亡。” 朱元璋看着湖面,沉默不语,心里估计在跟上天掰扯:老天要不要给我一线生机? 众将开始备船、装火、练箭,赌最后一把。 偏偏就在此时,风来了! 铺天盖地、山呼海啸一般的顺风,轰然刮向陈友谅的大船队,天上飞沙走石,湖面浪翻九重。 小船上的火箭腾空而起,如雨点般砸入敌阵,一瞬间陈军火起千帆、浓烟滚滚、阵脚大乱。</p><p class="ql-block"> 喊杀声中不知是谁放的一箭,直奔敌将陈友谅,一箭穿眼,当场归西。 主将一死,六十万大军瞬间崩溃,溃不成军。 朱元璋大喜,乘风破浪一举扫清南方劲敌,不久便一统天下,开启大明300年。 那一场风,也许在当时只是战场的转折,但在历史的长河里,又何尝不像是天命的试炼。 历史上像这样一场大风改变局势的事件还有很多。 风,无形却有力,足以改写战局,翻转命运。 风到底是什么?只是空气对流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风既可以摧枯拉朽,也能孕育新生。 今日之风亦如一记警钟,唤醒沉睡的气数。 正如古人所云: 风起云涌,物换星移; 风云际会,阴阳更替。 这又何尝不意味着东升西落、格局更替的重启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