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春天】凤娃古寨文化传承探访

tulip

<p class="ql-block">四月的风裹挟着樟树清香穿过新洲的乡野,若不是参加“江城驿站”的活动,我竟不知新洲还有一个4 A宝藏景区——凤娃古寨。若非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这个由民间力量打造的古寨,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热土。</p> <p class="ql-block">4月10日,我随“江城驿站”的美友踏上了前往凤娃古寨的旅程。当车子缓缓驶向目的地,我的心也愈发激动,脑海中不断想象着古寨的模样。终于,凤娃古寨的大门映入眼帘,眼前的景象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景区大门口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除了我们七十多个美篇美友,更多的是穿着整齐校服的中学生。他们举着校旗,打着横幅,欢声笑语地向我们走来,还非常有礼貌地同我们打招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好!” 这热情又纯真的问候,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我好奇地询问身边的孩子们:“孩子们,你们是来春游吗?” 他们齐声响亮地回答:“不是,是研学。” “研什么学?” 旁边的人问道,“传统文化啊!” 那整齐划一的回答,如同洪钟般响亮,撞击着我的内心,也让我对凤娃古寨充满了更多的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能成为孩子们研学传统文化的胜地呢?带着这份好奇,我踏入了凤娃古寨的大门,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走进凤娃古寨,仿佛瞬间穿越回了古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古朴典雅的古建筑,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景区内,这些古建筑并非是现代仿造的赝品,而是创始人余红梅花费大量心血从各地收集而来,然后一砖一瓦精心复原于此的。</p> <p class="ql-block">说起余红梅的创业故事,那简直就是一部充满热血与坚持的奋斗传奇。余红梅本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热爱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因为城市的发展和岁月的侵蚀面临着被拆除、被遗忘的命运,心中满是惋惜。那一刻,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这些散落各地的古建筑收集起来,重新赋予它们生机,让后人能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个想法一经产生,便如同一颗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然而,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资金的短缺、旁人的质疑、寻找古建筑的困难,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座大山横亘在她面前。但余红梅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四处奔走,筹集资金,亲自前往各地寻找那些濒临消失的古建筑。有时候,为了一座心仪的古宅,她要往返多次,与当地的居民沟通协商。在搬运和复原古建筑的过程中,更是遇到了无数的技术难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她的努力下,凤娃古寨从一片荒芜逐渐变成了如今充满古韵的文化胜地。</span>一座又一座的古建筑在凤娃古寨重新焕发出光彩,它们不仅成为了景区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余红梅用她的坚持和热爱,为我们留住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延续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穿过文化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乡喜楼,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是古寨举办传统婚礼的地方。朱红色的大门,金色的门环,飞檐斗拱上精美的雕刻。乡喜楼前热闹非凡。一场传统婚俗表演正在上演,大红喜绸随风轻摇 。只见媒婆迈着碎步,表情夸张生动,眉眼间都是喜色。新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行三拜之礼,一步步完成传统仪式,让人沉浸式感受中式婚礼的独特魅力 。</p> <p class="ql-block">踏入楼内,雕花木窗棂过滤进细碎阳光,洒在朱红的梁柱上,满是岁月沉淀的韵味。屋内两侧,按传统婚俗布置,大红喜字与喜庆装饰,将往昔热闹婚礼场景生动重现。中亭的天井别具匠心,仰头可见一方天空,天光云影徘徊,既添了采光通风的实用功能,又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尽显中式建筑独特美学 。</p> <p class="ql-block">乡喜楼不远处是陶艺坊,走进陶艺坊,便闻到泥土的芬芳。这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陶艺作品,有古朴典雅的陶罐,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还有充满创意的现代陶艺。陶艺师傅正在向学生们展示陶艺制作的过程,从揉泥、拉坯到塑形、上色,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孩子们兴奋不已跃跃欲试,在师傅的指导下,他们尝试着制作简单的陶罐,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逐渐成型时,他们无不喜形于色自信满满。陶艺,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在凤娃古寨得到了传承与发扬。</p> <p class="ql-block">沿布满紫藤花和石墨水缸陶罐的凤娃谷前行,穿过天街夜画便来到国学堂,国学堂是凤娃古寨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以木质结构为主,榫卯相连,坚实稳固,飞檐恰似飞鸟展翅,庄重又不失灵动。步入其中,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墙壁上挂着的古圣先贤画像,目光深邃而温和,书架满陈经典古籍,墨香隐隐。国学堂庄重而古朴,宛如历史的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有幸聆听了凤凰古寨创始人于红梅的创业奋斗史。她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让我们明白传承的意义与坚持的力量,也让国学堂的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奋斗的温度 。</p> <p class="ql-block">郭府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风格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大气。走进郭府,仿佛能看到当年主人家的生活场景。院子里摆放着各种传统的生活用品,房间里的家具也是按照古代的样式摆放,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穿上古装,体验古代的礼仪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从郭府出来跨过一座石桥就看见戏院了,戏院是凤娃古寨最具文化氛围的地方之一。每天,这里都会上演精彩的传统戏曲表演,演员们精湛的技艺,优美的唱腔,华丽的服饰,让观众们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我和许多孩子们坐在台下,静静地欣赏着这场文化盛宴,感受着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情感。在凤娃古寨的戏院里,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了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传统戏曲。</p> <p class="ql-block">离开戏院来到酒器博物馆,这里也是凤娃古寨的一大特色景点。馆内收藏了各式各样的酒器,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的玻璃制品,应有尽有。这些酒器不仅造型精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件酒器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它们见证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走进凤娃古寨民俗博物馆,仿佛推开一扇时光之门。这里陈列着千余件从民间抢救回来的老物件——斑驳的雕花木床、褪色的嫁衣、古朴的农具、泛黄的家书……每一件都承载着普通人的生活印记。创始人余红梅二十余年走遍乡野,将这些濒临消失的民俗瑰宝一一珍藏。 </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以“家”为主题,复原了鄂东传统民居的厅堂、灶房、闺阁等场景,让老物件回归生活本真。游客可触摸粗粝的陶罐,聆听织布机的吱呀声,甚至体验一场传统婚俗。这里不仅是怀旧的展馆,更是活态的文化课堂,让年轻一代在互动中读懂祖辈的智慧与温情。</p> <p class="ql-block">除了这些充满文化底蕴的景点,凤娃古寨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游乐设施,如摩天轮、过山车、旋转木马等。这些游乐设施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让古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充满了现代活力。</p> <p class="ql-block">在凤娃古寨,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些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他们对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和热爱,每到一个景点,都会认真地聆听导游的讲解,不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时,他们更是全神贯注,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细节。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似乎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凤娃古寨的出现,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是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回望凤娃古寨整个建筑群落,我忽然明白了余红梅的良苦用心。她不仅仅是在建造一个旅游景区,更是在打造一座活态的民间文化博物馆。每一栋搬迁来的古建筑,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一件展示的老物件,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每一位在此工作的手艺人,都是文化传承的活化石。凤娃古寨通过场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古老技艺"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全球化、数字化的今天,</span>凤娃古寨对<span style="font-size:18px;">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span>给出了一个民间样本——它不是将文化封存在玻璃柜中供人瞻仰,而是让其融入现代生活,与教育、旅游、创意产业相结合,在互动中延续生命。余红梅从一位普通农妇成长为文化守护者的故事,也启示我们:文化传承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需要一颗敬畏传统、勇于实践的心。</p> 感谢来访!