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教学新境界—下港中心小学“合作+”11225润责课堂赛课活动一

李亭

<p class="ql-block">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化品质课堂教学,营造教学研究、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下港中心小学于2025年4月3日—10日开展了“合作+”11225润责课堂赛课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语文和数学学科,共有三节课精彩呈现,课后还进行了深入的评课环节,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p> 语文课 <p class="ql-block">  李亭老师带来的是二年级语文课《枫树上的喜鹊》。课堂伊始,李老师便以大单元“童心故事分享会”导入课题。创设“写喜鹊密语”情境出示本课任务,情境导入迅速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了课文所描绘的奇妙世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巧妙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文中“我喜欢”的优美词句,感受作者的情感脉络。小组讨论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想象”,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 。</p> 数学课 <p class="ql-block">  赵金燕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课《认识厘米》,教学目标清晰,紧扣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并进行测量的核心。整体教学流程顺畅,环节紧凑,从生活中找长度,到认识尺子、建立1厘米概念,再到测量物体,循序渐进。不过,仍有一些可探讨优化之处。</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联系生活实际是课堂一大特色,老师借助学生熟悉的铅笔、书本等物品,不仅将“爱护文具”巧妙地进行思政教育,而且引导他们初步感知长度,将抽象数学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兴趣。在认识厘米环节,赵老师组织小组合作,小组自主观察刻度、数字和厘米单位标识,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时,不仅让学生用手指比划,还寻找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强化感知。</p> <p class="ql-block">  王琳夫老师讲授的二年级数学课《被减数中有0的减法》。情境导入巧妙,课程伊始,老师播放“猫头鹰的生活习性”的动画导入新课,首课思政呼吁孩子们爱护动物。同时根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个场景贴合二年级学生生活,自然引出被减数中有0的减法问题,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算理讲解透彻,在教学100-35这类题目时,老师借助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清晰看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是0就从百位借1当10个十,再从这10个十中借1个十到个位当10个一的动态变化,将抽象算理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理解,为正确计算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练习设计有层次:从基础的100减几十几,到拓展的几百零几减几十几,不同难度题目循序渐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且练习形式多样,有竖式计算、填空补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能力。</p> 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课后,全体参与教师齐聚一堂,展开了热烈的评课讨论。老师们纷纷各抒己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小组合作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合作+”11225润责课堂赛课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教学风采的平台,也通过评课交流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下港中心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更优质的教学模式,让“润责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